儿科护理重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51061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儿科护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儿科护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儿科护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儿科护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重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重点绪论1. 儿科护理: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与护理的临床专科护理。效劳对象是从胎儿期至青春期,身心处于不断开展中的儿童。我国临床0-14岁,为儿科效劳围。2. 儿童年龄分期(1) 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儿童出生统称为胎儿期。共40周。(2)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足28天称为新生儿期。(3) 婴儿期:自出生满一周岁之前为婴儿期。(4) 幼儿期:满一周岁到三周岁为幼儿期。(5) 学龄前期:满三周岁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6)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12-14岁为止为学龄期。(7)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根本发育成熟的

2、时期为青春期,一般女孩从11-12岁开场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场到17-20岁。生长发育1.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2.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的成熟,是质的改变。3.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3)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a. 由上到下先抬头,后抬胸,再回坐,立,行。b. 由远到近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先控制腿,在控制脚的活动。c. 由粗到细手拿物品先用全掌握持,以后开展到能以手指摘取。d. 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后会画图,画人。e. 由低级到高级先会看,听,感知事

3、物,在开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4)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性别营养疾病孕母情况生活环境5. 体重: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奶量和输液量的依据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2-12岁:体重kg=7(或8+年龄*26. 身高:2-12岁身高公式:=年龄岁*7+70 12岁时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此时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7. 体围:(1) 头围:一周岁时46cm 一周岁之头围大于胸围(2) 胸围一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一岁以后胸围逐渐大于头围。8. 骨骼的发育:颅骨

4、前囟是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出生时为对边中点的长度,6个月以后逐渐缩小,1-1.5岁时闭合。9. 牙齿的发育:生后4-10个月开场萌出,12个月未萌出着为乳牙萌出延迟,最晚2.5岁出齐,乳牙共20颗,2岁以下乳牙数为月龄4-6.10. 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时脑的重量已到达成人脑重的25%,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一样,树突与轴突少而短。神经纤维到4岁才完成髓鞘话。出生婴儿即有觅食,吸吮,握持,拥抱等先天反射,于出生后3-4个月消失。两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亦为生理现象。11. 感知觉的发育:(1) 视觉:新生儿出生时已有视觉感应功能,有瞳孔对光反射,但视觉不敏锐,在15-20cm围视觉最

5、清晰。4-5个月开场能认识母亲;6-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移动;8-9个月出现视深度的感觉,能看到小物体;2岁时能区别垂直线和横线;6岁视力达1.0。(2) 听力:3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定向反响,4岁听觉发育完善。(3) 味觉和嗅觉(4) 皮肤感觉(5) 知觉:三岁能辨上下,四岁能辨前后。12. 运动功能的发育p13页表格13. 语言的发育:2个月能发a、i等元音;6个月出现辅音;7-8个月能发爸爸、妈妈;8-9个月喜欢模成人的口唇动作发音。儿童保健1. 儿童方案免疫: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科学的规划和严格实施对所有婴幼儿进展根底免疫及

6、随后适时加强,以保证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2. 儿童必须在1岁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及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月接种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3. 小儿预防接种主要事项表 P23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1. 能量的需要:(1) 根底代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3活动消耗4生长所需5排泄消耗2. 营养素的需要:1蛋白质2脂类3糖类3. 水的需要:婴儿新代旺盛,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多,每日需水量为150ml/kg,以后每增长3岁递减25ml/kg,成人每日需水量约50ml/kg4. 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是4-6个月以婴儿天然的最好食物。(1)

7、营养丰富、比例适宜;初乳,产后4-5天的乳汁,营养价值最高,过渡乳,产后5-14天的乳汁。(2) 增强婴儿免疫(3) 哺喂方便(4) 增进母婴感情(5) 哺乳有利于母体安康牛乳间隔3-4小时一次,每日6-7次5. 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倒粗、由一种到多种。添加辅食的顺序及供应的营养素P50 防止夏季断奶6.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三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一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的顺序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7.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

8、并发症:(1) 营养性贫血2微量营养素缺乏3感染4自发性低血糖8.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缺乏导致钙、磷代紊乱,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9. 佝偻病病因及发病机制:(1) 储存缺乏(2) 日光照缺乏:是本病的主要原因。(3) 摄入缺乏(4) 生长过快(5) 疾病因素(6) 药物药物影响本病多见婴幼儿,特别是3个月以的小婴儿。10. 血液生化检查:初期血钙正常或稍低正常值、血磷降低正常值、钙磷乘积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金氏正常值106-213U/L活动期血钙,磷均降低,以血磷降低明显,碱性酸性酶明显增高。恢复期血钙和血磷逐渐恢复正常,钙磷乘积正常,

9、碱性磷酸酶开场下降,1-2个月降至正常。后遗症期血化检查正常。11. 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患儿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防止早坐、站、行;防止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1. 临床表现:惊厥,手足搐搦nuo,喉痉挛最危险,严重缺氧死亡2.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 有窒息的危险惊厥、候惊厥发作有关(2) 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手足搐搦有关(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4) 知识缺乏与患儿家长缺乏手足搐搦症的预后和护理知识有关3. 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护理:惊厥发作时,立即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控制惊厥与喉痉挛,可用地西泮每次,肌注射或静脉注射;或用

10、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存灌肠。喉痉挛者需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进展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进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地西泮给药时,医生要在旁边。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1. 新生儿分类:(1) 根据胎龄分类:a. 足月儿胎龄满37-42周的新生儿。b. 早产儿胎龄满28-37周的新生儿。c. 过期产儿胎龄42周的新生儿。(2) 根据体重分类:a. 正常出生体重儿 2500g出生体重4000g。b.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多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其中体重1500g者称为极低出生体重,1000g者为超低种出生体重儿。c. 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2. 正常足月儿与

11、早产儿外观特点鉴别表早产儿足月儿皮肤鲜红发亮、水肿,胎毛多红润、皮下脂肪饱满、胎毛少头发细而软分条清楚耳壳软、缺乏软骨、耳周不清楚软骨发育良好、耳周形成、直挺指、趾甲未到达指,趾端到达或超过指,趾端拓纹足底纹少足底纹普及整个足底乳腺乳晕不明,无结节或结节4mm乳晕明显,结节4mm外生殖器睾丸未将至阴囊、阴囊皱纹少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睾丸已降至阴囊、阴囊皱纹多大阴唇遮盖小阴唇肌力低,四肢松弛高,四肢呈屈曲状态3. 适中温度:适中温度又称中性温度是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新代最低。4. 新生儿收缩压为45-80mmHg,平均血压为70/50mmHg。

12、5. 特殊生理状态:(1) 生理性黄疸(2) 上皮珠与脂肪垫(3) 假月经(4) 乳腺肿大(5) 粟粒疹6.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导致的低血氧症、高碳酸血症和代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及伤残的主要原因。7. 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表轻度青紫Apgar评分4-7分。如果抢救治疗不及时,可转为重度窒息。重度苍白Apgar评分0-3分。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体征评分标准评分 0 1 2 1分钟 5分钟皮肤颜色青紫或苍白身体红,四肢紫全身红心率五100大于100弹足底或插鼻管无反响有些动作,如皱眉哭,喷嚏肌力松弛四肢稍曲四肢活动呼吸无慢,不规则正常,哭声响

13、8. 新生儿窒息复: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展复。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价贯穿于整个复过程。(1) 保持呼吸道通畅A:患儿仰卧,肩部以布卷垫高2-3cm,使颈部稍向后仰伸,使气道通畅,迅速去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2) 建立呼吸,增加通气B:拍打或弹足底,也可摩擦患儿背部等触觉刺激,促进呼吸出现。(3) 维持正常循环,保证有足够的每搏心输出量C: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双拇指环抱法或中,食指按压,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下体1/3,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同时按压;或仅用中、食指并拢并安压胸骨体下1/3处,频率为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1-2cm。按压有效可

14、摸到劲动脉和股动脉搏动。(4) 药物治疗D: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5) 评价E:复过程中,及时评价患儿情况并及时记录。9.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告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巩膜、皮肤黄染的现象。10.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1) 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于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第4-5天达顶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一般情况良好。(2) 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症特点:a. 黄疸出现早,于出生后24小时出现。b. 黄疸进展快,每日胆红素上升85umol/L5mg/L并进展性加重,c. 黄疸程度重,足月儿205.2umol/L12mg/L,早产儿大于256.5umol/L(15mg/Ld.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发,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2周,早产儿4周。e. 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15mg/dl(3) 新生儿胆红素代特点:a.胆红素生成较多b.肝功能不成熟c.肠肝循环增加,11. 胆红素脑病:是指血中游离间接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又称核黄疸,12.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指新生儿期受寒、早产、感染、缺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种疾病,又称新生儿硬肿病。硬肿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13. 体温的护理:肛温为30-33的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