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0980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摘要: 在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概念两两辨析的基础上, 认为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三者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 即提高企业 的期望收益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绩效评价时, 不但要关注实际效益指标 , 还要关注影响效益稳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因素, 并将 这些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价企业的期望收益水平; 与此同时, 将这些因素纳入评价体系, 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与风险管理水平, 从而进一步提高期望收益水平, 提升公司价值。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绩效评价Abstract

2、: In this article, we first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rporate govern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then we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irs targets what is improving the corporation s expectation profit are same. This asked us when weperformance a enterprise,we should pay attent

3、ion to that three factors. Only do this, we could draw a right conclusion about the enterprise s performance, and we also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rporate govern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venture control and all these could lead a higher profit and a highercorporate value. Key words:Corpora

4、te Government ; Internal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Performance1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概念再造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到目前有分离论( 程新生, 2004) 、 环境代写论文论( 阎达五、杨有红, 2001;吴水澎、陈汉文, 2000; 石本仁, 2002; 刘明辉、张宜霞, 2002) 和嵌合论( 李连华, 2005) 几种观点。 分离论认为公司治理作为企业剩余收益和剩余权利的分配, 主要 解决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者之间剩余收益权和 剩余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而内部控制主要内容是管理层如何使日 常管理平滑

5、,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具体的管理行为; 公司治理是宏 观把握, 内部管理是具体实施; 所以,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绝然不同的两部分。环境论认为既然内部控制侧重的是内部具体的管理, 公司治理是企 业剩余权利和利益的分配关系, 这种剩余收益分配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 影响到公司经理层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管理效率; 而内部控制管 理效果也会部分影响公司治理( 经营效果好, 相关者利益矛盾不突出) , 所以, 将公司治理作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应该更合适。而嵌合论 则认为, 环境对于事物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 通过对公司治 理和内部管理的机构与职能的分析, 发现公司治理与内部管理正 是通过内部控制实现

6、了对接。所以,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一定程度的 嵌合: 即: 有重合, 有不同。之所以出现以上几种观点, 是由于大家对内部控制的概念的理解不 同所造成的: 分离论隐含的认为内部控制是防范内部风险的一种形式, 主要通过内部牵制等制度安排来实现; 而公司治理则是宏观的高 层的责权利的配置, 所以, 两者是绝然不同的; 环境论将分离论发扬, 将内部控制看成是具体的控制, 将公司治理看为环境也没有问题;嵌合论则将内部控制看成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中间链条, 并且从人 员构成, 机构重合的角度验证了其合理性。但内部控制究竟是什么? 是 制度? 是风险控制? 是具体的管理? 还是其他的内容? 这几者并 不一

7、致。内部控制虽然起源于内部牵制, 后来发展到包括管理控 制与财务控制, 之后由于审计部门对风险控制的要求而不断发展, 但并 不说明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的具体的实施手段。COSO 发布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将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 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且每个要 素均承载三个目标: 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和合规性目标, 这保证 了内部控制对于财务报表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法律法规遵循三 个目标的实现( coso,2002) , 从而将内部控制涵盖内容大大增加。张 砚认为权力制衡和行为引导是内部控制的两大职能( 张砚2005) ; 刘明辉等认为“企业的存

8、在有其必然性,这种不完备性也就视为 减少交易成本收益的一种代价或成本。为了在取得低交易成本收益的同 时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 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控制机 制, 来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这可 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 刘明辉张宜霞, 2002) ; 谷祺等认 为“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提高企业 的经济效率和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解决业绩衡量 问题”( 谷祺, 张相洲, 2003) 。而公司治理是关于企业剩余收 益权和剩余控制分配关系的总和, 主要处理股东、债权人和利益 相关者等企业外部主体与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责权利的

9、分配关系 。这种分配的主要目的是使各利益相关者都能得到自己满意的利 益, 从而使企业能持续经营, 并不断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的收益。如 果损害了某一方的利益( 长远或短暂) 都可能会使企业这个结合体不稳 定( 企业边界变动) 从而使相关者利益受损。这种责权利的分配 与内部控制中责权利的分配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它在企业边界上运行, 而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运行而已。所以, 我们可以认为公司治理 不过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是其总体架构的一部分( 权利分配 的构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绩效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的控制 各利益主体责权利的控制和激励机制。2 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自从COSO2004 年

10、出台了风险控制之后, 因 为其在构成要素上除了涵盖2002 年内部控制构架的几个要素外, 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等三要素( coso 2005) , 表 明企业风险管理不仅仅是控制的问题, 早期风险识别和后期风险 的应对与控制也非常重要。所以, 有人认为, 风险控制取代内部控制是 早晚的问题。风险控制不可能取代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既有 交叉, 也有结合。首先, 从名称上来看, 风险控制是以目的来命 名的, 而内部控制是以范围来命名的可以说企 业边界范围内的所有控制都是内部控制, 但企业边界范围内的控制并不 全是风险控制, 并且, 风险控制的对象范围, 要超出企业边界, 包

11、括外部环境控制与适应等; 其次, 两者的对象不同: 内部控制的对象 是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而风险控制的对象是一切与风险有关的活动; 第三, 两者的目的不同: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企业 经营的目的是盈利- - 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利, 而不仅仅 是控制风险; 而风险控制顾名思义, 就是为了控制风险, 所以, 两者 本身目的是不同的- -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涵盖风险控制的目的的 ; 第四: 两者的最终目的具有同质性: 虽说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风险, 但我们也知道, 控制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收益的不确 定性降低, 从而得更多的期望收益。所以, 风险控制需要考虑成本效 益原

12、则, 否则, 风险控制便脱离了其设置的本意。从这方面来说, 内部 控制虽然和风险控制看起走的路径不同, 但殊途同归,都是为 了企业的最终收益, 所以, 两者的最终目的具有同质性。也就是因为这 种交叉与结合, 注定了内部控制可以作为风险控制的部分内容, 同时, 风险控制也要为内部控制提供提升的空间。最后, 两者的最终目 的的同质性, 要求我们可以使用风险控制的手段, 但不应过于强调风险 控制, 否则容易引起误解, 导致风险控制成本大于收益, 影响企业效益的发挥。3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绩效评价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 利益主体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进行的考评, 这种考评通常会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各利

13、益相关者的收益水平, 也会对企业的未来产生影响。 绩效评价的主体不同, 其目的也各有不同。企业内部的绩效评价通过设 定一定的指标, 由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企业职工进行的考评, 起到 对职工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而职副主席和女职工委员会主任这个岗位上 已经工作12 年了。12 年来, 我把心沉进为职工做实事上,不为 名, 不图利, 做到职工遇急事、难事, 有工会帮。群众遇急事、难事有 主席在。医院工会的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认可、获得广大职工的拥护 和热爱。连续三年, 医院工会获得大学“先进职工之家 ”称号。被广东省教育工会授予的“先进工会集体” 、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被中华全国总工 会

14、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5 年, 我 被大学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干部”, 2007 年, 我被中国教 科文卫体全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工作者”, 2008 年1 月, 我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优秀女职工工作者”称号。 总结自己12 年的工作, 我体会最深的是, 只有贴近职工需要、做实 办好服务职工的事情, 工会在职工群众中才有威信, 工会主席才有形象 。2005 年, 我院教职工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达到600 余人。我通 过工会工作调研了解到多数女职工担忧独生子女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 针对职工的担忧, 我建议利用暑期组织相关独生子女教育的活动 。我的创意得到医院党政和广大工会干部的支持

15、。连续两年医院拨出专 款, 工会负责组织“同在蓝天下, 共唱一首歌- - 城乡孩子手牵 手”活动。工会干部把职工子女带到广东贫困山区怀集县农村, 与当地农村孩子结对子, 交朋友。做到职工子女与农民子女同在 一个屋檐下, 同吃一锅饭, 同饮一壶水。要求职工子女为农村孩子送礼 物, 观察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 写出活动体会。还组织有 文体特长的职工子女为农村孩子表演了两台丰富的文娱书画节目。连续 组织了两年的活动受到职工家庭的欢迎, 不仅参加活动的职工子女受到 教育, 农村孩子的家庭也得到帮助。活动结束后我们又将孩子们 的活动心得体会整理成册, 向医院职工宣传, 使没有参加活动的职工子 女间接

16、从中得到启迪。事后随访, 参加活动的职工子女德育素质 普遍提升, 家长评价“城乡孩子手牵手”活动效果显著。 “城乡孩子手牵手”活动成为我院工会创意活动的品牌,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评选“最具创意分工会活动”中获得第一 名。2006 年, 我院施行新进人员人事聘用的合同用工制度。人 事制度的改革致使医院员工一下子分成两种身份。在编职工工龄长、岗 位稳定、福利待遇好。非在编职工院龄短、工资低、福利差。这种由于历史、机制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引起工会的注意。怎样才能凝 集职工、团结职工, 减少矛盾、寻求平衡?为了真正掌握职工情 况, 及时为一些困难合同制员工排忧解难。我提议由院工会开展职工情 况调研, 建立助困热线和困难职工档案。并向合同制员工发出了 “有困难找工会”的承诺。助困热线和困难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