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50836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保健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卫生保健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卫生保健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卫生保健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保健知识讲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二)一一夏季中学生预防食物中毒地点:时间: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 请详细阅读内容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二)夏季中学生预防食物中毒旬邑县底庙中学2012年3月10日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夏季中学生预防食物中毒旬邑县底庙中学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 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 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

2、食物中毒, 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 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 菜、剩余饭菜等。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中毒。(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豆角,毒蕈、含氤甙植物及棉子油的游离棉 酚等中毒。(三)化学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 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四)。在某一特定环境

3、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 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芸豆角、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 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二、食物中毒的特点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 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4、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 痛、腹泻、呕吐等。三、为什么会出现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 具备了这两

4、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四、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

5、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 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 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 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 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 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 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 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

6、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 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 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 起中毒。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 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 水。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 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 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