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508359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1.0可编辑可修改#外耳道异物取出术(2)清除受试者鼻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外耳道冲洗术适应证:冲出外耳道深部不易取出的碎耵聍、已软化的耵聍栓及微小异物等。方法:1. 侧头位,头向健侧偏斜,紧贴患侧耳垂下方皮肤置一弯盘。2. 操作者左手牵耳廓向后上(小儿向后下),右手持冲洗器, 将温水对着外耳道后、上壁注入,如此反复,直至耵聍或异 物冲出。3. 干棉签拭净外耳道,并检查有无损伤。注意事项:1.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有鼓膜穿孔者和鼓膜、外耳道急性炎症者忌用。2. 冲洗液应接近体温,否则易引起迷路刺激症状。3. 冲洗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滴耳法适应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方法:1

2、. 将患侧外耳道分泌物清洗干净。2.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3. 将耳廓向后上(小儿向后下)方向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 滴入药液35滴。4. 手指轻轻按耳屏数次。对患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 者,可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10分钟后可改变体位。注意事项:滴耳药尽可能与体温接近, 避免引起眩晕等迷路 刺激症状。根据异物性质、形状和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1. 异物围越过外耳道的峡部、未塞紧外耳道者,可用耵聍钩 直接钩岀,或用外耳道冲洗法冲岀。2. 被水泡涨的豆类异物,应先用 95%勺乙醇滴耳,使其脱水 收缩后,再行取岀。3. 小的昆虫,应先用70%乙醇、氯仿或杀虫醚等将昆虫杀死

3、, 再冲洗排岀或用镊子取岀。4. 含铁的异物可用强磁铁将其吸岀。5. 异物较大,嵌顿于外耳道,需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做 耳内或耳后切口,以取出异物。6. 外耳道有继发感染者,应先行抗感染治疗再取异物或者取 异物后积极治疗外耳道感染。7. 幼儿和不合作者宜在短暂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咽鼓管吹张术咽鼓管吹张术主要用于鼓膜无穿孔者。它可粗略估计咽鼓管 是否通畅,亦可做治疗用。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以及鼻腔和鼻 咽部有脓液、溃疡、新生物者忌用。有下列三种常用方法:1. 捏鼻鼓气法 患者自己用拇、食指将鼻翼捏紧,闭口用力 呼气,此时气体经咽鼓管冲入鼓室, 如咽鼓管通畅,患者能 感觉到气体进入耳内。检查可见鼓膜

4、向外运动。2. 波利策法适用于小儿。含水一口,检查者将波氏球上的 橄榄头插入一侧鼻孔,并捏紧另一侧鼻孔。嘱患者将水吞下, 与此同时迅速捏波氏球,球内压入鼻腔的空气即可逸入鼓室。3. 导管吹张法此法最常用(1)鼻腔用1%麻黄碱溶液和1%丁卡因溶液收缩、麻醉。v1.0可编辑可修改(3) 操作者手持导管末端,前端弯曲朝下,插入前鼻孔,沿鼻底伸入鼻咽部。触到鼻咽后壁时,导管向受检侧转90, 并向外缓缓退岀少许,此时导管前端越过咽鼓管圆枕,落入 咽鼓管咽口处,再将导管向外上方旋转45,或在导管触及鼻咽后壁后,将其向内旋转90,缓缓退岀至有阻力感时,表示已抵达鼻中隔后缘,此时再将导管向下,向受检侧旋转 1

5、80,其前端即进入咽鼓管咽口。(4) 固定导管,用橡皮吹张球经导管吹张,借听诊器了解 咽鼓管的通气情况。(5) 咽鼓管通畅者,可听到轻柔吹风声和鼓膜振动声;女口 狭窄或阻塞,则可闻及间断尖叫声。咽鼓管完全闭锁或导管 未插入咽鼓管咽口,无声音可闻及。注意事项:1. 导管插入和退岀时,动作应轻柔。2. 吹气用力要适当,用力过猛可致鼓膜穿孔。3. 鼻腔或鼻咽部有脓液及痂皮时,吹张前应清除。鼓膜穿刺术此法应用于中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适应证:1. 行鼓膜切开引流前做诊断穿刺。2. 分泌性中耳炎排除鼓室积液。3. 鼓室内注入药液。禁忌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外耳道炎。方法:1. 用70%乙醇溶液或用5%

6、g力碘溶液清洁消毒外耳道口及 外耳道。2. 局部麻醉,2%丁卡因溶液或鼓膜麻醉剂行鼓膜表面麻醉。3. 用7号长针头从鼓膜前下方或后下方刺入鼓室。4. 抽吸积液,必要时可注入药液。注意事项:1. 针头不宜刺入过深。2.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勿采用此法。3. 鼓膜麻醉剂的组成由等量的纯苯酚、薄荷脑晶体、丁卡因结晶混合而成。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术的主要目的是引流中耳。适应证:1. 分泌性中耳炎液体较粘稠,穿刺时无效。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红肿凸岀,持续性耳痛和高热, 虽经抗感染治疗而病情未控制者。3. 小儿不合作,局部麻醉下无法做鼓膜穿刺者, 应做鼓膜切 开,或者婴幼儿急性中耳炎,经抗感染治疗无

7、效,岀现腹泻、 呕吐、惊厥时,应及时做鼓膜切开。麻醉:用2%丁卡因溶液或用鼓膜麻醉剂做鼓膜表面麻醉,小儿用全身麻醉。方法:1. 左手将外耳道拉直,右手持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 做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黏膜。2. 吸尽鼓室内积液。3. 消毒并擦干外耳道,用消毒棉花球置于外耳道口, 每日或 隔日复查。中耳置管术中耳置管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中耳通气管使中耳与外界气压平衡,消除鼓室积液,以恢复中耳功能。#v1.0可编辑可修改适应证:1. 分泌性中耳炎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2. 胶耳3. 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者。置管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勿超过半年至一年。方法

8、:%乙醇溶液或5%活力碘溶液清洁、消毒外耳道。2. 成人行鼓膜表面麻醉,小儿可用全身麻醉。3. 在鼓膜前下象限做鼓膜切开, 切口大小应相当于通气管中 部外径。4. 安装通气管,可在显微镜、放大镜或鼻内镜下进行。 通气 管有聚乙烯管、硅胶管及生物陶瓷管等,大小及形态应依病 人情况而选择。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术适应证:主要适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甲黏膜肥厚者。在 黏膜下穿刺注射,使局部黏膜下产生瘢痕组织, 缩小下鼻甲。常用的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溶液、5%碳酸甘油溶液、80% 甘油溶液、50%葡萄糖溶液等。方法:1. 下鼻甲用2%丁卡因溶液做表面麻醉。2. 用7号长针头自下鼻甲游离缘前端刺入黏膜下,向

9、后达下鼻甲后端。注意勿穿破黏膜。3. 回抽无血后,边退针边注射硬化剂,直至针头退出为止,量约1ml。4. 进针处用棉球压迫止血。10天可重复一次,三次为一疗程。鼻腔异物取出术应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部位和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 取出方法。1. 一般儿童鼻腔异物用钩状或环状器械,轻轻从前鼻孔进入,绕至异物后在向前钩岀。勿将其推向深部,以免滑入鼻 咽而吸入喉及气管内。2. 动物性异物需用1%厂2%丁卡因溶液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3. 因爆炸或战伤所致的金属异物,须明确定位后,选择相应的手术进路和方法取出。4. 无症状的细小金属异物,若不处在危险部位,可不急于取 岀,但需定期观察。上颌窦穿刺术适

10、应证:1. 亚急性和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经穿刺用生理盐水冲洗,取窦内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冲洗后可向窦内注入抗生素、类固醇激素混合物。每周可冲洗两次,直至无脓 液冲洗岀为止。2. 上颌窦造影穿刺后注入40%碘油,X线摄片做诊断用。3. 穿刺活检 上颌窦疑有恶性肿瘤者, 可做穿刺,取抽岀物 做细胞学检查。禁忌证:岁以下儿童,因上颌窦发育尚为完善,不宜采用此法。2. 血液病、高血压及血管硬化者。2. 穿刺在前鼻镜窥视下,将上颌窦穿刺针(带有针芯)尖方法:1.先用1%麻黄碱棉片收缩下鼻甲和中鼻道黏膜,然 后用1%2%丁卡因棉片置下鼻道外侧壁的前 1/3。#v1.0可编辑可修改端引入下鼻道外侧的

11、穿刺部位(距下鼻甲前端约11.5cm的下鼻甲附着处稍下)并固定。一般穿刺患者左侧上颌窦时, 右手固定患者头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掌心顶住 针之尾端。针的方向对向同侧耳廓上缘。稍加用力钻动即可 穿透骨壁,进入窦内,此时有“落空”的感觉。3. 冲洗拔岀针芯,插上注射器回抽检查有无空气和脓液,抽岀的脓液送培养和做药敏。 在证实针尖在窦内后, 撤下注 射器,用一橡皮管连接于穿刺针和注射器间, 再徐徐注入温 盐水冲洗。必要时可注入抗生素。4. 放回枕芯拔出穿刺针,穿刺部位用棉片压迫止血。注意事项:1. 进针部位准确,方向正确,用力适中,一旦有“落空”感 即停止进针。2. 切忌注入空气。3. 注入

12、生理盐水时,如遇阻力较大,应调整针头的位置,如 能判断针尖确在窦内,试冲仍有较大阻力,则应停止冲洗。4. 冲洗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眼球和面颊部。5. 穿刺过程中,患者岀现晕厥时,应立即停止冲洗。6. 如疑为发生气栓,应急置患者头低位和左侧卧位 (以免气 栓进入颅内血管和动脉系统、冠状动脉) ,并立即给氧及采 取其他急救措施(如立即送高压氧舱治疗) 。鼻窦置换法适应证:鼻窦置换法是用负压吸引的方法使药液进入鼻窦。适用于鼻窦炎、筛窦炎和蝶窦炎,最适宜于慢性化脓性全鼻 窦炎患者。此法每 24天吸引一次,45次为一疗程。 方法:2. 取仰卧、垫肩或低垂位,使下颌缘部与外耳道口连线与水 平线垂直。3. 以

13、麻黄碱生理盐水为主,适当配入抗生素、类固醇激素 和糜蛋白酶的混合液 23ml,注入治疗侧鼻腔。4. 用连续吸引器的橄榄头塞入治疗侧前鼻孔(不漏气),同时指压另一侧鼻翼以封闭该侧前鼻孔。5. 令患者连续发断续的“开、开、开”音,同步开动吸引器,负压不超过24kPa (180mmHgj。持续1 2秒即停,如此重 复68次。6. 如双侧鼻窦均需行此治疗,在一侧治疗完毕后进行另一侧。两侧治疗可交替进行。7. 治疗结束后,患者起立,15分钟内勿捏鼻及弯腰。鼻腔填塞术(前鼻孔填塞术)适应证:1. 鼻出血较剧,且出血部位尚不明确。2. 外伤致鼻黏膜较大撕裂出血。3. 鼻岀血经用烧灼、明胶海绵、止血海绵、肾上

14、腺素棉片压 迫等方法仍不能止血者。4. 鼻腔手术(如鼻中隔矫正术、 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内筛窦 开放术等)后岀血较多者。方法:1. 一般取坐位,岀血严重、有休克前期表现者应卧位。%麻黄素棉片加数滴2%丁卡因溶液收缩鼻腔黏膜。3. 将纱条一端双叠约810cm,将其折叠端用枪状镊夹住置 于鼻腔后上部嵌紧,然后将双叠的纱条分开, 短段平贴鼻腔 上部,长段平贴鼻腔底,形成一向外开放的“口袋”。#%麻黄碱溶液收缩鼻黏膜,使窦口开放,吸尽鼻涕。4. 另取纱条,将其填入“口袋“深处,自上而下、从后向前v1.0可编辑可修改进行填塞,使纱条紧紧填满鼻腔。5. 复查口咽部,如仍有血液自后鼻孔流入咽部,则应重新填塞或

15、改用后鼻孔填塞法。注意事项:1. 操作应细致有效,避免损伤黏膜。2. 凡士林纱条填塞时间一般为 12天。用大量抗生素抗感 染,一般也不宜超过 35天。碘仿纱条填塞则可适当留置 较长时间。3. 出血多时可不用麻醉。后鼻孔填塞术适应证:1. 患者虽行鼻腔纱条填塞未能奏效者。2. 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术后,有时腺样体刮除后需用较 大栓子行后鼻孔填塞。方法:1. 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有休克者取卧位。2. 咽部用1%r卡因溶液喷雾。3. 用碘仿纱条(或凡士林纱条)做成与患者后鼻孔大小相似 的锥形纱球,其尖端系粗丝线两根,或与鼻咽部大小合适的 的四方体(小被包形状),被包中部系粗丝线两根,底部都 系粗丝线一根。4. 用小号导尿管头端于出血侧前鼻孔插入鼻腔至口咽部,用血管钳从口腔将其头端拉岀,其尾端仍留于前鼻孔处。5. 将纱球尖端丝线缚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