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503699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 第 二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课 题1地球的形状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2、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课前准备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笔、纸、多媒体资源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一、导入1出示地球课件,同学们

2、这是什么?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3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4: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根据已有知识回答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注意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1谈话:同学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基本来自于书和电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

3、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2、在高科技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飞进太空,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3、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4、看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猜测-提示:6、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7、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何收获?学生讨

4、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假设。学生交流。学生讨论交流。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三、认识地球的大小介绍利用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苏联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宇宙飞船2、谈话: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谁来说说地球有多大?3、谈话:根据这些数据你们能想象出地球的大小吗?4、提问:我们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四、拓展活动: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学生介绍

5、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学生猜想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算一算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月食环球一周看远处的航船从太空看地球圆球体 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 第 二 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课 题2地球的表面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了解自己

6、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教学难点制作地表模型课前准备有关各种地形的资源。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一、导入1出示很多风景图,老师简单介绍。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2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3小结:地球表面有大气,大气是构成地球的气体;有岩石,岩石是构成地球的固体;还有水,水是构成地球的液体。还有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二、制作地表模型学生说说是哪里说一说明确认识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有关大气、水、岩石的图片,明确认识教 师 活

7、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1谈话: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地球表面不断在发生变化,使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2提问:地球表面都有哪些地形呢?3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即把它们做出来呢?4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5讲述布置要求:6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导画模型1谈话:刚才我一直在各组“旅游”,你们设想的这些地方真的很漂亮,(举例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下面我想请大家把你们设计的这些地方描在我的这张明胶片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永久保存它们了,愿意吗?2讲解:这个明胶片上一面是有粘性的,大家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了。我们把光滑的一面朝下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出地形的

8、轮廓,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小河可以用蓝色。3(教师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如俯视图和平时看到物体的角度不同)了解地形可分为平原、山脉、河流等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分组讨论设计图。(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尽可能地呈现多种多样的地表类型。)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学生制作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描图,上色。想好了再做,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送回,允许各组去参观。下面我们四个人一组,来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地方的模型,材料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实验桌里了,注意不要把东西弄到地上,不要把地面桌面弄脏。描的时候要利用这上面的网格把图画的更准确些。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

9、四、了解世界地形1出示地形地球仪,提问:在这个地球仪上最多的颜色是什么?它代表什么?2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哪些地方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南极应该在哪里?北极应该在哪里?345小结:五、认识地图六、总结全课、拓展:师生共同探讨地球仪上所表达的意义。认识各种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在书上制作地图我们的世界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在地球上占到了大部分,陆地上又是高原多,平原少。我们的家乡地处长江下游,这里属于平原,和世界上很多大江大河的下游一样,这里也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努力学习,长大了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讲解图例板书设计2地球的表面水岩石大气层

10、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例:河流湖泊、沙漠、铁路、运河等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 第 二 单元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课 题3地球的内部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教学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课前准备煮熟的鸡蛋、各色橡皮泥、火山爆发和地震的有关录像。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桌上放了3个盒子,里面装着水、细沙和小石头。2谈话:你们

11、不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有什么?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呢?刚才猜物体的方法对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启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学生交流。学生讨论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二、指导学生讨论地球内部构造1引导学生按书后的活动记录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2请学生朗读书上的资料3补充提问: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几个层?出示图片,教师板书。4请学生看图回答三者的厚度是多少,主要有什么构成。三、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谈话: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

12、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学生说,学生用熟鸡蛋作类比,帮助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讨论书上的问题:将铁水注入炸开的大裂缝是否可行?学生交流。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制作?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分组制作。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注意“壳、镍”的读音)。如:(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个 性 化 备 课四、总结拓展1过渡谈话:人类是如何了解到地球的内部构造的?2小结: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发生折射的不同推测出来的。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3讨论:现在人们已经想到了钻孔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激发兴趣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板书设计3地球的内部 一、科学家认识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二、制作模型三、中国各种地质遗迹资源四、总结教学反思年级上册 第 二 单元 第 五 课时 总第( )课时课 题4 火山和地震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