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49383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湘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6)李仕才一、选择题(一)(2018孝义模拟)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如图所示地)顺利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3题。1“天舟一号”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天体( )A在发射架上时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选择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A土地成本较低B晴朗天气较多C发射纬度较低 D航天基础较好3可能对卫星电视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 )A地球运动 B太阳辐射C

2、太阳活动 D月球引力解析:1.C2.C3.C第1题, 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天舟一号”是人造天体,但是只有当它们脱离地球,在太空正常运行时才可称为天体。第2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部,其土地成本最低;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日数较多;海南岛所处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南文昌为新发射基地。第3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二)(2018岳阳模拟)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如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

3、读图完成12题。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A高温变质B侵入冷凝C高压成岩 D喷出冷却2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解析:1.B2.D第1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未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选B。第2题,该实验通过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岩石内外部温度的差异会使内部产生张力,使岩石产生裂缝,属于热力作用引起的物理风化,借以模拟风化作用,选D。(三)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

4、环的环节是()A蒸发 B降水C水汽输送 D径流2读图1和图2,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解析:1.D2.D第1题,图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第2题,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温,主要是塑料薄膜增强了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度低于膜内,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为膜内高温且膜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

5、,即1018时之间。(四)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13题。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A北京 B山西C江苏 D海南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

6、能是()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A BC D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跨流域调水大规模修建水库,减小地表径流的入海量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A BC D解析:1.A2.C3.A第1题,读图可知,北京的灰水足迹占区域生产活动水足迹的比重最大。灰水足迹比重越大,意味着水环境的污染越重,故选A项。第2题,新疆的土地面积远大于海南,耕地面积也远大于海南;新疆的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种为主。第3题,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减小因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从而降低

7、蓝水足迹的比重,故选A项。(五)(2018南宁模拟)如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B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处选择厂址,则最佳位置可能是()A处 B处C处 D处解析:1.A2.C第1题,城市地价一般自市中心向四周递减,但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区,地价会偏高,从而导致这些交通便利的地区地价等值线向外凸出。第2题,大型火电厂会污染大气,应布局在远离城区的盛行风的下风向,结合风频玫瑰图可

8、知,该地吹偏北风的几率较小,故应将大型火电厂布局在北方,并要位于热岛环流边界线以外,处为最佳位置。(六)(2018济南调研)大陆沿岸在不同季节盛行不同方向的风会导致附近海域形成不同性质的洋流,从而使附近地理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虚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A深海沟 B岛弧链C板块生长边界 D板块消亡边界2此季节图示洋流的影响是()A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使西亚到中国的船只航速减慢C使该海域温度升高,影响鱼类生长D使该海域附近的污染物向西南方向扩展解析:1.C2、A第1题,图中虚线北段位于红海处,为东非大裂谷的延伸部分,属于板块

9、的生长边界处。深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岛弧链主要位于亚洲东部,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第2题,图中洋流为夏季的索马里洋流,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向东北方向流,使该海域的污染物向东北方向扩展;在索马里沿岸形成上升流,有利于渔场形成,其性质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西亚到中国顺风顺水,能增加航速。(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2该区域()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

10、泥石流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C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会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D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解析:1.B 2.D第1题,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大,A错;小兴安岭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山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图示区域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生物种类更丰富,B正确;该地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季,降水变率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因受东南风影响,沿海降水多,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错。第2题,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滑

11、坡、泥石流不是最大的自然灾害,A错;因是丘陵地形,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B、C错;该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但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建水电站可缓解能源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D正确。(八)我国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野外考察,绘制了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2该地区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反映了该地区()A降水不足 B地表水不足C地下水不足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解析:10.C11.B第10题,根据图中的水田、沼气池、海拔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气温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因此最可能位于

12、云贵高原。第11题,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径流易下渗,导致地表水不足,因此需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来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二、非选择题(2018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如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4)

13、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照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第(3)题,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