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490058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 【五年级下?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文内容?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叙述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但能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局部来理解。第一局部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驰名句。第二局部是文章的重点局部,主要介绍了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只身苦学、划粥割齑、拒绝佳肴、闭门不出。第三局部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

2、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通过突出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2、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3、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二、说学情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但由于学生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大多不足刻苦学习的品质,时常有立志而无长志的心

3、理,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拟单薄,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综合这一系列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局部教学环节,相信可以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三、说教法驰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整节课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办法,充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四、说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力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畅所

4、欲言。并在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学习其品质。五、说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教师活动: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收集历史上名人胸怀天下、刻苦读书的故事。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通过学生的收集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为整节课打好知识根底。(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听写以下词语和句子。词语:杰出、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收不忍、朝廷、千载难逢、粗茶淡饭、争先恐后。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2、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刚听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5、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指名答复。(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体现了什么呢(板书:忧国忧民)那下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出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3、教师指导:“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范仲淹写的,说的是白云中的山巍峨,江水浩浩荡荡,而先生的风度仪态,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而后人那么用这一词句来赞颂范仲淹。4、教师:范先生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的风度仪态指的是什么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5、全班齐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6、教师导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是范仲淹的志向和抱负,他并为此

6、而刻苦读书。(板书:刻苦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怎样刻苦读书的。设计理念:通过听写检测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以及积累词语的情况,并从听写的相关词句中,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的高风亮节。(三)品读语句,体会品质1、教师指名反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围绕范仲淹的.刻苦读书写了四件事情。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四件事情设计理念:学生结合上节课的小标题以及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1)画出文中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读一读。(2)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了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后的感受。(3)有感情地朗读具

7、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3、集体反应故事1、“只身苦学(板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引导学生读这一句时,我就引导他们在感受的同时发挥想象,想象范仲淹单独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从而引导学生用句式“ 了,就用,感情朗读中体会范仲淹只身求学的艰苦。最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撑持着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故事2、“划粥割齑 (板书)“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1)教师:对于这

8、句话描述的情形,文中用了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学生读:划粥割齑)(2)教师:这表明了什么呢(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清贫)(3)教师: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清贫,但他毫不介意,他(学生读句子)“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书院的师生也都放下书本,跑去观看。“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通过其他师生和范仲淹对见皇帝的不同表现,体会范仲淹的自信、刻苦,并使学生懂得“时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

9、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整个教学过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主线贯通,有详有略,并注意感情朗读。4、学习六、七自然段,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首先教师语言过渡:“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之后,教师不急于做出判断,转入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教师出示范仲淹说的话,学生读后谈感受,这时再回到刚刚的问题,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留下你认为最适宜的词语。然后教师追问:“此时,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一个一心为国,全心为民的一代名家范仲淹的形象,你是怎么了解到人物的这些品质的呢从而总结出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

10、精神的写作特点。设计理念:本环节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那么,尽量让学生充沛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根底上,品读句子,领会人物的特点。教学的随机性比拟大,教育师应当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重点在引导学生大胆地交流自己在读描述范仲淹言行语句中的咸受,在谈感受中进一步完善对人物的认识,特别是精神品质的领会。(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教师:同学们,范仲淹的刻苦成就了他的一生,使他如愿走上了治国爱民的从政道路,实现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和抱负。2、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同学们,了解了范仲淹从求学到从政的历程,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引导学生说:人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并

11、为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教师:从范仲淹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少年中国说中诗句“少年智那么国智,少年富那么国富,少年强那么国强。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全班齐诵结束本节课的学习。设计理念:通过展示名人故事交流了学习成果,通过交流写法和课后练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五)作业布置1、交流写法: 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2、课后小练笔: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六、说板书设计设计本课的板书,我抓住课文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使人一看便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如:范仲淹的故事只身求学划粥割齑忧国忧民刻苦读书 谢绝佳肴闭门不出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办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最后,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我提供珍贵的意见,以让我继续努力改良!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