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483147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一阶段摸底考试地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地理分值:100分 时量:90分钟范围:地球、地图、地球运动、大气环境 自然灾害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经纬网四图中,P点位置符合下列条件的是:在东半球 在北半球 在中纬度 A甲 B乙 C.丙 D丁2.甲(2326N、160E),乙(1326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 南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示日期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据此回答。3关于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70EB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70 WC北京时间是3时

2、20分D23 26N正午太阳高度大于23 26S下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某日(晴天)建筑各朝向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读图完成46题。 4该地的经度是A105E B131E C135E D101E54条曲线中,代表北墙的是A B C D6该日最可能是A4月5日 B6月8日 C9月10日 D10月1日根据有关地图绘制的相关知识,完成78题。7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最接近A15 500 000 B15 000 000 C14 500 000 D16 000 0008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中国地图 B北京地图C山东地图 D世界地图地图上等高线的弯曲与

3、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10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断崖m的高度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C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12.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

4、多2009年8月的某一天,极点附近的P地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结合下图(虚线为纬线)完成131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地附近的极夜范围在不断扩大B.我国北方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不断扩大D.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14.若P地纬度为80,则该日A.赤道上日出时间为5小时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C.太阳直射10S D.20N纬线上昼短夜长下图中黑体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516题。15.从a到b的方向是A.向东 B.先西南后西北C.向西 D.先东南后东北16.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下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 B.乙C.丙 D.丁北京

5、(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A2326 B4652 C6634 D9018.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C.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徙右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 ,请读图后完成1921小题。19该图比例尺约为A.1:111 00O 000 B.1: 222 000 000C.1:22 200 000 D.图上1厘米

6、代表实地距离111千米20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10 N,0 B.20 N,0 C.20 N,180 D.10 N,18021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为A. 12时 B.6时 C. O时 D.18时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5N,120E)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2223题。2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的是 23.甲、乙两地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

7、乙地阴雨连绵读沿20W所作的海洋剖面等盐度()线分布图。回答2425题。24.点盐度比同一深度南北两侧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副热带海区,蒸发旺盛B地处海盆,盐类物质下沉C受地中海底层海水外流影响D受红海底层海水外流影响25.下列洋流中流经该剖面表层的是A阿拉斯加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二、综合题(50分)26. 读下图回答:(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两地地形类型。(4分) (2)为什么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2分) (3)简析地的气候特征。(2分) (4)分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2分) 27.(12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和“沿ab

8、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1)地质剖面示意图中处的地质构造是_,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_。处的地质构造是_。四处中,最有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是_处。(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是流水侵蚀地貌,处是流水堆积地貌 B.ab间的地形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a、b处的地貌只分布在湿润地区 D.图中区域易发生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3)图中河流a处河段的流向是_。28.(10分)下图中甲图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正午杆影(朝向与长度)特点而设计的理论分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小问各2分,其它每空各1分)(1)甲图

9、正午时刻的旗杆影子是OE,其朝向和长度特点是_。(2)乙图是该小组在某日某时段内测得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则图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该日澳大利亚悉尼日出日落的方向是_,昼夜长短情况是_;当该地杆影最短时,北京时间刚好是11时,则该地的经度是_,此时地球上以_线和_经线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3)若甲图是该地日影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那么该地可能的纬度范围是_。29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10分)(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2分)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

10、高原(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6分)(3)图中B、C两处锋面中,实际存在的是 锋面,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30.地震风险指数是指发生地震后带来的危险。读我国地震风险指数图、自然灾害景观图,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结合材料描述我国地震风险指数分布的特征。(2分)(2)右边自然灾害景观图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名称是 。简要分析该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成因。(2分)(3)我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但B地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很少,试分析原因。(2分)(4)试分析图中C处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原因。(2分)雅礼中学2009届高三年

11、级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BCADBDBABC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DBCBBABDCB二、综合题(50分)26(10分)答案(1)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2分)丘陵;高原(山地)。(2分)(2)7月有寒流,近海面气温低,水汽充足。(2分)(3)终年温暖,年温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明显,双峰型(11月到12月、2月到5月降水较多)。(2分)(4)光热资源丰富,湿季雨量充沛,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适合耕种。(2分)27每空2分(1)

12、向斜 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较老 断层 (2)B(3)由西南流向东北2810分(1、3小问各2分,其它空各1分)(1)朝北,一天中最短(2)F 东北升,西北落,昼短夜长 135E 45W 180(3)23.5N90N29(10分)(1)A(2分)(2)从风向上看,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2分);从风速上看,甲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风速慢,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速快(2分);从性质上看,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2分) (3)B(1分) B锋面位于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1分)30. (1)东部高于西部,东部又集中在华北平原、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