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478436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消费信贷在我国始于1998年,发展至今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 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目前我国仍然是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这种情况将可能导 致经济增长在今后一个时期受到严重的国内市场需求约束,因此,大力发展消费信 贷,实行鼓励消费政策,达到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目标,应是我国政府 当前经济政策调整的基本趋向关键词:消费信贷;个人消费信贷;内需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 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按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消 费信贷又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是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发放的贷 款,

2、如个人旅游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短期信用贷款等。卖方信贷是以 分期付款单证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企业发放的贷款,如个人小额贷款、个人 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等;按担保的不同,又可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保 证贷款和信用贷款等。一、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重要性分析形式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重要性分析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 贷款。消费信贷是拉动我国内需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 现消费与生产均衡的助推器。自1999年央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 指导意见以来,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迅速。2007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强 调,近几年仍应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

3、而消费信贷在拉动消费 需求上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拉动内需需要消费信贷支持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 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的障碍。据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应为80%左右。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 略性问题,消费信贷的支持有利于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变,是拉动居民消费需 求的重要途径。(二)提升居民消费结构需要消费信贷支持2006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26 971

4、. 64亿美元,年增长10. 7%,这 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中低收入国家水平;此外,近几年我国努力扩大居民消费, 居民在住房、医疗、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与日俱增。通过消费 信贷方式把消费资金的剩余部分暂时贷给消费资金不足者?有利于促进即期消费 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三)金融机构效率提高和业务发展需要消费信贷的不断完善消费信贷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对于提高银行资金配置效率,扩宽 金融业务发展空间,通过合理的消费信贷配置资金比例,合理安排资源在投资和 消费领域的分配,可以提高信贷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率。此外,消费信贷业务种类 繁多,创新产品不断,可以丰富银行金融业务。(四)优化社会

5、信用结构更需要发展消费信贷发展消费信贷可以使债权和债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信用内在约束机 制和全社会的信用水平。在目前我国畸形的社会信用结构中,居民高债权,政府 和企业高债务,银行高风险。风险和收益是绝对分离的。发展消费信贷可以优化 居民的资产结构,使居民的收益和风险通过信用消费的方式相结合。消费信贷和 储蓄对于货币流通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前者是未来的收入现在使用,而后者是 现在的收入未来再用。发展消费信贷也是构建市场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重要措 施。此外,发展消费信贷可以延伸贷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作用范围,是调整银行 资产负债结构的有力工具之一。到目前为止,货币、信贷政策都是在短缺经济中 发

6、挥促进生产作用的,而通过消费信贷可以使货币、信贷政策延伸到消费领域, 建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更进一步,通过政策作用范围的延呻,可以帮 助银彳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咼效率和效益。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近年来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高的预期收益成为金融市 场竞争的热点,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 济增长,所以前景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如何 完善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从总体上看,中国个人消费 信贷目前的发展呈现良好趋势,但忧患并存,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特征1.

7、 发展迅速。自1999年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以来,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 大,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居民户贷款余额4. 6万亿元,同比增长25. 7%, 增速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 741亿元,同比多增3 074亿元。居 民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3 800亿元,同比多增3 699亿元,其中居民户中长期 消费性贷款同比多增3 206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迅速,相当于19 9 9 年的30倍,汽车消费贷款也呈现较快增长势头。2. 信贷品种呈多元化发展,方式更加灵活丰富。从消费领域看,拓宽到住 房、汽车、助学、医疗、旅游和耐用消费等多个领域;信贷工具方面,有信用卡、 存单质押、国库券质

8、押等多种方式;贷款期限也有不同程度的放宽,从一年短期 到20年中长期贷款不等;同时贷款保证方式方面,保险贷款合作方式有较大幅 度上升,占比在12 %左右。3. 信贷品种发展不均衡,国有商业银行占据消费信贷市场的绝大部分。较 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信贷品种存在差距,但基本还是具备了个人消费信贷产 品体系,只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据了绝大比例,汽车贷款、其他综合贷款也发展迅 速。据统计,2005年底,住房贷款余额达18 430亿元,2007年上半年,全国消 费贷款余额达22 070亿元,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0. 2%。在各项消费贷款中, 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余额分别为18 547亿元和960亿元,分别占全

9、部消费者个 人消费贷款余额的84%和4. 4%。此外,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凭借 其传统业务优势,率先开拓了消费信贷市场,据统计,四家合计占全部消费贷款 余额的80%左右。4. 受从紧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消费信贷发放将更为审慎。央行近期调整货 币政策,2008年将实行货币从紧政策,这是近十年来首次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国在1 9 97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货币政策由防止通货膨胀转为主要防止通 货紧缩,出台了多项支持消费信贷的政策措施,为消费信贷发展创造了良好趋势。 近期数据显示,消费信贷增长呈现萎缩趋势,今后两年,银行将会比较重视银根, 因此对于消费信贷款项的发放将趋于严谨。(二)个人消

10、费信贷业务发展存在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 视的问题,且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甚大。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也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阻碍。1农户贷款难。2006年末,农户贷款余额0. 92万亿元,只有7 072万户 农民获得贷款支持,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1. 2%,还有1/3的农民没有获得 贷款支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具有高度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 和组织化程度低和组织化程度低的特征,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与金 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要求差距较大。且由于农户投放信贷资金成本高、风险大,金 融机构不愿

11、意给农民过多贷款,这无疑与中央大力强调的支农政策相违背。2. 征信体制不健全。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未能建立起来, 缺乏行之有效的消费信贷跟踪、监控体系,给银行的信贷投放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风险,不利于银行信贷授信额度的确定,制约了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推广。同 时受宏观环境影响(如利率、资产价格变化等),贷款抵押物品也存在贝之值风险, 借款者逃避偿还贷款的风险不容忽视,这无疑加大了消费信贷的流动性风险朝3. 交易成本阻碍消费信贷的实现。由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较迟,目前 贷款手续环节仍过于繁杂,涉及银行之外的如房产、评估、保险、公证等诸多部 门。个人需支付的信贷交易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对

12、申请贷款者的要求过于严格, 如要求借款人具有当地户口、稳定收入、担保等等,使不少人失去贷款资格。4. 产品缺乏创新。目前中国几大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品种大同小异, 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两大类上,信贷品种在利率、期限、抵押、担保 等方面同质化程度很高,缺乏特色。与发达国家相比,品种范围仍局限在传统业 务,但在美国,分期付款贷款、开放性循环贷款、一次性偿清贷款、住宅抵押贷 款等都具有丰富而灵活的类别,而我国许多消费信贷产品还未开始涉及,与国外 相比存在相当大差距,这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5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 求,只有满足了居民

13、的基本需求,消除了后顾之忧,老百姓才敢大胆地消费,才敢昂 首挺胸地迈进消费信贷的门槛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养 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还没有完全到位,全国有一半牲上的城市没有启动医疗 保隆改革.旧的福利制度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 仍然比较脆弱,这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6.还有诸多因素抑制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如居民对消费信贷的认知度偏低。 不少居民仍热衷于将收入存入银行,且由于存贷利率上调,居民储蓄愿望趋强, 储蓄在近几年仍将是城乡居民选择投资的重要渠道。居民收入低,也抑制了消费 信贷的发展,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仍

14、然是一大难题,许多人收入在支付 家庭基本生活支出后节余较少,大多数没有申请消费贷款的意愿。此外,社会保 障制度的落后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三)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特征1、信息缺失。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缺失,当信息只 有借款人自己知道,而银行并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借款风险加大。则 银行会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当利率升高时,低风险的借款人不愿意借款,使得个 人消费信贷很难发展。2、国家的消费政策相对滞后。我国所提供的住房、汽车消费的政策环境严 重滞后。个人申请此类贷款必须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评估登记手续,到公证部门 办理公证手续,并且还需交纳各种颁证费、评估费、公证费、保险费等等。其

15、手 续繁杂、费税力度过大,势必损伤消费者的积极性。3、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不够完善。目前商业银行缺乏对贷款前进行调查, 没有有效监抵押督检查的手段。当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达到一定业务量后,商业银 行个人消费贷款经营部门往往不堪重负,最终造成管理没有重点,流于形式。4、个人消费信贷立法滞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个人消费信贷活 动和调整个人消费信贷关系的全国性法律。如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小额贷款 办法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等,这些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均未达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层次。(四)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形成原因1银行自身管理体制薄弱。从银行内部来看,一方面商

16、业银行内部缺乏个人 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 享,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为 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 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 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2. 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个人消费信贷 法,各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经济合 同法以及一些人民银行出台的办法对个人消费信贷进行管理,其针对性不强, 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3. 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及家庭的收 入状况不透明。目前我国虽然开始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但是尚未建立完备的个人 信用制度,缺乏较好的调查个人资信的有效手段。4. 抵押物变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