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问题-法律常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47714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问题-法律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问题-法律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问题-法律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问题-法律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问题-法律常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题目-执法知识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题目 债权债务常见疑难题目解答 债权债务通过执法本领办理债务题目有哪些思索1、债权人的消除权中央内容:债权人利用消除权的情况及其组成要件有哪些?消除权的情况有三种情况,组成要件需求具备四个条件。依据?条约法?的规矩,债权人利用消除权的三种情况:(1)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惹起的消除权;(2)因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惹起的消除权;(3)因债务人以显着不公正的低价转让财产而惹起的消除权。以下别离对债权人利用上述三种情况消除权的组成要件作一分析。(1)利用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惹起的消除权的条件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须有正当的债权债务干系(条约干系)存在。债权的存在

2、是消除权存在的根底,假设条约干系并不建立,或条约被消除、被公布发表无效、被排除等,债权也就不存在,债权人天然不该该享有消除权。债务人须有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存在。债权人消除权的利用必须以债务人享有的到期债权为条件,假设债务人不享有到期的债权,债权人也就不克不及利用消除权。所谓到期债权,是指债务人对第三人所享有的债权已到清偿期(实验限期)。假设这种债权未到清偿期,债务人无权利用债权,从而债权人也就谈不上干预债务人的举动。须债务人放弃利用其债权。所谓放弃利用债权,是指债务人应当利用权益而成心放弃而不可使其对第三人的债权。债务人放弃其债权平凡应当以昭示方法向第三人作出。假设债务人(作为另一条约中的债权

3、人)曾经向第三人(另一条约中的债务人)提出了哀告,大概曾经向法院提告状讼,那么不克不及以为其放弃利用权益。假设其向法院告状主张权益而被讯断败诉,在此状态下,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已不存在,因此债权人也不得利用消除权。须债务人放弃利用到期债权的举动对债权人的债权形成了损伤。消除权是在债务人放弃利用已到期实验的债权,债权报酬保全债权而利用的权益。但债务人放弃利用权益必须影响到债务人的债务实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不然债权人不克不及利用消除权。假设债务人的财产足以清偿其债务,即便他放弃了对第三人的债权,债权人也只需申请法院逼迫实行债务人的财产,即可以或许完成其债权,因而无干预债务人放弃其债权的举动的须

4、要。只要同时具备上述要件,债权人才气因债务人放弃利用其债权而利用消除权。2、债权债务抵消的条件焦点内容:在债权债务干系中,债权债务抵消的条件是什么?债的抵消是指二人互欠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划一数额内相互抵消。债权债务抵消的要件:1、抵消人与被抵消人之间互欠债务、相互债权。两边互享债权、互欠债务为两边利用抵消的条件条件。别的,当事人两边存在的两个债权债务干系,须均为正当存在。此中任何一个债为非法,均不得主张抵消。2、抵消的债务必须是同种类的给付。假设两边互欠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差异,如容许抵消,那么难免使一方或两边当事人的目标难以实现。用以抵销的通常是同种类的钱币

5、大概十五。假设种类雷同而品格差异,用品格较高者与品格较差者抵消时,对付被抵消人并无倒霉,应当容许。假设一方大概两边的债权标的物为特定物,原那么上不容许抵消,尤其是以种类物债权抵销特定物债权时,更不容许。3、必须两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抵消具有彼此清偿的作用,应自两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始得为抵消,债务未到清偿期,债权人尚不克不及哀求推行,因而不克不及以本身的债权用作抵消,不然即是强令债务人期前清偿。假设清偿限期长处系为债务人而设时,原那么上债务人得提前清偿,此时债务人主张以本身的未届清偿期的债务与对方当事人已届清偿期的债务抵消,可以为其放弃限期长处,应容许抵消。4、两边实用抵消的债务是能抵消的债务。不得用于抵消的债务,大抵有如下几种:(a)性子上不得抵消。比方不作为债务、提供劳务的债务以及抚恤金、退休金、扶养费等与人身不成分散的债务。(b)执法划定不得抵消。如:克制逼迫实行的债务(保存被实行人的生存必须品);因存心侵权举动所产生的债务,此种债务如容许抵消,有违公序良俗;约定应向第三报酬给付的债务。(c)当事人特殊约定不得抵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