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的生活习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47593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鸽子的生活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鸽子的生活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鸽子的生活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鸽子的生活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鸽子的生活习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鸽子的生活习性和疾病防治鸽子在分类学上属鸟纲,鸠鸽科,鸽属。长期以来,人们已将鸽子由野鸽驯化为家鸽,并且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 目前,鸽子按照其用途被分为三个类型,即可以用作通信的信鸽,也叫做竞翔鸽。 观赏鸽:被称为展览型鸽子,因为此种鸽子羽毛丰满,毛色漂亮,并有多种多样 的外形,惹人喜爱,可长期供以观赏之用。肉鸽:目前肉鸽生产已成为现代化的 商品生产,并且发展迅速。鸽食物以植物性食料为主。无论是野鸽还是家鸽,饲料以杂粮为主,比较常 用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喂时应至少选用两种饲 料混合饲喂,例麦、玉米、高粱共 3 份,豌豆 1 份。除杂粮外,还可以供给青 菜、卷心菜、

2、麦苗等青饲料及矿物饲料。矿物饲料的配比是:黄泥、黄沙各 3 份,熟石灰2份,盐1份,贝壳粉或蛋壳粉0.5 份,木炭0.5份,碾碎后加水混 合搓成圆球晒干,喂时将圆球打碎置于鸽舍内。每天喂料两次,上午 7 点左右一 次,下午4点30 分左右1次,上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1/3,下午的饲喂量占 其日粮的 2/3,每天每只成年鸽的饲料量为 50 克左右。饲料应在鸽子回到鸽舍 后喂给,使其形成回舍有食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归巢。鸽子是极爱清洁的鸟类, 必须十分注意鸽舍的清洁卫生,夏、秋季每周至少水浴两次,冬季每周水浴一次 即可。鸽子雌雄偶居,实行比较“稳定的” “一夫一妻”制。父母亲鸽共同筑巢、 孵卵和育雏

3、鸽子交配后,就会寻找筑巢材料,构筑巢窝。生产性能好的公鸽还具 有“躯妻”行为,若雌鸽离巢时,雄鸽会追逐母鸽归巢产蛋。雌鸽产下蛋后,雌雄 鸽轮流孵蛋,公鸽每天上午 9 时入巢孵化,换母鸽出巢觅食、活动。下午 5 时 母鸽入巢孵化至次日上午 9 时。就这样公母交替,日复一日,直到孵出雏鸽为止。 幼鸽孵出后,公、母亲鸽共同分泌鸽乳,哺育幼鸽。鸽卵孵化期一般为17 天左 右,超出这个时间,幼鸽尚未孵出,父母鸽就会放弃旧巢,另寻新巢产蛋再孵。 因此,生产中,若发现超过孵化期还未出雏,应及时取出未孵出的蛋,以便让鸽 及时产蛋。鸽是晚成鸟,与其他鸟类不同,幼鸽刚出壳时,眼睛不能睁开,体表羽毛, 稀少,不能行

4、走采食称为乳鸽。自乳鸽出生至能独立生活的阶段,为其亲鸽的育 雏期,在此期间父母鸽共同照料乳鸽,轮流饲喂鸽乳。鸽子的可利用繁殖期长。 当乳鸽出生23 周后,亲鸽又产下一窝蛋,这一阶段需要 2030 天。当鸽子 长到三、四个月后,开始有第二性征出现,即鸽子的发情期。这时的鸽子非常活 泼,并且情绪不稳定。清晨“咕噜”“咕噜”的啼叫声比平常嘹亮。鸽子反应机敏,易受惊扰在日常生活中鸽子的警觉性较高,对周围的刺激反 应十分敏感。闪光、怪音、移动的物体、异常颜色等均可引起鸽群骚动和飞扑。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鸽群周围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夜间要注意防止鼠、 蛇、猫、狗等侵扰,以免引起鸽群混乱,影响鸽群正

5、常生活。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鸽子记忆力很强,对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 环境条件和呼叫信号均能形成一定的习惯,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对经常照 料它的人,很快与之亲近,并熟记不忘。若平时粗暴地对待它们,往往会不利于 饲养管理。鸽子还是习惯性较强的动物,要改变他们的原有生活习惯,需经过一 段时间逐渐调适。因此,在鸽子的饲养管理中,应固定日常饲养管理程序和环境 条件。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效能。鸽子具有强烈的归巢性。无论家鸽或野鸽均具有强烈的归巢性。一般来说, 它们的出生地就是它们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对鸽子来说都是不理 想的地方,都不安心逗留,时刻都想返回自已的“故乡”,尤其是遇到危险

6、和恐 怖时,这种“恋家”欲望更强烈。若将鸽携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飞,它 都会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归,并且不愿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栖息。鸽子疾病的预防,疾病认识。鸽子的疾病,按其致病病原可以分为传染病、 普通病和寄生虫病三大类。1 传染病:由特定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传染 病,或称疫病。 2 寄生虫病:由体内、外寄生虫所引起的疾患,称为寄生虫病。 3 普通病:系因饲养管理失当,某种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普通病鸽病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1 病、健鸽相互接触:从外引进新鸽时,未经 隔离饲养观察,便与本场鸽子合群饲养,常导致全场鸽群疫病的暴发蔓延。尤其 是外观健康

7、而实际为带菌、带毒的鸽子,更具有危险性。 2 通过饲料、饮水以 及机械工具传播:被病原污染的饲料、饮水、运输病死鸽的工具、饲养过病鸽的 工具等都是传播鸽病的重要途径。 3 通过昆虫传播:如鸽舍内的蚊、蝇和鸽体 外寄生虫,在叮咬病鸽后再去叮咬健康鸽,或将病鸽分泌物、排泄物中的病原体 带到饲料、饮水中,而使健康鸽感染发病。 4 通过空气传染:在鸽舍通风不良、 饲养密度过高时,病原体污染了空气,使健康鸽吸人带有病原的尘埃、飞沫而感 染发病。 5 通过人、畜禽、鼠类和其他飞禽传染:外来养鸽者或饲养其他畜禽 的人员随意进人饲养区参观,是传染鸽病的主要媒介。鸽场周围的畜禽养殖场发 生了共患疾病,经飞禽、猫

8、、鼠、狗等动物在两场之间传播,也可导致鸽传染病 的暴发。呼吸道疾病就是流行的一大顽症。病鸽症状:萎靡不振、食欲下降、懒飞、 咳嗽、流涕、单眼伤风(流泪),握在手中,体形消瘦、鼻子呈湿性,口腔上腭 上附有果冻样分泌物(重的呈血脓样),轻按鼻部即有清鼻涕溢出。呼吸音粗糙, 重的呈呼噜声,尸体解剖,气管充血水肿。粪便基本正常,重者衰竭死亡。 治 疗方法:去兽药店购买蒽诺沙星粉剂一瓶(5 克/瓶)。如棚中生有此病的占一半左右,可采用饮水法:以 100羽鸽子计算,可按 1 克药粉加 2 千毫升清水 的比例(1 份)。在上午10点、下午6 点各一份,先喂食,后饮药液。连饮五天。 药液现喂现配,饮药期不放鸽

9、家飞,保证让每羽鸽子饮上药液。 单羽喂药 法: 取病鸽先用沙布沾淡盐水清洗鸽子口腔,挤出鼻液,擦洗鼻孔。取 药粉约大米粒大小,用馒头沾上药粉塞入口中,上午、下午各一次。喂药后可放 食、放水喂之,连喂3-5 天。握在手中或叫时声音沙哑的,可连用药5-7 天。生 病期间饲料应以平淡易消化为主,不喂含油脂过高的如花生米、麻粒等饲料,以 免加重肠胃负担。 疗效标准: 单羽喂法优于集体饮水法。服药一天鼻 不流涕,三天治愈。有粗糙呼吸音或听到痰鸣音的 5-7 天治愈。治愈率 100%。 预防: 鸽舍要定期消毒、清洁。应干燥、通风。鸽子数量密度应控制在 4 羽 / 平方米左右。秋季换羽期更应天天清扫鸽舍内脱

10、落的旧羽及粉尘,保持鸽舍 内的空气不混浊。重要的是要每天做到细心观察鸽子,尤其是晚间,发现鼻部湿 性,萎靡不振,单眼伤风流泪,闭灯后听到明显的粗糙呼吸音的鸽子,应立即隔 离进行单羽喂药法。 注意事项: 蒽诺沙星分一般粉和原粉。原粉 1克 3 元, 效力大,不好掌握,一般粉 4 元/瓶(5 克),效果很好。蒽诺沙星对肠道疾 病、水便,效果相当有效。此药治疗呼吸道疾病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用此方均 能药到病除。也可以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新诺明、土霉素等,但是 一定要掌握好药量,以免产生用药期长且疗效差,或者使鸽子药物中毒,造成生 殖系统损坏的副作用。鸽病的预防措施 ( l )加强管理,搞好

11、环境卫生。 喂给充足的优质 饲料、饮水和保健砂。 鸽舍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鸽子的饲养密度要适 当,不要拥挤受压。 鸽舍、鸽笼、蛋巢和地面要保持清洁干燥。食槽中不 要留有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器要天天洗净。 鸽舍的墙壁周围及天花板要 保持清洁。 用过的旧巢草应焚烧。 工作人员进人鸽场、鸽舍,要换衣、 帽、鞋和洗手,或者经紫外线消毒。个人工具应分开使用,并保持清洁。 铲 除鸽舍周围附近的垃圾和杂草。 定期进行灭鼠和杀虫。 减少鸽场鸽舍 的灰尘。方法有:注意通风;用消毒液喷洒使其下沉;及时清除脱换的羽毛和减 少惊动。 ( 2 )坚持消毒检疫制度和接种疫苗。 鸽场、鸽舍的人口处 要设有消毒池,并经常交

12、替更换消毒药物。 分期轮换消毒鸽笼和用具。 定期进行细菌和寄生虫检查,定期投药驱虫。 有鸽痘蔓延地方,对 1 月龄 以上鸽子接种痘苗。( 3 )严格隔离和诊治。 禁止无关人员进人鸽场、鸽舍;饲养员之间不要互相来往。 引进的鸽种要隔离观察2030天,确 实无病后方能混群饲养。杜绝飞鸟和野禽进人鸽场、鸽舍,远离和隔绝其他 家禽、家畜。 正在发病的鸽场,要严格进行封锁、隔离和彻底消毒,并尽 快查明发病原因,采取控制和扑灭疾病有效措施,严防疫情向外扩散。 正 在发病的鸽场,应立即停止鸽子进人、出售和外调,以避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影 响。对死鸽、病鸽和各种污染物,应进行净化处理。疾病诊断应该越快 越好。 ( 4 )保护鸽群的健康。 易感染的动物是发生传染病的一个重 要条件。增强鸽子的体质,可从根本上防病灭病,消除疾病隐患。 饲养人 员对鸽群要体贴和爱护,小心细致地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口 鸽场鸽舍要保持充 足、新鲜的空气。 运输、换羽期间、断乳、接种疫苗和更换棚舍等,都应 该把应激因素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用药进行群体预 防。学院理工学院班级12 级机制(一)班姓名李云兰学号1234304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