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态学的创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47342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生态学的创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生态学的创建邓跃宁体育学刊20 0 2年1 1月第9卷第6期(四川农业大学体育系,四川雅安625014)摘要:运用生态学、体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体育生态学的概念、原理、研究范围等理 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与界定,探讨了创建体育生态学的理论依据。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 了体育生态革命和体育生态化的理念与实践,为创建体育生态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关键词:体育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文明昌盛与经济的繁荣。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牧 耕地退化,也正在无情地破坏人类赖于生存的生态系统。为了重新驾驭人类的命运,兴起了 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人类开始从征服自然向与自然和谐共存方

2、向转化,人类的生活向 生态化方向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体育也必将顺应生态化的发展,人们更加关 注体育活动的生态学问题,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去从事各种健身与休闲活动,这已成为现代 都市人的追求,体育与生态相融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我国对体育与生态的研究尚 未起步,体育生态的许多理论问题仍是空白,体育与生态的融合还没有建立科学的体系,从 而制约了体育生态学的发展。本文将运用生态学、体育学等理论对体育生态学的概念、原理 等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为创建体育生态学提供依据。1创建体育生态学的理论问题1.1对体育生态学概念的界定英国著名生态学家AulayMackenize指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

3、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 学。“环境”是指物理环境(温度、水、风等)和生物环境(对有机体的、来自其它有机体 的任何影响)的结合体。生态学有广阔的研究领域,或瞄准感兴趣的特殊领域,或用特殊方 法去探讨生态学问题。例如,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关心动物行为模式的解释, 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探讨个体的生理及其对功能和行为的后果,同时生 态学研究还发展到农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家庭生态学等各个领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与 自然的重要内容,也必然涉及“体育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从生态学、体育学等理论来看, 所谓体育生态学(physicaleducat

4、ion ecology),就是指人们通过谨慎的和合理的体育方 法获得那种需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实现体育、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基 本含义是:(1)人们运用科学的体育方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进行各种活动。(2)体育活 动中的生态学问题。(3)人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活动既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又要 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4)通过体育生态行为,锻炼身心,增进健康,实现体育、 文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2体育生态学的原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抽象地概括为物质、能量、信息在空间、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最佳 运用原理,其实质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石是人体科学、体育科学

5、 与生态科学,即人体在生态环境中运动及其相关的物质能量流动与贮存的总体。从体育体系 及组成部分同生物圈关系问题的一体化分析,生态学原理一般可以直接和间接地运用于体 育,从而构成了体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能量多级运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系统的 重要功能,在体育生态中应用最为普遍。表现在生态系统可以为人们健身、娱乐、发展体育 能力等多级服务,同时人类通过生态体育的运动可以加强环保意识,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 发展,最终实现人类体育活动和生态系统能量的相互转化与作用。(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原理。体育生态是人们开展体育活动并与环境相融合的生态 系统。人们通过一定的运

6、动行为,选择调控与此相适应的运动生态系统,优化构建一个“体 育一生态”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确保其功能的正常、高效地发挥,实现结构与功能的 高度统一。(3)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区域分异原理。生态系统具有多组分、多层次、多目标、多 子系统的生态结构,且彼此相联、相互交织,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育生 态是由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人为的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另一方面, 不同区域的气候、阳光、自然物种、地理以及社会历史、文化教育、传统运动项目等都有巨 大的差异,从而构成体育生态区域的差异性。因此,发展体育生态要遵循整体性原理,实施科学全面的规划,同时要遵循区域分异原理,因地

7、制宜, 体现地域与民族特色。(4)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发展)原理。生态系统由生物系统与环 境构成。体育生态系统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运动的一个体系。人与自 然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并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 中有促进人类生存、健康的各种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而人类运动的生态化也必将促进生态环 境建设,所以,人类体育行为与生态系统之间本质上就构成了一个协同进化、发展的联动关 系。(5)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原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种,通过释放能量、交换信息而 相互联系,同时又互为制约。根据这一原理,体育生态建设要科学地运用相互制约因素,为 人类健康服务。例如

8、,森林对人体健康是有保健作用的,仅以针叶林来说,它在不同季节对 不同患者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不同的、相互制约的。在寒冷季节,适宜于心血管患者,在10月、 3月,则对呼吸患者不利;在45月,针叶林树脂分泌增多,有祛痰镇咳之功效,但对 支气管患者不利;67月是树脂分泌的高峰期,对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利。由此可见, 生态系统与人体是相互作用与制约的,不同的运动方式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条件,在不同 的生态环境中人们可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同时,不同的运动行为,也对生态系统产生积 极或消极的影响。(6)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原理。这是当今及未来生态运动最重要的法则 之一。生态体育活动中,在获得最佳的人

9、体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 这样才能创建最佳的生态运动场所,最终实现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达到 体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良性循环。1.3体育生态学研究对象根据生态学原理与发展历史表明,现代生态学研究进一步突出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资源、社会效益的关系,成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 境、协调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从这一视角出发,体育生态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科学地利用自 然资源进行体育休闲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关系与规律以及在体育运动中保持环境等生态学问 题,最终协调人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1)体育生态学的理论:包括体育生态学的概念、原理;体育

10、生态的运动本质与规律;生态系统对人体运动的机制、功效; 体育行为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与发展的理论等。(2)体育活动中的生态学问题:体育活动 中如何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系统。(3)体育生态学的方法、手段。(4)体育生态学的法 规、行为、文化、经济、民俗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5)体育生态学的评价研究。2创建体育生态学的思想理念与实践基础2.1可持续发展与体育生态革命(1)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引发人们对危及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一 系列全球性问题进行反思,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正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广泛共识。在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可

11、持续发展 概念也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也进 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奥林匹克运动的有识之士很早就觉察到体育运动可能对环境的危 害,在国际体育界率先采取了一系列维护环境的措施。萨马兰奇指出,国际奥委会所推行环 境政策的基础是奥林匹克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人类的健康,从而使环境与体育、文化并列成 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并在奥林匹克事物中居优先考虑的地位。1992年国际奥委会、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签署了旨在保护环境的地球誓约,1996年7月18日 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将保护环境列为国际奥委会的任务之一。环保与生态问题成为申办 奥运会等大型竞赛活

12、动的重要指标并赋之于实践。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提出“健康环境中的 健康比赛”的口号,要求各国奥委会在各自国家的奥匹克公园种植灌木。1976年蒙特利尔奥 运会的每个参加者都得到一棵加拿大枫树苗,带回自己的国家种植。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 “绿色奥运计划”在环境保护方面树起了新的里程碑。北京又高举“绿色奥运,绿色北京” 的大旗,成功地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由此可见,绿色革命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局部 问题,而且对体育界人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体育界进行的一场革命 化的调整和再造,可称为“体育生态革命”。这场革命为创建体育生态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 础,并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为

13、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实践指明方向。(2)“体育生态 革命”在价值观上对传统体育理论与思想提出了挑战。人们开始用生态的观点去思考体育的 问题,更加关注体育与生态的联系,从而改变了人类可以随意夺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的传统自然观,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因此,人们开始 重新审视现代体育运动,例如:奥林匹克体现了人类灿烂的文化与文明,但造成的空气、水 资源、噪声、垃圾等环境污染却在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在为获得金牌英雄欢呼的时候, 兴奋剂、贿赂丑闻却在侵蚀着运动员的身体与灵魂;封闭的体育馆、塑胶运动场、人工草坪 尽管为现代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但却与完善人性、回归自然的体育本质背道而驰。然而

14、人类毕竟是生态系统的产物,冲出都市的“文明”,回归自然是人这个生物体本质的需求。 生态体育运动潜藏着一股回归自然、挑战自我、天人合一的清流,它以其刺激性、自我性、 民间性以及重返大自然怀抱等特征,给古老的人类体育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成为现代人们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运动哲学,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由此可见,体育生态革命建立了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的生态环境理念,必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目标,促进全民生态环保意 识,建立可持续的体育生态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为创建体育生态学奠定了思想基础。2.2构建体育生态学的实践基础(1)体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自动化、电脑化,造成生活节奏紧张的环境,人们 渴望远离

15、喧嚣到大自然中去消除疲劳,娱乐身心。同时,劳动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又 为人们休闲锻炼提供了机会。于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关联的运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应运而生: 郊游、野营、登山已被当代青年所崇尚,漂流、攀岩、探险、野外生存锻炼也在我国广泛开 展。这些野外活动项目,丰富了生态体育的活动内容,为构建生态体育的方法体系创造了条 件。(2)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绿色文明”已在人们生活、教育等各个领域广泛实践。例如,20世纪90年代后,在我国上海等地开展了建立“绿色社区”的活动,根 据“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人们将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和生态 学相互渗透,应用于绿色社区建设的实践,对社区进

16、行生态设计。其设计方案中一项主要内 容就是要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休闲与娱乐环境,设置一定数量的绿色活动场所。这 是社会体育运动向生态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在欧洲推行的“生态学校(Eco Schools)” 计划,亦称“绿色学校”计划,旨在鼓励学校建立“生态学校”,推动全校性的“为了环境” 的行动。该计划由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负责,于1994年启动,目前已在欧洲19个 国家开展。1996年12月,国家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 纲要提出至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生态学校(绿色学校)倡 导包括体育在内的学校教育的环境建设、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教育评价等都必须包含生态 学标准和环境要求,这无疑对于促进体育课程及学校体育活动向生态化发展是一个巨大推动 作用。(3) 发达国家对生态体育运动在立法、休闲资源、土地获得与控制、环境保护、设施、 野外救护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全面的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