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47166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河新区建设情况汇报清河新区管委会(2011年11月 29 日)根据区委常委会赴新区集体调研活动相关要求,现将新区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新区建设总体概况新区建设5年多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鼎力支持下,按照拓展城市空间、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总体思路,围绕“同城同质”的总体目标,全力加快融入主城区的步伐,一座13.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商、宜乐”的现代化新城在城市东部快速崛起,成为清河发展的新引擎。宜居新城: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核心景观带基本建成,生态绿化面积达8228亩,占新区土地总面积的40.5%,构建完成生态环境、生态廊道、生态组团、生

2、态人居四大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和凸显了新区生态特色。总长约30公里“九纵六横”城市道路网全面建成,架构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高架、地下通道、亲水步道立体式、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同步实施了供电、供热、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管网。苏北最大的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全市一流的清河开明中学,市一院分院等公共配套资源建成运营,“八馆一院”公共文化平台投入使用,银行、邮政、电信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8期近100万平米的安置房相继实施,丰球白鹭湖庄园、融侨华府、茂华国际等一批高品质楼盘陆续建成,实现了从“安居”到“宜居”的完美跨越。宜业新城:落户都市型工业企业25家,旺旺食品工业园、百隆色纺工业园、金象减速机、

3、顺泰包装等全市龙头工业项目陆续投产运营,LED光电产业园、地源热泵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形成了食品、纺织、机械加工、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现代物流6大支柱产业,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4.8亿元。新区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创业园”、“省级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验区”等称号,“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即将获批。宜商新城:以淮安汽车博览城、浩源汽车博览城、百富汽配、汽车生活广场为重点的汽配汽贸业,以淮扬菜研究院、白鹭湖山庄、清河生态美食城、清淮农家乐、红喜会馆为代表的特色餐饮业,以红星美凯龙、奥特莱斯、精品灯具城、白鹭湖商业大街为龙头的商贸服务

4、业蓬勃发展,新区已成为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之外,又一个极具特色和潜力的商贸业发展集聚区。宜乐新城: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中国城市化史馆、淮安国际摄影馆(郎静山摄影艺术馆)、中国西游记博览馆等一批国字号场馆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研究基地”、“国家级家庭人口文化示范园区”、“江苏省自驾游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基地相继挂牌,“淮扬菜文化”、“古淮河文化”、“西游记文化”、“家庭人口文化”等文化旅游名片越擦越亮,新区已成为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旅游目的地。二、今年以来新区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年

5、初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去年区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时对新区建设提出的相关要求,继续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1-10月份,新区实现财税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71.2%,其中税收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79.4%(预计全年财税收入达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04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78.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6亿元,新增注册资本金4.9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784.8万美元,占全区已到账外资总额的53%。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重点项目(工程)加速推进。2011年,新区

6、范围内共实施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274.55亿元,其中,新区管委会帮办项目36个,总投资210.25亿元,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个,五大建设项目11个。工业项目中,百隆色纺二期、金象减速机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旺旺碎碎冰生产线、清河科创园一期、远航机械、恒业机械、新型保温材料厂房主体基本建成;美的家纺正在抓紧施工。社会事业项目中,白鹭湖婚博园、古淮河文化广场、城市化史馆、淮安国际摄影馆(郎静山摄影艺术馆)、党校及图书馆相继竣工;白鹭湖公园景观提升工程于7月份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基础设施项目中,大同路下穿新长铁路工程全面通车并通过上海铁路局验收,基础设施四期全部竣工;新区旺旺路东延段、景秀路、珠海路

7、东延段、福州路、大同路等多条道路建设全面完成。商贸流通项目中,红喜会馆、薇婷礼堂以及开元国际大酒店如期竣工,分别完成了第六届台商论坛和第十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相关接待任务;奥迪汽贸竣工营业;宁连路加油站、水渡口加油站相继竣工;精品灯具城商业主体已经封顶。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淮河家园、滨河家园、茂华国际二期主体结构已经完成,融侨华府多层全部竣工,黄河人家、淮河家园进入销售阶段。金辉城、曦园小区等正在完善手续,年底前开工建设。招商选资成果丰硕。1-10月份,新区范围内共落户26个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额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078亿美元,其中新区管委会新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个,新增内

8、资亿元以上项目7个,引进总部经济项目4个,实施科技项目4个。外资招商方面,我们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帮办服务香港浦斯宁、融辉居业、润天实业、旺旺等四个注册资本金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资项目,保证了外资及时到账;总部招商方面,成功引进了江苏易通宝有限公司、大红袍休闲会所、江苏居业建设、东正担保等4个总部经济项目,跟踪洽谈了江苏镭天科技、奥迪汽贸、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等一批意向项目;科技及知名品牌招商方面,顺利实施了新型保温材料、白黎芦醇生产线等4个科技项目,引进了奥迪、雪佛兰和金辉3个国内行业前二十的品牌项目。土地保障扎实到位。切实加快土地的征用、挂牌、供地进度,继续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区”和“国家级

9、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大项目土地点供、城乡挂钩等土地指标。征地方面,共完成省两个批次共计244.6亩的征地工作,完成征地补偿2650亩(指现状补偿);古淮河景区二期高架桥以南约800亩、新华印刷厂、地源热泵项目地上附属物已清点完毕,补偿数据正在测算。挂牌方面,已成交挂牌土地22宗,成交金额共计约11.42亿元。开元大酒店二期、汽车检测线、商业总部经济园、45亩商办用地等已经市国土局局务会研究通过,即将挂牌。供地方面,已完成融侨、七星岛、旺旺三期、安置房五期等项目供地17宗;旺旺三期、百隆二期点供项目已向省国土厅申报,其中旺旺三期点供材料已完备,等待省厅批复;积极做好新一年度土地

10、创模工作,相关创建材料已经市国土部门验收并上报至省厅。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深化城市修建性详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已通过省国土厅初审;新区西片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淮政复201173号文件批准,正与市规划局磋商并积极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制定新区新一轮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资金资产监管有力。制定并完善了新区管委会资金管理办法、新区管委会资产管理制度、新区投资公司融资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严格资金筹集和使用审批程序,规范资产信息管理流程,实行资产统一建账。截止今年10月底,新区共形成固定资产36亿元。经营性资产运行良好。白鹭湖山庄、生态美食城、农家乐等新区餐饮业共实现税

11、收约420万元,青龙湖健身会所、安置房门面房等资产实现租金收入570万元。资金调度及时合理。积极主动催收土地出让金,1-10月份已收缴16.8亿元。注重加强与项目现场、财政、审计等环节的对接沟通,及时排查资金来源与使用重点,分清轻重缓急,保证了新区建设资金运转的平稳有序。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全力推进投资公司债券发行,一期市政项目7亿元成功发行到位,二期债券发行的相关资料已通过省发改委财经处审核。今年以来新区新增银行贷款1.8亿元,累计贷款余额近10亿元,为新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此外,我们还做好相关村组征地拆迁的对账工作,将新区成立以来所有村组征地拆迁资料进行逐一核对、分类汇总,为下一步资

12、产置换奠定了基础。城市管理全面强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造“绿新区”。招标引进专业的绿化养护队伍对新区绿化进行全面养护管理,聘请专业人员对道路绿化养护情况进行全程监督,高水准完成丰球、旺旺食品、浩源汽配等新区范围内地块绿化提升工程。美食节期间,在水渡口大道等重点路段和节庆活动场所布置立体花艺,全面提升新区的绿化档次。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夜新区”。着力提升古淮河文化广场、城市化史馆、白鹭湖山庄、白鹭湖婚博园、水渡口大道以及新区所有路灯、公交站台的亮化品位,建立定时巡查、及时维护制度,确保达到近100%的高亮灯率。将新区范围内所有亮化与道路照明管线并入市属用电管网,每年节省资金数百万元。构建

13、水循环系统,打造“水新区”。贯通古淮河、清涟湖、白鹭湖、青龙湖等“三湖一河”水系,做到生态补水、监控调度,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新区水系、泵站管理,定期清理辖区内河道,营造水碧流清、景色怡人的优美环境。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打造“景新区”。截止11月底,数字中心及时、准确地向17个职责部门报送公共设施、市容环卫、城市道路等城市管理案件信息2397条,其中,结案2191条,结案率为91.4%。同时,实施城市管理专项审批,保证新区的建筑整体协调和高品位;强化顶管、破绿、挖掘道路、开道口等工程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整洁规范。文旅活动亮点纷呈。旅游影响不断扩大。精心承办“2011江苏冰雪狂

14、欢节”、 第十届淮扬菜美食文化国际旅游节 “2011海外江苏之友伟人故里淮安行”、“淮安市首届国际友城大会”、“中国淮安白鹭湖第二届婚庆旅游博览会”等节庆活动,精心组织“五一”、“首个中国旅游日”免费开放活动,新区的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美食文化国际旅游节期间,成功举办张家港、淮安、常州三地影友联谊赛和“美食之都 淮安清河”全国摄影大赛,共收到省内外参赛作品1万多幅;顺利完成淮安国际摄影馆(郎静山摄影艺术馆)、中国城市化史馆开馆暨淮安国际摄影展开幕典礼相关服务工作,国内外摄影界、城市化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2000多人参加活动并观看展览;中国旅游报、江苏交通广播网、淮安日报等媒体对

15、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推介。旅游品质不断提升。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湿地公园创建;加快推进省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建设项目荣获省、市“旅游项目建设优秀奖”,省级自驾游基地创建工作综合评分获全省第一;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通过省住建厅验收,省级湿地公园初步通过省园林局验收。景区功能不断优化。对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标准,进一步加大景区旅游配套建设力度。编制完成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制度汇编、接待流程手册,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水平

16、;加强专业人员培训,邀请专家讲授创A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八馆一院”为平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让新区百姓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 “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00多个;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区域内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实现了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市一院分院全面建成开业,为新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市公交公司协调新开和调整了3条公交线路,并增设新区免费公交专线金鹰、万达广场等停靠点,方便新区居民和企业职工出行。党建工作坚强有力。以迎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坚持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新区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为新区健康、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以“三进三解三促”活动为载体,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家庭,为群众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