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47093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货膨胀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国贸0902宁冬2009060077在2007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CPI同比上涨4.1%,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6.2%,与此同时,贸易顺差继续增加,货币信贷增速仍然较快,流动性过剩仍然突出,宏观经济面对的是愈演愈烈的内外失衡,货币政策正在一个十字路口。十七大传递出来的信号是:中国需要并将促成一个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与之伴随的制度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将宏观调控放在一个更加稳定的平台,在此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越来越能专注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等通行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标准的提高要求宏观调控须将通货膨胀这只老虎锁在笼子里,并更

2、加严格地控制资产部门的过度膨胀。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其一,通货膨胀的持续上行将恶化经济增长前景,影响社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导致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达到。其二,通货膨胀和资产部门膨胀将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资源流动向投机领域倾斜。其三,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经验显示,物价和资产部门的膨胀时期通常也就是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这使得低收入阶层无法顺利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并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恶化态势的承诺难以兑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物价开始陆续上涨,这与货币政策的缺陷导致控制物价上涨工具失效有很大关系,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与方法有缺陷,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单一。货币政策缺陷主要表现在

3、:一是利率杠杆在宏观调控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国债市场规模有限,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交易量偏小。三是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由于社会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商业票据使用受到制约,再贴现业务难以形成规模。四是信贷政策(窗口指导)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实质上,任何指导意见既不是数量型工具也不是价格型工具,仅是一种道义劝说,真正的贷款程序、数量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五是中央银行在操作中不善于利用、引导公众预期。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革与创新相对滞后。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而推行的稳健货币政策与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以防范风险为主的稳健型经营目标约束,势必产生宏观与微观

4、目标的非一致性,直接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作效率降低,在客观上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力大打折扣。另外,货币大量投放也加速了通胀压力。造成货币大量投放的原因是我国这些年国际收支盈余大、外资引进大,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扩张,再经过乘数作用,货币投放增大,从而加大了通胀压力。从货币供给看,我国的货币供给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2006年GDP规模与1997年相比增长1.4倍,M2增长了3.4倍,M2增长率是GDP曽长率的两倍多。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我国目前结售汇制度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每年的外汇储备增加仍将转变为基础货币投放。抑制货币信贷的

5、过快增长,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中,利率和汇率是非常重要的价格型工具,它们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具有独特而有效的作用。在货币政策的各种传导机制中,利率都是非常重要的传导环节。不管是货币渠道。信贷渠道,还是汇率渠道、资本市场渠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首先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由利率变动再影响贷款、汇率、股票价格,社会财富,因此引起投资变动,最终影响产出。提高利率一直被认为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剂“良药”。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多种利率政策手段来对付通货膨胀,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我们通常只注意到存贷款利率,实际上中央银行可以调整和调控的利率很多,既

6、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还包括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调整的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央行票据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可以调控的利率如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甚至贷款浮动幅度的改变,结息和计息方式的改变等也可能影响到利率水平。今年以来,央行已经5次加息,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已达到3.87%,一年期贷款达到7.29%,而13%勺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近10年来的历史高点。尽管如此,央行负责人仍然表示,央行将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能动摇。而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首先必须实行正利率政策,通过货币调控推高货币市场利率,以利于来缩紧货币供应的增长。在中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形之下,任何宏观

7、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该建立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之上。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我们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因此,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其中,几个重要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一)实现经济“软着陆”,防止“硬着陆”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措施要力争做到实现经济“软着陆”,防止经济“硬着陆”。所谓实现经济“软着陆”指的是在一定的治理期间内,在控制经济不可持续增长或畸形增长的同时,实现原有积极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贡献。在定义“软着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

8、意;任何一个或几个经济指标的好转都不能作为判断经济实现“软着陆”的依据,真正的依据应该是通过宏观治理使得经济重新回到整体良性发展的轨道。那些单纯依赖GDP曽长率、通货膨胀率或投资增长率指标来判断经济“软着陆”或“硬着陆”的做法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的伤害。(二)合理、适度运用行政手段我国的公有制体制和独特的企业治理结构决定了行政命令的必要性。当前全国性投资过度的根源来自地方,来自地方企业、地方政府和地方银行的利益同盟。在这场风暴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其背后是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上的GDP本位主义。地方企业与地方银行之间的互动是投资热的主体。企业在重化工业的投资充满着投机色彩一一如果产品价格维持在高位,投

9、资人将一夜致富;如果产品价格急跌,不还贷款就可以了。重化工业产品价格周期十分鲜明,多数产业价格十年一个轮回,两年赚钱、四年打平、四年亏钱。因此,那些不考虑资金使用成本和将来的偿债风险的企业和银行会千方百计投资项目,一些诸如信贷总量控制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本无法限制这类投资需求,结果是任凭过度投资引发经济畸形发展。(三)农业问题上的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当前CPI上升的压力主要是由粮食供给引起的(截至2004年5月份,国内的粮食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2%),宏观政策的调整应该是增加供给而不是控制需求。增加粮食供给主要要依靠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粮食生产补贴和降低种粮成本来实现;同时,信贷政策作必要

10、的配合,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大对粮食生产区的支持力度。从货币政策角度看,20032004年的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并没有调高城市信用合作社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款准备金率,此举等于间接为信用合作组织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2004年初,通过地区间调剂,人民银行对粮食主产区增加再贷款40亿元,支持春耕生产。3月份对农村信用社单独安排增加50亿元再贷款,专门用于支持13个粮食主产区资金不足的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截至3月末,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安排再贷款共计1288亿元,其中90%B于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截至2004年一季度,农业贷款增加1203亿元,同

11、比多增352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增加1158亿元,同比多增334亿元。这些措施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和资产状况,使之服务于“三农”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增强。(四)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在这一轮通货膨胀压力下,我国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值得深思。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其特征有三:第一,投入产出率低。“九五”时期,我国的ICOR(增量资本产出率,即每增加一元GDP需要的投资额)为2.8;2003年,我国的ICOR为3.8,高于发达国家1.5左右的水平;我国的投资率是42.9%,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和印度等国家的水平;我国将43%的国民收入用于投资来维持9%的GDP曽长率;而印度只用20%的国民收入作为投资,就能保持接近于中国的增长率。第二,能耗和物耗高。目前我国GDP总量不及世界的1/30,而每年消耗的钢、煤炭和水泥分别占世界的25%30%和50%我国单位产出能耗为0.49千克油当量/美元,分别比美国和日本高2.3倍和5。1倍。第三,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目前我国每增加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个单位GDP勺废水排放10倍。我国的经济迫切需要实现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