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46982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 网格化管理:城市社区资源整合新模式 李庆凤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 摘要。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新模式,这种独特的资源整合运行机制对城市社区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方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其创新之处,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试图解决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资源整合,城市管理,网格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社区资源的整合程度与社会公平的实现息息相关,并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正面临社会资源配置格局和机制的深刻转变,如何使城市社区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和

2、优化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暂新课题。所谓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是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城市基层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并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已成为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因此理应成为城市社区资源整合一个重要手段。 一、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的社区资源运行模式 网格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运用“单元网格”、“城市部件管理”等新的管理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管理中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人力资源、综合资源等在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一般而言

3、,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的社区资源运行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发现机制。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城市协管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等。从全国各地的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典型来看,城市协管员一般是由街道城管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从社会上招募进来的。他们隶属于街道,对街道负责。城市协管员的工作是发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直接上报给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还整合了环卫工人等资源,一定程度上使以前的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2、管理机制。主要由城管委员会或者叫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在实际的运用中,城市管理综合委员会不是重新设置的机构,而是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将城市的市政管理委员会改造成城市管理综合委

4、员会,负责将需要处理的信息传达给能够处理城市问题的各个部门。这种改造在理论上是符合资源整合的原则的,它充分的利用了原有的资源。另外,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主要负责协调日常各种事务的协调处理,运用信息平1作者简介:李庆凤(198),女,汉族,江苏新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台对各种城市事务进行立案存档,以及进行信息发布。 3、执行机制。主要是由城市管理委员会对解决城市问题的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和任务传递,指挥他们解决城市中出现的各个事件。事件解决后,将处理结果通过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反馈给社会公众和媒体。也就是说,在执行层次上仍然是由政府的各个城市管理的行政部门进行

5、处理。 二、网格化城市管理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网格化城市管理尽管为城市社区资源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手段,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1、新旧体制磨合,易导致管理资源浪费。由于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而且又创造了一套新的城市管理体制,新旧体制的摩擦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长远来看,如果这种资源整合不成功,将会导致传统城市管理体制和新的城市管理体制的矛盾,使事情更加复杂化,更加难以得到解决。而且随着这种新模式的运用和发展,由于组织的自身的不断强化,在市级和区级之间设立的城市管理综合委员会和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很有可能出现跟我国行政层级中区的出现历史相似的情况,

6、会变成市级和区级之间一个新的虚层级,这必然会造成管理资源的极大浪费。 2、城市管理委员会地位和职能需合理界定。城市管理委员会是这一系统运行的监督机构,隶属于市级或区级人民政府,这样的监督机构有可能面临着不能独立的困境。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是什么,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确定。从实际的运行机制来看,事实上,这个指挥中心是高于城管、市政等各个部门的,城管、市政等各个部门接受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指挥,出现了双重领导的现象。于是城市管理委员会将会面对多重文件与多头职能部门的问题。这样也会影响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3、协管员身份和性质不明确,易产生人力资源浪费情况。监督人员是直接对街道城管部门负责的,由于

7、城市管理委员会本身就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所以,这些协管员的身份不能得到肯定,他们到底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性质,还是属于雇佣关系,得不到肯定的答案。在传统的体制下,我们已经存在着许多人员,我国的公务员人员已经严重膨胀,很多机构都出现了许多人员闲置现象. 4、城市管理资源分散,职能交叉,城市管理顽疾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管理职能相近的部门之间管理边界的确定缺乏权威,如房屋建造时退道路红线部分的路面、绿化及下水道等各类管线的权属及管理归口问题存在分歧,管理标准和要求不一致。城市管理处置力量各自为政。社区事务繁杂,各方面工作都要进社区,既各自为政,又重复浪费,资源整合不够,条块结合不够,属地

8、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三、网格化城市管理下资源整合优化方式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应改善目前的这种资源整合的状况,将现有的资源更好的整合起 来,改善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应重新设计一种新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以期能够更好的整合社区资源,改善资源整合不足的状况。 1、完善现有组织体制,强化权威性,统筹协调各职能管理部门。要彻底解决管理资源整合难的问题,必须整合政府管理职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派遣中心,对城市管理资源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建立“两轴”管理体制是整合政府职能,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职能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到位现象的必然要求,应出台相应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文件,明确指挥、监督中心的职责,

9、从城市管理流程、部件和事件的处置上强化两个中心的职能和权威性。 2、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来说,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整合社区工作资源,强化综合管理,不断夯实“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社区工作机制。有必要研究和深化“分片包干”责任制,按照社区网格化的要求,实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社区工作者,每天到达工作岗位后,在不影响专职(线上)工作的情况下,至少要到自己所负责的“责任网格”(面上)巡查一次;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网格内的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强化“社工”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矛盾和

10、困难。 3、加强城市管理巡视队伍的整合。城市管理力量分散是制约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一是整合城市管理专业部门的处置力量,建议由区监督中心与各专业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加强对网格化巡视员的培训,适当改善其待遇,力争将全区域的巡视任务承担下来,尽量减少专业管理部门的巡视任务。二是整合城市管理专业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的处置力量。建议由指挥中心协调各专业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将其全面整合在一起,形成条块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对全区的城市管理负责。 4、强化网格化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从三个方面加强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市、区、街道三级信息平台建设要明确重点,合理分工、规划设计促

11、进三级层面信息共享;网格化信息平台与各专业部门平台要互连互通。两者要在功能配置、信息流转方面设置相应接口,确保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强共享数据库的规划。规划建立可充分反映城市管理基本特性的、统一的、及时的、可共享的城市管理数据库。 5、建立资源共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资源共享机制长效化。首先要理清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网格化管理的资源共享成本收益。即职能部门采取单独管理和资源共享管理两种做法的成本和收益,并以此建立科学的财政预算补偿机制,对资源共享行为进行激励。其次要在绩效评估体系和控制机制中纳入资源共享的评价指标。如设立资源共享程度指标、业务协同指标,对跨部门

12、资源共享的业务增加评分权重等。 6、引入服务外包与政府购买服务策略。通过服务外包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资源与成本的问题,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建议根据需要购买如下服务项目:市政设施养护、污水处理、路灯设施维护、环卫清扫保洁、水资源监测、X县区绿化养护等。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减轻了财政负担,提高了政府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而且还能通过财政资金的引 导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和建设。 总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有利于加强城市社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必然会逐渐成为我国城市

13、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平.解读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j城乡建设,20, 10. 2、吴凯,李治国.城市管理的一次创新-解读上海XX县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经济日报,02X-06. 3、汪蔚.数字北京找到自己的模式n.中国计算机报,20X-05-08. 4、陈平.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中国科学院院刊,202X, 3 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研究报告j中共 行政管理,202X(2) 6、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2版 7、劳炯基部性理论与城市管理研究j开放时代,1997年第期 8、X省县区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管

14、理信息系统指挥处置工作手册,202X年9月 9、踪家峰、工志峰、郭鸿慰论城市治理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X 年第2期 、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年1月 版 11、踪家峰、郝寿义、黄楠城市治理分析j河北学刊,202年第1期 12、张大唯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以X市XX县区为例j改革 与发展,202X年月 rimaagmn:newmaementapproachf rancommnitsreourcesintgatio liingfeng teaminitratidepartetonngunvityoiformain,sieceechnolo, nanjig,1044 astract:urbngridmanagementiswmedandmdeformodernurban mangement.thewpttrngridcitymanaeearrisncertinonformityttherbcomuntysesouces;.ithisarticle,thoueanaysiofitspertionacansmtexitnceqestins,proposesnevewinsndattempttosolvethexistenceproblems.kywor:resourcintetio;u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