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469018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 马庄中心小学 吴春霞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如果没有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创造,就不会有成功的素质教育。由叶澜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从真、善、美的角度对教师角色形象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了全新的诠释,它从新型教师角色的定位构成的整体分析入手,进而对教师德性、教师审美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论述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培养新型教师的重要实践性问题,它是研究新世纪教师角色的时代含义及教师发展问题力作。 本书中,作者指出了教师发展研究的三个重要转向,即对于教师职业由强调其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对于教师发展由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对于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转

2、向关注过程。对教师如何实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本书的特点在于把教师如何“育己”作为著作的重点加以阐述,把教师职业提高到具有对学校教育质量、教师生命质量决定性意义的高度来认识。它将教师职业存在状态分为三种,即以此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状态(“生存型”教师)、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状态(“享受型”教师)、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状态(“发展型”教师)。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因而“发展型”教师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我们教师应该在不断地自我更新中发展和完善自己。 一、让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

3、 教师的发展=经验+反思。我们越来越提倡教师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思,不反思会让教师处于“习惯”状态。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并使这种思考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经常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活动以及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回顾、重建和重现,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能用事实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解释,或者坚持每天写点工作日记,就个人参与学生成长活动当中的所见所想、及一些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尝试做些观察研究。这些反思,不仅是优质教学、理论批判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我们在进行社会比较时,平衡自己的心态,激发“热爱学生”这份深厚的教育情感,坚定个人的专业信 念,也是十分必要的。

4、 二、为成为创造型的教师努力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任务就落在教育者身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作为创造型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创造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创造性的教学并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当成自己最起码的职责。其次,要树立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的信念,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孩子的创造能力都能够自由发展,并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创造性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第三,要树立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信念,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愉快、向上的有利于创造的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孩子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最后,要树立创造力必须培养的信念,并在自己的实际

5、教学工作中把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为孩子提供各种能亲自操作、探索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示,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我将以此书为鞭策,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这是我在工作中所感悟到的。 新世纪,新教育需要有新型的教师,同样也蕴育出新一代的教师。谁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谁就会把握职业生活中发展的主动权,谁就会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和享受到教师这

6、一特殊职业内含的欢乐和尊严。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为了不断地提升自我,我会经常阅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最近我就看了一本由叶澜老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感受颇多。 此书从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的角度,对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作了时代的诠释。这是一本与未来探讨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全书由导论、教师道德论、教师审美论、教师发展论和结语五部分构成。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如何“育己”这一通常被人忽视,然而却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上。书中始终坚持一条主线,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

7、,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四章。教师之“魅”在何处。工作着是美丽的。在这一章节中,叶澜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魅”之所在。 文中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程度的不同而经历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划分,将教师的职业存在状态也分为三种;即以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型”、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型”。 文中说道“生存型”的教师是无奈的苦捱。那些仅以生存为目的状态下的

8、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此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事实上,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他们的所爱和首选,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以这样的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对教师职业如下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表现。即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或是把教师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或将教师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叶澜先生说道: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毫无思想、毫无创造性的“教书匠”;他不是以学校主人的身份出现在校园里,也不是以学生朋友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中,更像一个以一种短期的姿态在学校工作的“临时工”。像这样的教师,我们的队伍里也存在不少。他们主要是从生计出发,站在功利

9、的角度,以被动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是出于无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不仅别人而且他自己都不可能从职业中得到美的享受,更何谈从工作中体会到幸福呢。 对于“享受型”的教师,他们认为吃苦也是享受 处在享受状态下的教师,他们会让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并不否认作为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是,他们不安于此,不愿意在浑浑噩噩中枉度一生,而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因而,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得到的每一项荣誉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为自豪的家珍。带着这样的心态从

10、事教师职业,他们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这些教师已经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了自己的全部生命,并把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他们是从兴趣出发,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因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第三类是“发展型”的教师,他们会创造幸福 在发展状态下,这些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不是把这一职业当成满足物质需要的功利手段,也不仅仅把这一职业看成是给予和付出之后的心灵满足。他们相信,教师职业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

11、高目标,并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他们会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会以终生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会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主要从自身和社会需要出发,站在超功利的角度,以完善自我、为社会作贡献的立场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们从事这一职业是为了过一份有意义的人生,因而感到崇高而有价值。这样的教师是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人格塑造人格。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经师”,更是“人师”。 在看这本书时,感觉就像是在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在六年前,我浑浑噩噩被送到了“第一师范

12、”学习怎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毕业后,我又迷迷糊糊地踏进了教师这一职业。当时我是抱着“生存型”教师的态度进入这个职业的。我最开始进入的是诺贝尔教育集团,原因是那里管吃管住,在开学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是进行员工集体培训。虽然在诺贝尔人口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这个集团里没有一个人是抱着“生存型”的态度在工作的,因此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他们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身上 1的闪光点,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还会将自己的奉献都当作一种幸福在享受。他们时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要认真工作,不断地充实自己。 慢慢地我在工作中已经体验到了

13、教师职业的幸福。 当我走上讲台,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望着我,盼望我传授新知时,我会意识到自己握着人类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和世界的明天;会因为自己肩负这崇高而伟大的使命而幸福。当我站在讲台上,在课堂中传授孩子们知识,孩子们从我这获得新知时与我的会意一笑;会让我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是我从未体味过的幸福。当我走下讲台,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收获知识时的满意笑容;我会从由心底产生一种幸福感。 现在我想我还处在“享受型”教师阶段,因为我已学会就怎样去“享受”了。在我的身边,有一些教师正在潜心研究锐意教改使自己的教学更具特色更富魅力,他们已从教师职业中得到了智慧的滋养。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学生不

14、只是需要信息,而且是需要有意义的信息;不只是需要知识,而且是需要令人信服,能激起信念的知识。他们需要这些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和生活的价值。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以顺应时代的需要,更顺应学生、家长的需要。 最后,我想用于漪先生的一段话来表达我内心的激情。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为了我们辉煌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了我们可爱的学生,“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开出慰藉心底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我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教师这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因为“给”永远比“拿”来得愉快。 感受教师职业美,重塑教师职业观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这本书

15、是由叶澜主编的,这本书从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的角度,对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作了时代的诠释。 这本书研究的重点不是放在“育人”这一通常被人关注的问题上,而是放在教师如何“育己”这一通常被人忽视的问题上。因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书中谈到三种类型的教师。“生存型”教师,他们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把教师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把教师职业看成是寻找“更好”职业的跳板,我想我绝对不是这一种类型。“享受型”教师,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

16、乐,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我想我正在朝这一方面努力,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可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付出,不注重学习吸收,提高自身素养,你能永远“给”下去吗。于是我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发展型”教师身上。我也像书中一样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是否对自己的教育活动经常进行反思和研究。 就目前学校教师的分布而言,大体都是以学科教师的身份出现在教育活动之中。有语文、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等一系列学科。学科教学蕴含着真、善、美。“真”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符合科学性的要求,再者,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现知识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统一。“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