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46881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市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水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B. 利用水能发电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要尽可能多的修建水力发电站C. 水力发电是将水的内能转化为电能D. 水能比电能更方便输送和转化【答案】A【解析】水能可以很快再生,属于可再生能源,A正确;建造水电站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要慎重建造,B错误;水力发电是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水能远不如电能方便输送和转化,所以要把水能转变成电能,D错误。故选A.点睛: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判断出每个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又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从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的角度即可解答。2. 关

2、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B. 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C. 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所有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A错误;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B错误;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声音的产生,C正确;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声现象。(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3)噪音的防治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3、,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3. 下列几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路灯下的“人影”B. 大桥在水中的“倒影”C. 海面上的“海市蜃楼”D. 雨后的“彩虹”【答案】B【解析】路灯下的人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B正确;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错误;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光现象的判断。(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

4、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B. 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C. 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 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答案】C【解析】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A正确;洒水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来吸热降温,B正确;白霜、雾凇的出现,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所致,C错误、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1)

5、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固,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放出热量。5.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 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 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答案】A【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无关,A错误;物体与在镜中所成的像与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蜡烛靠近玻璃板的时候,像也会靠近

6、玻璃板,B正确;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C正确;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所以用光屏可以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1)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多次测量,能得到普遍的规律;(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6. 某同学家的电灯均正常工作,当他把“220V 16W”的台灯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室内电灯全部熄灭.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插座处短路 B. 台灯灯头处短路C. 插座处断路

7、 D. 台灯灯头处断路【答案】B【解析】如果是断路,则只会影响到台灯,不会影响到其他灯,故C、D错误;如果是插座处短路,则不用等到闭合开关就会导致保险丝烧断室内点灯全部熄灭,所以A错误;灯头处短路符合题中所述情景,闭合开关之后,保险丝被烧断,室内点灯全部熄灭,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家庭电路故障问题。室内电灯全部熄灭,表明干路上的保险丝被熔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的而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由生活常识可知,台灯的功率一般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台灯的功率过大;由台灯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知,是台灯灯座的两个接头短

8、路了。7. 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装置中, 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工作的。A项、B项都是电流的磁效应,C项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D项是电磁感应实验,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电磁学实验。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8. xx年10月28日,荆州国际马拉松赛激情开跑. 这是荆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国际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态、人文、健康、创新、开放的荆州.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某选手冲线后没有立即

9、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 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C. 奔跑中的运动员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是以大地为参照物D. 某选手跑前1km用时5min,最后100m用时20s,该选手跑最后100m平均速度大【答案】D【解析】选手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A错误;运动鞋的地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而不是压力,B错误;奔跑中的选手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C错误;v13.3m/s,v15m/s,所以该选手最后100m平均速度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力与运动,1. 惯性不是力;2. 鞋底面刻有

10、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3. 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是以自己为参照物;4.根据v计算速度,比较大小。9. 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D均错误;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

11、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析。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据此分析答题。10. 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接入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S,各表均有一定示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U1、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示数变大,V2示数不变B. V1示数变大,U1U2C. V2示数变小,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D. V2示数变小,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12、【答案】D【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V2的示数变小,R1 与R2串联,V1、V2示数之和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V1的示数变大,且U1U2,A、B两项都错误;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为R2阻值,不变,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开关闭合后,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应用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答题。11.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12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0标有“

13、100 1A”字样,灯泡L标有“6V 6W”字样(灯丝电阻不随温度而变化),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 为了确保测量准确,要求电表的示数不小于其最大测量值的1/3,要使测量准确并确保电路安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是0.24WB. 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12C. 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是0.11A0.6AD. 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范围是1448【答案】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电功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1)根据P计算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由PUI计算灯泡正常发光电路,即电流中最大电流;由题要求电表所测值不小于其量程的,可得电路

14、中的最小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计算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根据PI2R可计算灯泡的最小功率。12.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0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 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75NB. F的大小为530NC. F做功

15、的功率为42wD. B的重力为500N【答案】B【解析】设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则有2f50N550N,所以f250N,A错误;对于物体B,有3fGBG滑,即250N3GB50N,所以GB700N,D错误;加挂物体C后,有3(Ff)GBGCG滑,即3(F250N)700N90N50N,解得F530N,B正确;物体B上升的速度为5cm/s,则拉力F端移动的速度v35cm/s0.15m/s,F的功率PFv530N0.15m/s79.5W,C错误。故选B。点睛:先对弹簧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受到竖直向下的力的合力,即两条绳子向下的拉力和一个定滑轮的重力;然后对与B相连的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即该滑轮受到竖直向下自身的重力和B的拉力的作用,受到竖直向上三条绳子的拉力,从而求出B的重力;然后根据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功率公式即可求出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功率的大小。二、填空题13. 据报道,荆州机场已在沙市区岑河镇动工,机场的建成将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飞机升空过程中,机翼_方(选填“上”或“下”)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