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465388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献综述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献综述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献综述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文献综述1.3.1国外相关研究(1)教师的压力源心理学家马特贾维斯在总结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压力源分为3类1:教学工作本身的因素(如:工作量、工作时间、角色负荷、教学秩序等);对压力的认知不足(相关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等);系统因素(如,缺乏社会支持、对改革的认识、领导方式等)。可见,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与教师自身特点有关的压力源(包括教师的认知方式、角色意识、自我期望、专业能力等),它们对教师压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乔治亚州大学的伊莱恩亚当斯(ElaineAdams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角色准备、工作满意度、生活满

2、意度、疾病症状、控制能力和自尊六个内部特征与职业教师压力关系的研究,发现疾病症状、自尊和角色准备是与压力相关的最重要的内部特征。外因是与教师压力有关的包括社会、学校和教学工作本身在内的人、事、物等各种因素。澳大利亚的波依尔和伯格(BoyleGJ&BorgMG等人对马耳他群岛和戈佐岛的710名全职小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在20项压力中提出了4项因素:学生的过失行为、时间和财政的困难、未受到必要的尊重、各种不良的人际关系;加拿大的林德等人研究纽芬兰高中教师主要的压力源有:消极的工作环境、工作超负荷、学生的不良行为、缺乏行政支持。(2)教师心理压力调适策略马特贾维斯提出了四项策略:利用电脑进行应对压力

3、的训练(CBT-basedinteventions);提高社会支持;减少工作量;教育政策。佐伊安和丹尼斯(ZoeAnnBrown&Denise)提出了四种策略,即认识和了解压力、进行身体锻炼、适应环境和控制情绪,并明确提出了每种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比较典型的是莉莎拉吉尔和西瑞布(LizaNagelandSheriBrown)提出的“ABC解压策略”,将缓解教师压力的过程依次分为A、BC三步:“A即Acknowledge,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担任教师这一角色会加大已有的压力。“B”即BehaviorModification,指教师可运用行为调整策略,帮助自己达到心理平衡。具体的行为调整策略包

4、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认知重构。“C”即Communication,指与学生、同事、领导进行口头上和身体上的语言交流。科克伯恩在教师自身意识到应对职业压力的35种策略的实施调查中发现,其中被教师认为最有效的应对策略依次是:确保自己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进行更充分的课程准备;在压力情境中发现其幽默的一面;放弃进行不下去的事情;优先解决当前的最大压力事件。总之,国外的研究表明教师压力源主要由内外因素组成。压力的应对策略方面,国外的研究者强调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合力,才能达到“1+1+13”的效果。国外研究者也总结出一些她们认为较为有效的策略。然而国外的研究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

5、研究对象上,已有研究侧重于对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的压力研究。因此,对于幼儿园新手教师心理压力源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外在压力源的研究,内在压力源虽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成就动机、人格特征、角色、自尊以及教师的自我解压策略等方面有所涉及,但专项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对教师压力源,特别是内在压力源的进一步研究也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同时,国外的研究虽有直接与间接调适等,但对压力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没有相应的调适策略,这也将是今后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3.2国内相关研究(1)教师心理压力源基里亚克曾列举51项教师压力来源,陈德云总结了六种重要因素1:学生无纪律、工作环

6、境差、时间的紧迫感、社会地位低、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同事间冲突。霍燕、黄延林指出“教师内心负荷过重是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本诱因;教师生存的外围环境是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追求使压力永远横亘在心头;教学任务繁重工作超负荷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末位淘汰制使教师精神持续紧张。”1饶淑园则认为“教师职业压力的形成一方面是外在的客观紧张刺激引起,另一方面是内部的主观感受。影响教师职业压力的心理因素:需要和动机、认知方式、人格特征、能力素质、自我期望、经验、心理准备状态等。影响教师职业压力的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系统。”宋宙红、邓远平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所致:第一,

7、数年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各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和评估,使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增大;第二,超负荷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竞赛评比等使教师产生心理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第三,社会、家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教师带来种种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压力,使教师心情烦躁和焦虑;第四,提高学历层次、更新知识结构以及职称评聘和晋升等因素,带给教师很多压力,造成其精神紧张;第五,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使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出现神经症状。”对于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李艳丽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因素:A.素

8、质教育及教育改革的实施;B.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高期望;C.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偏低;D.教师职业角色的多重性和角色冲突。 学校因素:A.学校的管理方式;B.教育对象的复杂性;C.教师职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D.工作负担过重。 自身因素:A.教师价值观的多元化;B.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过高;C.教师的人格因素;D.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足。马凤芹的研究表明从心理压力的来源看,新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有:工作压力;家长压力;经济压力;同行压力。(2)心理压力对人的影响邓庆民认为,有人说“心理压力是魔鬼与天使的混合体”。一方面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引起身心的疾病;另一方面在心理压力之下,我们能够保持较好的觉醒状态,

9、使智力活动处于较高的水平。适度的身心紧张状态,对有机体适应环境、应对问题是有利的。但是,如果紧张反应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机体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导致心理生理功能的紊乱而致病。(3)教师心理压力调适策略陆学军、张洁慧、黄杰、何立婴提出:第一,尊重和信任是减轻心理压力的减压阀;第二,科学评价是减轻心理压力的调节器;第三,管理决策的公开透明是将压力转为动力的催化剂。从自身角度出发能采用以下方法:旅游摆脱烦恼法;召开烦闷发泄会;申请培训过渡法;积极主动适应环境;用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高业务能力是减轻压力的最根本方法。王承信提出九种方法:认知调节;注意力转移法;自我发泄法:倾诉发泄

10、、书写发泄、运动发泄、哭泣发泄;言语暗示法;自我安慰法;幽默解脱法;替代补偿法;避免心理错觉法;睡眠及饮食调节法。刘维良、钟祖荣的研究指出“减轻教师压力的对策:管理者应当为教师减压,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为教师多提供休息、放松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调整心态;合理认知事件,保持积极心态,有时,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辩证地分析事件的利弊,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优化问题解决策略,提高自我效能感,会管理时间,做到张弛相辅。”杨岳指出:“1.重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社会形象;2.社会应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舆论氛围;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在职业活动中树立生命成长意识

11、;4.改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切实解决教师的医疗、职称、住房等实际问题,努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5.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教师经济收入的提高关键是钱;6.学校领导应该了解每个教师的需求,包括兴趣、情感信念、世界观等的状况,并力图通过多种形式,借用客观的积极因素,坚持知人善任、各得其所、发挥所长;7.学校应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软环境是指学校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要切切实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硬环境是指学校要拿出必要的资金,购置健身娱乐设备、器材,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提高教师生活质量;8.改善领导作风,维护教师的威信学校领导应当竭力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9.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10.教师国内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部分:教师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调适策略、心理压力影响的双面性等。教师的心理压力源总体可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类。从一般到特殊,根据教师的心理压力进一步研究幼儿园教师群体。已有研究还较少有专门针对幼儿园新手教师的心理压力源及调适策略的指导。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将根据幼儿园新手教师的特点,分析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一些适合并且可行的调适策略,以促进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