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46427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一,20年农业形势分析今年以来,全市各地瞄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中央各项”三农”政策,战胜了特大洪涝灾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一)农业经济运行情况1,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态势免税和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但4月份的大风暴雨强降温,5月份长时间的阴雨寡照,7月份的特大洪涝灾害,9月份的寒露风以及下半年频发的病虫害,均对粮食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各级党委和政

2、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及时应对,措施有力,确保了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加。预计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13。58万亩,比上年增加4。7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为704。71万亩,比去年增加6。21万亩(早稻315。14万亩,比上年增加3。34万亩;中稻,一季晚稻42。27万亩,比上年增加2。58万亩;双季晚稻347。3万亩,比上年增加0。29万亩);旱粮108。87万亩,比上年减少1。51万亩。二是粮食总产因灾略有减产。预计全年粮食总产为326。28万吨,比上年减少9。35万吨,其中早稻总产为121。5万吨,比上年下降7。15万吨,亩产为385公斤,亩产比上年下降27公斤

3、;中稻,一季晚稻产量为20。69万吨,比上年增加1。17万吨,亩产490公斤,亩减2。3公斤;晚稻产量为158。71万吨,比上年减少3。42万吨,亩产457公斤,亩减10公斤;旱粮产量为26。53万吨,比上年减少0。05万吨。2,经济作物播面继续扩大,油菜,烤烟等经济作物出现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的态势预计全市一年生经济作播种面积为401。52万亩,比上年增加12。68万亩。其中:棉花18万亩,比上年增加0。33万亩,产量1。7万吨,比上年增加0。09万吨。因籽棉价格比上年有所下降,预计棉花产值不会有明显增加。油菜籽161。87万亩,比上年增加7。05万亩,产量14。47万吨,比上年增加0。37万

4、吨。因菜籽价格比上年略有上涨,加上面积和总产的增加,油菜籽产值比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花生21。48万亩,比上年增加0。21万亩,产量4。28万吨,比上年增加0。万吨。烤烟16。58万亩,比上年增加2。15万亩,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加0。13万吨,因售价和总产的增加,预计烤烟的产值增加。蔬菜151。17万亩,比上年增加3。66万亩,产量249。54万吨,比上年减少24。99万吨。瓜果23。3万亩,比上年减少0。37万亩,产量41。7万吨,比上年减少1。88万吨。大宗多年生经济作物中柑桔预计产量为6。7万吨,比上年增加0。3万吨,因柑桔市场价有所提高,产值将有所上升。3,农民收入继续增长1-

5、9月份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54元,比上年增加380元,增长14。23%,在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1302元,比上年增加171元,增长15。13%;家庭经营性收入1559元,比上年增加180元,增长13。05%;转移性收入177元,增长15。86%;财产性收入16。34元。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二)工作措施1,深入贯彻1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两补政策”中央1号文件是指导2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农民增收的动力所在。为使这一潜在的动力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贯彻传达中央1号文件精神,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市级农业部门围

6、绕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并多次组织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学习传达1号文件,局长,党委书记单文周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解读中央1号文件”,在弄懂吃透1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派出四个督查组深入全市各地指导宣传。雁峰等地落实1号文件精神做到”四入户”:一是宣传进农户。财政拨出专款将1号文件及其他惠农政策编印2万多份,免费发放到全区27个行政村的每家每户。二是温暖进农户。去冬今春该区抽调数十名干部慰问走访困难群众,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心中。三是资金进农户。针对部分农户春耕备耕缺资金,政府设法与金融部门联系,落实小额支农贷款。四是农技服务进农户。组成农技服务小分队,下到屋场,猪

7、场,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指导和培训。与此同时,各地农业,统计,财政等部门及时对20年”两补”面积进行调查,统计,核实,让农民及时了解补贴信息,领到补贴资金,不误农时开展生产。2,积极创办示范样板,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充分挖掘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对20年的主推技术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筛选,共筛选出优质生态稻米产业开发综合配套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农作物轻简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等十大农业实用新技术。围绕推广这些新技术,市县农业部门积极创办了一批示范样板,并采取多条途径加强了新技术的推广。衡阳市农业局在衡南县谭子山镇,泉湖镇创办杂交棉制种示范基点,落实示范面积8

8、00多亩,实行订单生产,全程服务,为杂交棉制种农户举办技术专题讲座5次,发送技术资料5000份,培训农户累计达2450人次。棉花实际收获面积760亩,亩产105公斤(因灾比上年减少15公斤),与种植水稻相比,每亩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多元。在衡南县车江镇的丰富,白水,友谊,神龙等4个村推广无盘旱育抛秧,示范面积0。3万亩,亩可增加产量10%以上,亩节本增效146元,可为农民创收43。8万元;在西渡镇九联村,车江镇丰富村实施水稻撒播技术0。1万亩,亩产增加10%,每亩节本增效3元,可为农民创收30。6万元。衡阳市农业局与耒阳市农业局一道在耒阳市公平镇创办1000亩超级稻示范片,采取统一规划,统

9、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病虫防治”四统一”办法,示范推广水稻新品种。耒阳市抓住被列为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试点县的机遇,积极抓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34个乡镇650个村实施测土配方。今年以来,根据测土化验结果,设计了84个施肥配方,按户印制了19万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每个配方施肥建议卡都设计三个可以选择的方案),出动2000余名乡村干部,抢在农民购买化肥之前,将建议卡送到19万户农民手中,并在哲桥,大市,马水,仁义分别建立了四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和千亩核心示范片,300个测土配方施肥典型示范户,给全市农民提供学习榜样。示范的星星之火,促进了全市农业新技术推广

10、的燎原之势。据统计,全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50万亩,水稻轻简栽培综合技术7。02万亩。3,改进服务方式,狠抓信息入户瞄准市场组织生产,增加生产的有效性,围绕农民的需要开展服务,提供服务的针对性。一是搭建短信平台。为方便快捷地给农民传送致富信息和技术信息,衡阳市农业局,衡东县农业局,耒阳市农业局都搭起了服务农民的短信平台。衡阳市农业局搭建的”农业致富信息”短信平台从2005年11月18日正式运作以来,已组织编发”致富短信息”450余条,短信用户已发展到35000多户。二是拓宽信息服务领域。衡阳市农业局针对不同的农时生产环节及时组织编写衡阳农业信息,上传转载各类文章,信息200余篇,为领导决策当

11、参谋,为农民致富牵线搭桥。三是收集销售信息,发展订单农业。市级农业部门通过跑广东,跑龙头企业,帮助农民收集销售信息,落实订单。在各级农业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全市订单农业发展较好。全市共落实各类农业订单510万亩,比上年增加129万亩,增加33。9%。其中早稻145。68万亩,油料122。22万亩,烤烟16。42万亩。如常宁市与常德卷烟厂,长沙卷烟厂等单位签订了3万亩烤烟收购合同,该市塔山农贸有限公司与省茶叶总公司签订了100吨茶叶收购合同。耒阳市绿海粮油在遥田镇新发展高档优质稻订单生产面积2400亩。祁东县落实订单面积1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6。3%;祁东县金泰米业有限公司在风石堰,白地市,灵

12、官,过水坪,马杜桥,太和堂等乡镇的无公害优质稻订单面积7。2万亩;祁东县果脯饮料厂在粮市,河洲,归阳,过水坪等乡镇的无公害藠头订单面积1。5万亩;祁东县吉祥食品有限公司在马杜桥,黄土铺,官家嘴,步云桥,凤歧坪等乡镇的无公害红薯订单面积3万亩。衡东县金虎粮油公司,神农种业等企业与农户落实优质稻订单5万亩。四是搞好病虫情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关注病虫发生新动向,编写病虫情报,指导农民群众搞好病虫防治工作。4,积极投身抗灾救灾,确保农民不减收今年以来,我市发生了多起自然灾害,特别是7月15日以来,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后的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加之上游的东江水库,欧阳海水库,双牌水库最大流量的泄洪

13、,造成了耒阳,衡南,衡东,常宁,衡山,珠晖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农业生产损失惨重,全市284万亩农作物受灾,上百万亩农作物绝收。在特大洪涝灾害面前,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围绕抗灾,救灾,减灾打总体战。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灾害损失发展生产补,一产业损失二三产业补,上半年损失下半年补”的生产自救方针,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主动,尽责开展工作,为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灾情发生后,市级农业部门迅速行动,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及时部署防洪抢险生产自救工作。局长,党委书记单文周在第一时间赶到耒阳参与抗洪抢险,率先创办改种样板。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围绕澄清受灾底子,组

14、织生产自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抓信息。衡阳市农业局在7月17日组织三个小分队分别下到受灾严重的耒阳,衡南,衡东,常宁,衡山等地指导救灾,实地调查受灾情况,核实受灾面积,收集受灾信息。农业信息机构做到二天一收集,三天一上报,为指导全市改补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数据。二抓种源。衡阳市农业局先后联系了隆平,亚华,德农,神农大丰等大型种业公司以及宁乡县原种场,益阳市农科所和长沙沙河种业有限公司,共联系”倒种春”种子湘早籼17,21,24号近200万斤。耒阳市财政拿出148万元用于购买种子,免费发放到受灾的农民手中;常宁市农业局组织种子公司,蔬菜办,粮油站,经作站,植保站等单位从外地紧急调运早

15、稻常规稻种子35万公斤,杂交稻种子2。5万公斤,经济作物种子0。8万公斤及强氯精76万包,赶在7月26日前送到各受灾乡镇农户手中,确保补种的水稻种子及时下泥;对于缺秧少苗的晚稻田,通过调剂未受灾地区的晚稻秧苗,补插晚稻2。45万亩。据统计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共组织调运各类农作物种子229。48万斤,发放种子208。01万斤。三抓技术指导。为不误农时,各级农业部门及时加强了对改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千方百计减少灾民的损失。7月17日,衡阳市农业局以明传电报的形式对各县市区农业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抗洪救灾恢复生产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适时抢收早稻,加强中稻和经济作物管理,确保农作物播种面积,并在衡阳日报,

16、衡阳晚报,衡阳新闻网等媒体向全市人民进行公告。紧接着制定下发了衡阳市农业局关于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意见,对”倒种春”,秋荞,秋大豆,秋黄瓜等十二类作物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指导全市灾后补改种工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技术资料。耒阳市农业局在7月19日的抗洪救灾动员大会上下发耒阳市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方案1000余份,并把技术方案张贴到村到组。据统计,洪灾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技术干部上门指导灾民改补种16565人次,举办培训班244期次,培训36019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6。86万份。四抓示范样板。省农业厅,衡阳市农业局,衡南县农业局三级农业部门在衡南县原种场莲花村创办改补种样板,该村750亩一季稻全部被淹,通过三级农业部门的工作,调剂秧苗莳插晚稻150亩,补种”倒种春”50亩,直播80亩,落实改种秋玉米,秋大豆,秋菜50亩,市县农业部门还为其送去2万斤大米,1万斤蔬菜,组织0。5万斤种子。衡阳市农业局,衡阳市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