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46174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1.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 作,应用流行病学的群体观和定量化的观点,不断创新临床研究方法学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从而不断地 创新研究并提供新成果供临床应用。(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源于医院的个体病例为基础,并扩 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或者是从某一疾病患者的整群中去随机抽样以获得具有群体代表性的研究对象。(3) 临床流行病学的精华还在于强调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强化科研设计,排除各种偏倚、 混杂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 简述选题、立题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1)、需要性,选择

2、疾病负担重大的疾病进行研究;(2)、 科学性,研究问题要明确具体,选择足够的研究对象,抉择合理的研究设计方案,干预措施和诊断方法要 安全、有效。(3)、创新性,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有自主创新性,有新的见解和特色。(4)、可行性, 具备一定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有执行研究课题的配套人才,研究对象能接受与依从。(5)效能和公正性, 有限的资源应投入到最大多数需要解决的健康和有效防治疾病的研究项目中。3. 简述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 1.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包括(1)、分解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 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3)、选择检索途径,制定检索策略;(4)、检索并获取原始文献;(5)、

3、文献检索过程与结果的严格评价等。4. 为什么要评价临床研究证据?证据来源复杂,证据质量良莠不齐,研究证据必须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5. 进行文献综述的目的?四个方面: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反映学科新动态、继续教育的需要、临床医 疗和管理决策的需要。6.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什么?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除了干预措施(处理因素)的作 用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研究对象的临床结局。如不能预知的结局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向 均数回归现象及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等。因此,在临床研究中设立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非处理因素的 干扰,鉴别试验性与非试验性效应,减少或消除实验误差,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7

4、. 简述个体随机抽样的主要方法。个体随机抽样主要方法有:入选个体的随机抽样法,当合格对象多, 而需要的样本量又有限时,可以从合格的研究对象中做个体随机抽样。通常用随机数字表等做单纯随机抽 样。入选病例的随机抽样法,在回顾性研究中,常利用医院病历或病例登记册选择病例,如所研究病种 的病例数量较多,而需求的样本量又有限时,也可采用单纯随机或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所需的 样本数。分层随机抽样法,如在样本量不大的研究课题中,组间疾病分型、病情不同可影响研究结果, 为了保证组间的可比性,可按病情轻、中、重进行分层后,再随机抽样。另外,在多个医院协作研究中, 由于医院级别不同,收治病人的病情与病程可

5、能参差不齐,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能反映该种疾病的临床特 征和全貌,也可按上述特征分层后再随机抽取样本。8.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缺点有哪些?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有(1)组间可比性好:随机分配研究对象, 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将研究对象按影响结果的某些重要因素进行先分层后再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对照 组,使组间的基线状况的保持相对一致,增加可比性。(2)防止选择性偏倚好:采用随机分配和分配方案 的完善隐藏,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可以较好地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即使存在不为人知的偏倚或混杂 因素,也可能维持组间的相对平衡。(3)研究对象的诊断确切:对被研究的对象,采用严格、一致的诊断、 纳入和排除标准,有利于

6、读者验证研究结果和确定研究结果的推广应用价值。(4)盲法衡量和分析结果, 结果更真实、可靠:随机对照试验中,如果能够采用盲法衡量研究结果,则可避免研究人员和患者所导致 的测量性偏倚对结果的影响,增加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5)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 靠资源。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包括(1)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费时,人力与财力支付较大。(2)随机对照试 验常常有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使入选的研究对象具有良好的同质性,但也导致其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 外在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局限。(3)安慰剂不恰当的应用、对照组措施选择不当,或让受试对象暴露于某 种有害致病危险因素,则会违背医德的原则。9. 简

7、述偏倚的概念:由系统误差所致的错误称为偏倚,它是人为造成的误差,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防 止、控制或消除。因为偏倚可以产生于研究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从研究设计到实施,以及最后的资料分 析和结论推导,都可能出现偏倚,是造成歪曲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的主要原因。偏倚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实值 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偏倚的特点和严重程度,有些偏倚因素会夸大结果的真实性,有些偏倚因素则会减小 结果的真实性,不同方向的偏倚因素都会使研究结果失去临床价值。目前,将临床实践和科研中所出现的 偏倚按其性质和产生的阶段归纳为三大类,即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10. 使用率、比这类指标进行统计描述时,应注意避免两类错误:一

8、是以比代率,即误用构成比描述某病发 生的强度和频率,如直接用某病的病人数除以就诊人数(或人次)得到“某病患病率”或“某病发病率”, 计算这些率需要人口数据。二是把不同率混用,如将患病率与发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等同使用。11. 纽伦堡法典核心内容是:在没有得到“自愿同意”前不能进行人体试验。为第一部人体试验研究的 国际伦理准则。12. 举例说明什么是共变法共变法是指当某种因素的频率或强度变化时,疾病频率和强度也随之变化。 如在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中,随着吸烟剂量(等级)X1,X2, X3的增加,肺癌的比值比(OR)或相对危险度(RR) 也增加,即呈共变或剂量一反应关系,所以支持吸烟为肺癌的病因。13

9、. 临床诊断性研究所选择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受试对象的选择应有广泛的代表性,病例组包 括典型的和非典型的病例、轻型的和重型的病例、无并发症的和有并发症的病例、病程中早、中、晚期的 病例等,对照组包括非靶疾病的其他可能引起阳性结果的疾病病例和容易与靶疾病混淆的疾病病例。完全 无病的正常人一般不宜纳入对照组。14. 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所应用的主要设计方案有哪些?临床疗效评价的基本设计方案是临床试验, 即试验性研究。按照对照设立方法,可分为: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历史 对照试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及序贯试验等,其中以随机对照研究最常用,效率最高。有时也会采用非试 验

10、性研究方案,如队列研究等。15. 疾病预后研究的意义在于:(1)了解某种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从而帮助临床医师作出治疗决策; (2)研究影响疾病预后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干预并改善疾病的预后。(3)此外,可以从疾病预后研究中,来正确评定某项治疗措施的效果,从而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例如治疗癌症方案A的五年生存率比方案B 为高,则说明方案A的治疗效果较好。因此,疾病预后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6. 疾病的自然病史是指在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疾病 的自然史包括四个时期:(1)生物学发病期,指病原体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有关脏器的生物学反 应,造成复杂的

11、病理生理学改变,此时很难用一般临床检查手段发现疾病巳经存在;(2)亚临床期,是 指病变的脏器损害加重,出现了临床前期的改变,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自觉“健康”,但如采用某些实验 室检查或特异性高及灵敏度高的诊断手段,发现疾病巳经存在而被早期诊断,可获得早期治疗;(3)临 床期,指患者病变脏器更加严重而出现解剖上的改变和功能障碍,临床上出现了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的异常,而被临床医师作出诊断,并进行及时的治疗;(4)结局,指疾病经历了上述过程,发展到终末 的结局,如痊愈、伤残或死亡等。17. 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主要可归为以下几类:(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任何疾病能否得到早期正确 诊断,及时合理治

12、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2)疾病本身的特点包括疾病的性质、病程、临床类型 与病变程度等常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3)通常病情与预后密切相关,病情重者,预后较差。(4) 患者身体的素质是项综合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身体素 质不同,预后差别可以很大。(5)医疗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预后。(6)社会、家庭因素,如 医疗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文化教养、患者文化教养及心理因素 都会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18. 常见的偏倚有集合偏倚、存活队列偏倚、零时不当偏倚、失访偏倚、迁移偏倚、测量性偏倚等。控制偏 倚在设计阶段可采用随

13、机、限制、配对、分层、标准化等方法。也可在分析阶段,对能准确测量的因素采 用多元分析方法。19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是一门研究卫生保健中的经济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 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和卫生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卫生资源的筹 措、配置和利用,研究卫生服务的需求、定价与供给中的经济学问题及卫生经济的政策与策略,是经济学 在卫生保健领域中的应用。20. 临床经济学(clinical economics)是卫生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在卫生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用技术经济 学的评价方法对临床使用的药物、诊治方案、仪器设备等技术干预措施进行

14、经济评价和分析,其目的是探 讨最佳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案,评价医疗效果,以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同时为临床人员和 政策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21. 简述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主要应用范围?HRQL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HRQL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疗效测量与临床决策;(2)、HRQL用于药物临床试验以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3)、HRQL用 作评估社区人群和特殊人群的总体健康状况;(4)、HRQL还可用于效用评价与卫生经济学评价。22. 简述临床科研设计报告的基本内容与格式? 临床科研设计报告的撰写内容要符合投标的要求,科研 基金会的投标课题设计报告书都必须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和审批

15、。一份完整的临床科研设计报告书应包括 下列项目:立题依据、科研目的、科研假设、科研设计、科研实施的地点、研究对象、样本大小计算、干 预措施、研究因素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和分析、预期结果、研究质量的控制、预试验、时间进度、经费 预算等。23. 论文撰写过程包括(1)酝酿准备,科研工作完成后,不急于马上写作。要反复思考充分酝酿后再下笔。 包括明确主题,消化资料,整理研究资料,并尽量广泛阅读相关的文献,以发现自己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 告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避免重复,启迪思维,发现创新。(2)拟定提纲,构思文章的布局、段落, 拉出框架。(3)、按科研论文要求的格式,在写作提纲的基础上将具体内容和资料逐段充实,完成论文初 稿。(4)、最后定稿,初稿仍不是产品,要加工打磨。此时需要反复通读并默诵全文,认真思索、推敲与 核对。对论文的题目、内容、格式、逻辑、语言、文字、数据、图表、参考文献等做通篇检查。局部进行 修改后,还要看全篇的内容是否上下连贯、前后统一。特别要仔细核对数据和外文字母拼写,避免错误。 最后,以自己最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脱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