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46071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女儿的39封信》之读后感1500字.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女儿的39封信之1500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就像朱光潜先生站在我身边语重心长地与我谈话一般,诚恳真挚,亲切自然。里面的每封信都令我受益匪浅,很多的话读来虽然粗浅易懂,但都蕴含着很多深化的道理。下面选取几封信谈谈我的感受。第一封,谈读书。读完这封信,不禁想了想过去的自己,空闲的时候还能抽出一点时间看看书,但略微忙一点,就会将读书这件事置之脑后。不仅是看书,背单词,锻炼也是如此但扪心自问,再忙的日子,其实也能抽出时间完成这些有益的小事,只是自己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一样。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退伍落后。我们在

2、大学正是吸收各种养分的时候,应该抓紧一切时间,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第二封,谈情与理。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句话: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狭隘的;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的。我们都知道,理性固然重要,但感性却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局部。理性能让我们置身事外看清某个东西,但感性更能让我们深化其中感受这个事物。感受加考虑,感性与理性,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拥有的态度。十二封信,各有各的侧重点,各有各的哲理,朱光潜先生的十二封信,着实让我受益匪浅。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二早晨醒得早,花了近一个小时,读完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谈读书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

3、你须慎加选择。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兴旺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兴旺想象。所以理论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关于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考虑。二、谈动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背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时机发泄。人生来好动,好

4、开展,好创造。能动,能开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开展,不创造,便是摧残微型机,便不免感觉烦恼。三、谈静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世界是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一般人的生活枯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头活水来,这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兴趣。不安所有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寂静。忙里偶尔偷闲,闹中偶尔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兴趣,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欣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兴趣的人,要

5、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三我们的生活过得太躁。看完朱光潜老先生送给我们的十二封信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个主题,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在我看来却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显示着这位美学大师的学识渊博,相比之下,我们太过渺小。渺小的我们可能一生本就达不到那种高度,却仍不肯踏实下我们那颗急躁的心。先生在开端便推荐的那些书目,坦白讲,看过的聊聊无几。每天,我们都忙繁忙碌,有时连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大赛、学生会工作,每天忙到不可开交,没时间上课、没时间做作业、更没时间看书。每天熄灯后,静静躺在床上,好累,却想不出来我们都做了些

6、什么,对被消费的时间又充满愧疚,_为力的进入梦乡。一个月后,又发现我们想做的一件都没有做成。我们真的很忙吗?答案,不忙,急躁且急于求成。每天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们都在忙,不过应该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书,并不一定要获得黄金屋,至少可以修身养性,增加修养。俞敏洪大学四年读了800本书,如今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书,这还是要算上放假的时间。我们四年下来,能看上80本书的人,应该都算不少了吧。我们缺少的不是看书的时间,而是一颗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心境罢了。十二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急躁的心,无论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谊、

7、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一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考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述说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经说道:如今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一个如何可以快速成功的方法,越来越焦急,可大多数只停留说,远离了做。是啊,我们多么渴望成功,可以有一番作为,太着急了。一颗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个踏实前进的自己。刘同像哥哥一样劝诫着众多的弟弟妹妹“如今大学生很多说话会经常伤害到别人,用词不准确,需要多读书。”诚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的我们,是时候需要静一静了。“终南捷径”隐

8、居是入仕的捷径,同样静心是我们成功最大的捷径。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奔波于各个讲座,希望能从中获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们却错过了最简便的一种。致女儿的信致女儿的信范文一从古至今,爱情一直被有心人传诵。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唱过,爱情的诗被无数人吟过,爱情的故事诗无数人感动。它是最美妙的东西,它使人陷入美妙的天地!但,什么是爱情,却又难以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读致女儿的信,使我感受到爱情是充满力量的。文中的奶奶擅长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可当我问她,什么是爱情时,她那双乌黑的眼睛显入出沉思和不安的神情。她说:爱情就是两个相爱的男女一起生活,会一起劳作。当他们有了孩子时,就会在熟睡的婴儿旁边,一会儿望

9、望天,一会儿你看看我,一会儿我看看你,互相传情。当男孩,女孩有了爱情时,上帝就会开场迷惑不解,惶恐不已。因为他从未创造过爱情,他不懂什么是爱。于是,他去问那些有爱情的人,得意情这东西怎么说呢?谁也不知道。上帝勃然大怒,于是他使人不能永生,使人变老,变丑。当上帝又一次降临时,看到的却是一对老头儿和一个老太婆坐在屋前,照旧望着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一会儿我看看你,互相传情。他们在自己造的家里安详的生活,那群无忧嬉戏的,是他们的儿女,子孙!如今,这不仅仅是爱情了,还有忠诚于心灵的追念!这就是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永久不变的力量,它世代相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要变成一杯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永生的纽带

10、万物都会繁殖,都会孕育下一代,但只有人才有爱!当作者面对十四岁的女儿提出的这个问题时,既不回避,也不敷衍,而是用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简述爱得真谛!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妙,老实,坚贞的,同时也是理智和慎重,严肃和神圣的,因为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与幸福!致女儿的信范文二16岁的天空有月亮,有星星,有欢笑,有泪水,我想应该还有朦胧的爱情吧。可能那也不能称为爱情,它应该是介于友谊与爱情之间的某种物质吧,我至今不能给它一个名称。致女儿的信中,作者用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解释了爱情的真谛。这对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好的清醒剂。因为,如今的我们都有开场对异性产生好奇的现象,也有些人开场希望自己像青

11、春偶像剧中一样,来一场浪漫的爱情。但他们知道爱情吗?难道,眉来眼去就是爱情?难道,手牵手逛街就是爱情?难道,甜言蜜语就是爱情?假如你认为这就是爱情的话,那天下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恋者了。假如一定要说这是爱情的话,那这也是劣质的爱情,就像劣质巧克力,只有瞬间的甜蜜。而不像真正的爱情优质巧克力,甜蜜中有苦涩,使你更加珍惜这品味的时机,使你更加地回味无穷。爱情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真心不用天天粘在一起。在她需要温暖时,送上一杯咖啡,在他需要抚慰时,送上一个拥抱,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情。而如今的青少年,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欲望,硬是把爱情这顶帽子扣在自己的头上,到头来,却都是一场空。所以说,我觉得爱情是

12、要一生来经营的。真爱不在一朝一夕的,而是永远的。这是我读了致女儿的信后的感受。400字:给保尔的一封信尊敬的保尔:您好!当我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后,一种对您的敬意从心底油然而生。小说中,您就是钢铁;您那坚决的理想、信念、执着的人生追求和艰辛奋斗的精神就是钢铁精神。您的钢铁精神就是至今仍在鼓励着我们艰辛创业、为理想而奋斗。您工作的狂热使我震撼。每次,您的病情刚一好转,您就投入到了炽热的工作之中,直到伤痛、病魔让您的身体不能动弹。当我读到您双目失明时,我潸然泪下,为您感到深深的可惜。可即使如此,您仍然没有放弃,您找到了一个新的战场文学创作。您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中,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13、完全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所迷住了。读到这里,我又为您感到开心。保尔,您让我懂得:每个人都要有理想,有自己的奋斗目的。假如一个人没有理想,即使是一个百万富翁,也不会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因为,他不曾为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他体会不到那种充实与快乐。因此,从如今开场,我要发扬您的钢铁精神,为自己的理想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让自己的一生光荣夺目。尊敬、崇拜您的读者 周毅罪与罚之1500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场习惯于妥思妥耶夫式的的漫长叙事,也许最真实的叙事注定无法不漫长。执着是个可怕的东西,执着于生活的人可以像蚂蚁一样埋头长征,也可以恶魔一样揣起屠刀。可人从来不是只生存于两段的砝码,最真实的人生是游离在平

14、衡与偏执两端的维系。跨过天平的横梁走到极端的过程,是屠戮自己的过程把自己交给上帝,或是交给恶魔。生活擅长制作常谈常新的谜团,不管是天才还是傻瓜都能有所解悟,但现实永无正解。窘迫的现实与对理想的推崇让一个年轻人陷入疯狂,他躺在棺材一样阴暗低矮的出租房里思索,以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在偏执狂的思维里,不平凡的人可以疾驰的象群般践踏着脚下的生命踏上光明,平凡的人注定庸庸碌碌供人踩踏。拿破仑的铁骑横扫欧洲的时候,生灵涂炭的战场成了皇位后最闪亮的注脚。拿破仑乘着历史的东风成就王座,他说: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让后人去评判吧。可惜那个躺在棺材里的大

15、学辍学生做了最偏执的评判。社会的畸态让他只看到践踏与辉煌,并且将前者视作后者的必要根底。对自我哪怕还有一丝坚持的人,都是不合适拿起屠刀的,更何况是饥寒交迫中靠消化自我维系生命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当他在病态的执念中将劈柴的斧头变成杀人的利器,其实他不差毫厘地杀死了自己。他近乎推脱的言辞并没有错,不是他杀死了寄生虫一样的老太婆,更不是他杀死了老太婆天真无邪的妹妹,他事先早就将斧头砍进自己的脉搏,犯罪现场只消费恶魔而不合适活人。我之死成就我之恶,这个命题也许在唯物论者眼中是嗤之以鼻的自欺之辞,可惜人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家,唯心的解读往往给生活以解脱。执着于错误的后果是可怕的,这偏执表如今生活里尤其令人难以

16、逃离。用最世俗的目光审视小说主人公,或许会觉得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未能将自己的教义坚持到底,他没能彻底将良心的自我消灭于黑暗中,杀人后他成功地躲避了法律的制裁却再脱离不了自我的谴责。无耻者的最无耻之处便在于他总能绕过人性的约束而将失败归之于手法上的失误。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所说:人这种卑劣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假设人可以用畜道生存,那么生活就没什么不可以。所以罪的罚对于无耻者是无效的,对于高尚者却是难以逃离的。也因此,生理上的惩罚其实对于罪犯而言是最低级的,因为这可以以儆效尤,却不能让他学会高尚。只要邪念未死,一点点幸运心理的作祟便足以令其重返罪途。关于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直到文末也是语焉不详,或许正如批判者所言,这曝露了无法剥离的时代烙印。但当索尼娅将自己的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