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45841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索 “精细化”管理方法,来自于企业管理,成功者抓住微小环节,因为精细化管理而带来企业效益。而在现今“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化”的教化观念要求下,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化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势必趋势。一、精细化管理应是一种全面管理 学校须要精细化管理在教化界已经形成共识,但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须要处理的事情林林总总,原委哪些方面须要精细化管理还有争论。我认为,精细化管理是标准化管理的持续,那它就应当是一种全面管理。精细化管理要“精”要“全”,对学生的教化要全面的“精”:室内的管理要“精”,室外的管理也要“精”;校内的管理要“精”,校外的管理也要“精”;行为的管理要“

2、精”,精神的管理更要“精”,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化目的才能真正的到达,影响的才不仅仅是学生的行为,而是他的精神。同理,学校的各个管理机构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门之间的负责范围往往穿插影响。一个部门的管理出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全校的管理混乱。因此,全校各个部门都要实行精细化管理,事事有人管,事事才有人做。所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应当体此时此刻学校的方方面面。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细化管理也不行能同时全面地开展,须要一个过程。二、精细化管理应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 1、校长在精细化管理中应起到“领”与“引”的作用。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往往是一校之长,所以校长在精细化管理中必需要发挥“领”的作用,在管理上要

3、指明方向,在微小环节上也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应当看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到了学校教化的不同方面。强调的正是以“细”做“精”,宣扬一种校内文化,造就一种校内精神,培植一种校内情结。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涉及的领域也有局限,所以只靠校长一人,其他人不参与进来,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做到更“精”、更“细”,这就要求校长在“领”好的根底上还要起到“引”的作用,“引”出其他领导、老师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热忱和重视,“引”出学校管理的更好的点子,“引”出一个共建和谐校内的奇妙局面。 2、老师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中起到执行和维护的作用。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各项制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更要依靠更细更具体的制度,这些制度最终还须要老

4、师来执行。以往的制度往往是领导层制定,老师只是执行者,遇到老师不理解、甚至是不满的制度,那执行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维护制度就更无从谈起了。精细化管理要真正地得到落实就应让老师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一可以倾听老师的心声,提高老师主动参与管理学校的踊跃性;二可以真正了解到学校最干脆的管理漏洞和细化的须要;三可以拉近老师和领导的距离,使制度符合校情,也符合人情。只有符合老师情理的制度才能得到老师的坚决执行,并且能维护制度的地位,校内因精细化而和谐。 3、学生应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受益者。学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主体,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拓展学生自我管理的渠道,在管理的过程中自觉实现不

5、同角色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最终是为人效劳的,既是为了学生就应“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比方:人走开灯奢侈电,那就责任到人每班两名关灯负责员;教室前面小树常遭踩,那也分到个人,一人照看一棵小树苗;食堂吃饭有些乱,那就每桌一个小领导,吃完一起才能走。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时间长了当到达“不管自理”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造就和熬炼的时候,真正受益的还是学生。同时,精细化管理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承受,管理必需要建立在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根底上,否那么“管”只能成为禁锢的枷锁。比方一段时间,戴红领巾和校内卡成了一项特别严格的制度,燥热的夏天也要照戴不误,否那么就得扣分指责,所以学生只能难

6、受的戴着。胆大的就耍起了小机智,检查时戴一下,检查后立刻摘了下来。三、精细化管理的几点具体做法一精细化管理重点是“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凡事都是由许多微小环节组成,只要把微小环节做好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很简洁完成了。 1、制度的制定要“细”。学校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需要有一套细致的管理制度,要细化现有的一些制度的条条杠杠。制度要能给老师学生以明确的指引,不能模糊执行者的概念。比方班级值日生制度就应细到不仅分清哪些是室内值日生哪些是室外值日生,还要明确谁扫哪一组,谁负责哪一层的扶梯,倘如只笼统的宣布你们几个清扫室外,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在实行精细化

7、管理的初级阶段,制度的制定还是更细些的好,但也要科学,要以人为本。 2、管理者的心要“细”。学校的事务纷繁困难,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一颗细心,擅长全面地视察,不仅要能发觉问题还要能精确地分析问题,刚好地拿出解决的方法。只有管理者的四平八稳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小制度执行的难度。二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是“小” 1、起点小。精细化管理不需先讲一堆大道理,就要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什么民族教化、情感教化、爱国教化的大帽子先拿掉,只是要让学生做到升国旗的时候要站好不能乱动,吃完饭后记得抹干净自己的桌子,离开学校了卓凳要摆放整齐我提倡的是找个小事先去做,等做好了才讲道理,或许到了那时也不须要再讲什么了。 2、

8、动静小。精细化管理说原委就是把简洁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精。既是简洁又平凡的事那就无需弄出什么大的动静,认谨慎真落实、平平淡淡做好。假设搞出什么大的动静,难免有造势、形式主义之嫌,此时此刻普遍的认为是雷声越大雨点越小。三精细化管理的亮点是“精” 我们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提高他们的素养,造就他们的品德。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把精细化管理做“精”,让它成为一种校内文化,让在校的师生通过制度、环境、提示、监视等手段时刻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存在。让来校的客人通过微小环节、言行、面貌感受到本校精细化管理的特性。精细化管理并不是管理的最终目标,不过是标准化管理的一个持续。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特性化管理,具有特性才是学校开展的必要条件,才是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把精细化管理做“精”才会找到特性化的突破口,到达“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双赢的局面。四、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看法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层面,在老师队伍、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都须要扎扎实实地开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看法,我们必需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坚持就会形成习惯,良好习惯就会成为特性,这种特性最终将确定个人、单位和事业的命运。一个教化者只有用“精细化”的看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最终教好人、办好学。 东兴小学 张在义 2011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