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458368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修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修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一部分专题四单项选择题(2017广东百校联考)崮,是一种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米至100米之间。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是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数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寒武纪华北地区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据此完成12题。1构成抱犊崮的岩石属于(A)A石灰岩B页岩C花岗岩D大理岩2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B)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B海相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D外力侵蚀海相沉积隆起抬升【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抱犊崮地质公园有“丰富的地质岩层”“大

2、量的生物化石”,结合岩石特点可知沉积岩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排除选项C、D;石灰岩、页岩属于沉积岩,而华北地区寒武纪主要以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选A项。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岩石为海洋沉积形成,即先是海相沉积;此后随着地壳运动,岩层隆起抬升,形成山地;后受外力侵蚀,形成“桌形山”或“方山”。选B项。(2017湖北第三次联考)读我国浙江某山地A、B、C三点的海拔和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统计图,完成34题。3A、B、C之间地形成因是(B)A背斜成山B背斜成谷C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4A、B、C之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C)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侵蚀

3、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解析】第3题,根据海拔可以判断出A、B、C之间的地形是山谷;根据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可以看出B处岩层埋藏比A、C处浅,故B处岩层相对向上拱起,故A、B、C之间的地质构造是背斜。选B项。第4题,浙江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流水溶蚀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选C项。(2017河北衡水中学信息卷二)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龙门区间(简称头龙间)水沙变化表,完成57题。年份头道拐龙门水量(亿m3)沙量(亿t)水量(亿m3)沙量(亿t)2

4、005150.20.404169.21.2142006174.90.635199.61.82007189.30.719205.91.442008164.10.476177.60.5842009169.60.457178.30.56819701979均值233.121.15284.548.6852007年,头龙间支流来水、来沙量分别相当于19701979年均值的(D)A2/3、1/6B3/4、1/4C3/4、2/3D1/3、1/106下列原因与近年来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状况无关的是(A)A黄土高原毁林开荒B煤炭开采形成的巷道和采空区C退耕还林、封山禁牧D窟野河等支流河道中采砂取土7河道泥沙沉积量和流

5、域的降水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下图中最符合窟野河流域降水强度与黄河中游河道泥沙沉积量对应关系的是(B)【解析】第5题,通过计算可知,2007年头龙间支流汇水量为16.6亿m3(205.9189.316.6),集沙量为0.721亿t;19701979年均值分别为51.42亿m3和7.53亿t。故D项正确。第6题,通过估算可知不同时期头龙间来水、来沙量分别为:年份头道拐龙门头龙间水量(亿m3)沙量(亿t)水量(亿m3)沙量(亿t)水量(亿m3)沙量(亿t)2005150.20.404169.21.214190.812006174.90.635199.61.824.71.1652007189.30

6、.719205.91.4416.60.7212008164.10.476177.60.58413.50.1082009169.60.457178.30.5688.70.11119701979均值233.121.15284.548.6851.427.53可知,近年来头龙间来水、来沙量明显比19701979年偏少。A项,毁林开荒会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来水、来沙增多,故A项和来水来沙量减少无关。B项,煤炭开采形成的巷道和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会严重破坏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动,甚至会破坏地下不透水层,使得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因而会使地表径流减少。C项,当地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社会经济条件得到很大发展,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巩固了当地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的成果,水土流失得到缓解。D项,河道采砂取土,使得河道中出现规模不等的坑、洼、坎,洪水时由于填洼作用导致洪峰、洪量急剧衰减,携沙能力下降。第7题,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随着窟野河降水强度增大,携带泥沙能力增强,则最终沉积在黄河河道的泥沙会随之增多,当降水强度继续增大时,会形成更大洪峰,对黄河河道的冲刷作用开始显现,故黄河河道泥沙沉积层会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