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458108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一、 全球PCB产业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转移PCB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美欧日发达国家起步早。2000年以前,美洲、欧洲和日本三大地区占据全球PCB生产70%以上的产值,是最主要的生产基地。但近二十年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等亚洲地区进行转移。随着全球产业中心向亚洲转移,PCB行业呈现以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为制造中心的新格局。自2006年开始,中国大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基地,PCB的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第一。中国大陆PCB产值占全球PCB总产值的比例已由2000

2、年的81%上升至2021年的546%,美洲、欧洲和日本的产值占比大幅下滑,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地区(主要是韩国、中国台湾)等地PCB行业发展较快。未来五年亚洲将继续主导全球PCB市场的发展,而中国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中国大陆PCB行业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3%,至2026年总产值将达到54605亿美元。在高端封装基板市场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台湾、日本、韩国PCB产值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二、 印制电路板行业上下游关系印制电路板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覆铜板、铜球、铜箔、半固化片、干膜及其他化工材料。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工业控制、通讯设备、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一)上游行

3、业对PCB行业的影响PCB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覆铜板、铜箔、铜球、半固化片、干膜等。目前我国PCB的上游配套产业发展成熟,供应充足、竞争较为充分,相应配套服务能够满足PCB行业的发展需求。PCB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中,覆铜板主要担负着PCB导电、绝缘、支撑三大功能,其性能直接决定PCB的性能,是生产PCB的关键基础材料,占直接材料成本比重最高。除了覆铜板以外,铜球和铜箔也是PCB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覆铜板、铜球和铜箔等原材料均是以铜作为其基础材料,其价格受铜价影响较大。铜价的变动会影响原材料的价格,并进一步影响PCB生产成本。(二)下游行业对PCB行业的影响印制电路板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行业

4、,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受下游单一行业的影响较小,与电子信息产业及宏观经济情况的相关性较强。近年来随着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5G、新能源汽车、MiniLED、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热点不断涌现,带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增长,从而促进了PCB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热点的带动下,未来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为PCB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下游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会推动PCB产品的技术发展,以适应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三、 印制电路板行业竞争格局(一)全球PCB市场竞争格局全球PCB行业分布地区主要为中国、日本、韩国和欧美地区,随着近些年来全球PCB产能向中国转移

5、,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PCB行业产量最大的区域。全球印刷电路板行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商众多,市场竞争充分。虽然目前PCB行业存在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发展趋势,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较为分散的行业竞争格局。根据Prismark统计,2021年全球前十大PCB厂商收入合计为28404亿美元。(二)国内PCB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PCB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市场竞争充分,来自中国台湾、日本的厂商在国内市场仍占领先地位,而中国大陆企业增长较快。四、 PCB上游原材料概况PCB的产业链明确,上游材料包括铜箔、树脂、玻璃纤维布、木浆、油墨、铜球等,其中铜箔、树脂和玻璃纤维布为三大主要材料。P

6、CB的成本主要分为材料成本和人工制造成本,其中材料成本主要包括覆铜板、铜箔、磷铜球、油墨等。PCB的成本中,人工制造成本占比最高,约为总成本的40%;单项材料中,覆铜板成本最高,占总成本的30%;铜箔、磷铜球和油墨的成本较低,分别占据总成本的9%、6%、3%。覆铜板在PCB原材料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成本占据PCB总成本的30%。覆铜板原材料中,铜箔的成本最高,约为覆铜板成本的39%;玻纤布和树脂的成本较低,分别占成本的18%。由于覆铜板受铜价影响较大,因此间接影响到PCB的价格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刚性PCB板的厚度与柔性PCB板不同,并且柔性PCB可弯曲。刚性PCB的常见厚度有02mm,04mm

7、,06mm到20mm不等。柔性PCB的常见厚度为02mm。HDI是一种高密度互联线路板,HDI的过孔有盲孔或埋孔,采用的加工技术是微盲埋孔和激光钻孔,加工精度高并且成本低。而普通电路板钻孔主要为机械钻孔,并且只有通孔使各层线路内部实现连结。五、 印制电路板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一)印制电路板行业周期性PCB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应用领域覆盖工业控制、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医疗器械等各个行业,因此PCB行业的周期性受下游单一行业的影响较小,PCB行业的周期性主要体现为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而变化。(二)印制电路板行业季节性PCB的生产

8、和销售受季节影响较小,行业的季节性特征不明显。在消费电子领域,受到节假日消费及下游客户为应对消费旺季而提前备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情况下,PCB生产企业下半年的生产及销售规模高于上半年。(三)印制电路板行业区域性全球PCB行业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区域;PCB行业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开始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内陆地区。六、 PCB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国内PCB行业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通讯领域,2021年占比2779%,其对于PCB的应用需求主要在无线网、传输网、数据通信以及固网宽带这四大块领域;其次

9、为计算机领域,占比为2346%。印刷电路板根据电路层数分类: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几十层。近年来,我国颁布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政策鼓励PCB行业发展。此外,还颁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和引导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进而促进PCB行业的发展。我国PCB行业整体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据统计,2021年我国PCB产值为7769亿美元,全球

10、产值为11645亿美元,我国占比高达6672%。2021年我国PCB行业市场规模达430755亿元,同比增长436%。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较以往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纵观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PCB行业的发展,整体波动趋势与全球PCB行业波动趋势基本相同。受益于PCB行业产能不断向我国转移,加之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国防及航空航天等下游领域强劲需求增长的刺激,近年我国PCB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全球PCB行业增速。目前我国PCB行业正处于迭代升级关键时期,从产品结构来看,现阶段多层板为PCB市场主流,2021年

11、占比达3991%。其次,挠性板和HDI板占比也较大。供给端,PCB上游覆铜板占据整体成本约30%,铜与环氧树脂的价格大幅影响PCB成本。目前LME三月铜价与环氧树脂价格K柱图显示原材料价格已趋稳或有所回落,有望缓解PCB厂商压力。此外,国内PCB厂商纷纷进行扩产以应对未来需求提升。七、 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一)全球印制电路板市场概况1、PCB全球市场空间广阔PCB行业是全球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产业,2017年和2018年,全球PCB产值增长迅速,涨幅分别为86%及60%。由于宏观经济表现疲软、中美贸易战等影响,2019年全球PCB产值较上年下降17%。2020年受新冠疫情

12、防控影响,居家办公、居家学习等情景刺激个人电脑、消费电子、网络通信等需求,以及2020年下半年汽车生产及需求逐步恢复,带动PCB需求回暖。根据Prismark统计,2021年全球PCB产业总产值为8092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41%。在智能化、低碳化等因素的驱动下,5G通信、云计算、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PCB下游应用行业预期将蓬勃发展,下游应用行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PCB需求的持续增长。根据Prismark预测,2022年全球PCB产业总产值将增长42%;未来五年全球PCB市场将保持温和增长,2021年至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6%。2、全球PCB产业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转

13、移PCB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美欧日发达国家起步早,研发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PCB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0年以前,美洲、欧洲和日本三大地区占据全球PCB生产70%以上的产值,是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近二十年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进行转移。随着全球产业中心向亚洲转移,PCB行业呈现以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为制造中心的新格局。自2006年开始,中国大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地区,PCB的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第一。中国大陆作为全球PCB行业的最大生产地区,占全球PCB总产值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81

14、%上升至2021年的546%,美洲、欧洲和日本的产值占比大幅下滑,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地区等地PCB行业发展较快。3、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趋势据Prismark预测,未来五年亚洲将继续主导全球PCB市场的发展,而中国大陆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中国大陆地区PCB行业将保持43%的复合增长率,至2026年行业总产值将达到54605亿美元。在高端封装基板市场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大陆、日本PCB产值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4、全球PCB细分产品结构刚性板的市场规模最大,其中多层板占比384%,单双面板占比118%;其次是封装基板,占比达178%;柔性板和HDI板分别占比为174%和146%。随着电子电路

15、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元器件集成功能日益广泛,电子产品对PCB的高密度化要求更为突出。未来五年,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计算机等驱动下,封装基板、HDI板及多层板将迅速增长。根据Prismark预测,2021年至2026年封装基板的复合增长率约为83%,领跑PCB行业;HDI板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5、全球PCB下游应用领域全球PCB下游应用市场分布广泛,主要包括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器及数据储存、航空、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领域。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是PCB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的需求呈高增长态势。根据Pri

16、smark的数据,2020年全球服务器及数据储存领域PCB的产值为5893亿美元,预计2025年产值达到8859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5%,增速快于其他应用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汽车电子化率的提升,汽车电子PCB市场有望持续扩容,根据Prismark数据,2020年汽车电子领域PCB的产值为6323亿美元,预计2025年产值将增长至8776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8%,增速较快。(二)中国大陆印制电路板市场概况1、中国大陆PCB市场发展快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地区受益于全球PCB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以及下游蓬勃发展的电子终端产品制造的影响,中国大陆PCB行业整体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2006年中国大陆PCB产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制造基地。在通讯电子、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