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458027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高考化学备考资料课时冲关练(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C、Cl-、F-、K+B.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Al、N、HCC.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ClO-D.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Na+【解析】选A。B选项,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溶液中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存在;C选项,铝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因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不共存;D选项

2、,当溶液显酸性时,溶液中碘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方法规律】“三步”突破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题第一步,“细审题干关键”(1)注意是“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关键点。(2)注意“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第二步,“分析限制条件”通过分析题干的限制条件,判断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第三步,“抓住反应发生条件”(1)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的复分解反应。(2)特别注意氧化还原反应。(3)熟记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2.(2014淮北一模)雌黄与浓硝酸反应如下:As2S3+28HNO3(浓)2H3AsO4+3H2SO4+28NO2

3、+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产物只有H2SO4B.1 mol As2S3发生反应,有28 mol电子转移C.该反应中As2S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s2S3不可能与氧气反应【解析】选B。A.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生成氧化产物:H3AsO4和H2SO4,错误。B.1 mol As2S3发生反应,As由+3到+5转移4 mol电子,S由-2到+6转移24 mol电子,一共28 mol电子转移,正确。C.该反应中As2S3是还原剂,错误。D.As2S3与氧气能反应得到As的氧化物和S的氧化物,错误。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l与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

4、3H2B.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2Br-+Cl22Fe3+Br2+2Cl-C.稀硝酸除银镜:Ag+2H+NAg+NO2+H2OD.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SO2:2OH-+SO2S+H2O【解析】选A。A项表示的离子方程式正确;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还原性强的Fe2+先被氧化,且B中电荷不守恒,所以错误;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NO气体,C错误;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生成酸式盐,所以D错误。【加固训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过量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Ca2+HC+OH-CaCO3+H2OB.三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2Fe3+3H2S

5、Fe2S3+6H+C.用稀硝酸浸泡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2H+NAg+NO2+H2OD.4 molL-1的NaAlO2溶液和7 molL-1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4Al+ 7H+ H2O3Al(OH)3+ Al3+【解析】选D。A项,NaOH过量,则HC全部参与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Ca2+2HC+2OH-CaCO3+C+2H2O;B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C项中,稀硝酸和银反应生成NO;D项,先写出NaAlO2和HCl反应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然后写出Al(OH)3和HCl反应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再按物质的量关系进行相加可得4Al+

6、 7H+ H2O3Al(OH)3+ Al3+。4.(2014马鞍山一模)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经历以下两个过程:2Sb2S3+3O2+6FeSb4O6+6FeSSb4O6+6C4Sb+6CO,关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锑元素被氧化,反应中锑元素被还原B.CO中元素电负性:COC.每生成4 mol锑时,消耗67.2 L O2D.反应说明高温下C的还原性比Sb强【解析】选D。反应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铁,Sb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Sb被还原,A错误;根据同周期元素电负性由左向右逐渐增大可知B错误;氧气所处的外界条件不知,不能根据体积求其物质的量,C错误;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

7、还原性可知D正确。【方法规律】考查陌生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或得失电子数时要从我们熟悉的物质入手去分析,如本题的A项可分析氧气得电子数与铁失电子数刚好相等,则Sb的化合价没有变化。5.(2014黄山一模)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解析】选A。A.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利用N2和H2反应生成NH3,化合

8、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O2、H2O与Na2O2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6.(2014西安模拟)某pH=1的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Al3+、N、C、S、S、Cl-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A是NO2B.X中肯定存在Fe2+、Al3+、N、SC.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3+和Cl-【解析】选D。pH=1的X溶液显酸性,在此溶液中因为发生反应:C+2H+CO2+H2O及S+2H+SO2+H2O,不可能存在C和S。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

9、溶液,产生气体A、溶液B和沉淀C,则沉淀为BaSO4,原溶液中含有S。由于HNO3有强的氧化性,产生气体则说明含有还原性的离子,与HNO3反应,硝酸被还原为NO气体,则原溶液中含有Fe2+,气体A为NO,2NO+O22NO2,气体D为NO2。3NO2+H2O2HNO3+NO,溶液E为HNO3。由于开始加入的Ba(NO3)2溶液是过量的,所以溶液B中一定含有Ba(NO3)2。向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F,则F为NH3,原溶液中含有N。还生成溶液H和沉淀G,由于原溶液中含有Fe2+,它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氧化为Fe3+,这时发生反应:Fe3+3OH-Fe(OH)3,由于开始加入的Ba

10、(NO3)2溶液及后来加入的NaOH溶液都是过量的,所以在溶液H中一定含有Ba(NO3)2、NaOH。当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时,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Na2CO3+Ba(NO3)2BaCO3+2NaNO3,沉淀I中一定含有BaCO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含有的离子为Fe2+、N、S;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S;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Cl-、Al3+。因此正确选项为D。【易错警示】(1)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pH=1(溶液中含有大量H+),排除C、S的存在,为后续分析减轻负担。(2)本题易忽视过量的NaOH溶液与CO2反应生成C,再与过量的Ba2+生成白色沉淀

11、BaCO3,而错选B。7.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离子方程式评价A将1 mol Cl2通入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氧化B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 HC+ OH-MgCO3+ H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D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2Al+5H+Al(OH)3+Al3+H2O正确

12、;H+不足,Al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解析】选D。1 mol FeI2完全被氧化,需1.5 mol Cl2,Cl2并不过量,A不合理;NaOH溶液足量,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Mg(OH)2,B不合理;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O2生成S,C不正确。【易错提醒】本题易出现以下两方面的错误:(1)不清楚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比碳酸镁的溶解度更小而错选B。(2)思维定式,对“强酸制弱酸”的规律认识不到位而错选C。一般情况下,“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在复分解反应中使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8.(14分)(2014济南模拟)化合物A、B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阴、

13、阳离子可从下表中选择:阳离子K+、Na+、Fe2+、Ba2+、N阴离子OH-、N、I-、HC、Al、HS(1)若A、B的水溶液均为无色,B的水溶液呈碱性,且混合后只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及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B的化学式为。A、B溶液混合后加热呈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若A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的水溶液无色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但A、B的水溶液混合亦无明显变化。则A为。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 。请用一简易方法证明上述溶液变黄的原因 。【解析】(1)根据A、B的性质和反应现象可知,A为NH4HSO4,B为Ba(OH)2,二者11混合反应,加热后溶液显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N+Ba2+2OH-BaSO4+NH3+2H2O。(2)若A的水溶液呈浅绿色,说明A为亚铁盐;B的水溶液无色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B为钠盐。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说明B为硝酸钠;由A、B的水溶液混合亦无明显变化知A只能是FeI2。答案:(1)Ba(OH)2H+S+N+Ba2+2OH-BaSO4+NH3+2H2O(2)FeI2.仅有I-被氧化成I2,使溶液呈黄色.I-、Fe2+均被氧化,使溶液呈黄色取少量变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变红则合理(其他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