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45202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22春语文学科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1. 按照传统的 六书 体例, 哀 字应属( )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参考答案:A2.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着重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 语文教师组织技能类型:( )。A.知识性组织B.指导性组织C.诱导性组织D.管理性组织参考答案:BCD4. 备课是研究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的区别。(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 经过大家努力,工作任务被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经过大家努力,工作任务被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参考答案:错误原因:词序不当,被字句中副词状语要放到被的前面。6. 远程教与学的三要素包

2、括教师、学生和_远程教与学的三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_参考答案资源7. (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思考、考虑,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A.思维B.记忆C.注意D.观察参考答案:A8. 秦始皇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做了很多贡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正确9. 中世纪大学在与教会、城市当局以及市民等的斗争中获得了许多特权。中世纪大学的特权不包括A居住权中世纪大学在与教会、城市当局以及市民等的斗争中获得了许多特权。中世纪大学的特权不包括A居住权B司法自治权C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D财务自治权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中

3、世纪大学的特权主要包括:(1)居住权。即大学的师生们可以在大学所在地平安而不受伤害地居住。(2)司法自治权。大学的成员不受城市普通司法体系的管辖。(3)罢教权和迁徙权。如果大学师生和城市当局或教会发生矛盾,或者教学活动受到了干扰,可以举行罢教;如果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大学可以迁校。(4)颁发教学许可证特权。1292年,教皇颁布的训令规定,巴黎城内任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合格后,都可以获得在他们系科担任教学工作的许可证,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学权利而无需考试和检查。(5)免税、免役权。大学师生具有免税和免服兵役的权利。因此,答案为D。10. 5一般来说,敬酒者自己应把酒喝干以显示其诚意。5一般来

4、说,敬酒者自己应把酒喝干以显示其诚意。正确11.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 西方二十世纪的三大哲学运动不包括下列哪项:( )A、后现代主义B、现象学C、语言学D、分析哲学正确答案:C13. 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正确答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时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不是学生的假期作业,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来进行;(2)保证全员参与。教师不应有功利的思想,将其变成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3)帮助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起点

5、不要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活动;(4)体现个性化。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自有特点。14. ( )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的主要标志。A.感知能力B.分析能力C.理解能力D.鉴赏能力参考答案:C15. 口语比书面语具有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口耳相传仍然是人们交际的主要渠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 “面”的意思与其他不同的是( )A. 可使南面B. 东面而视C. 马童面之D. 面刺寡人之过参考答案:D17. 读者参与文学活动不需要通过媒介( )。读者参与文学活动不需要通过媒介( )。参考答案:错18. 语文学科教学论从诞

6、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费多托夫的作品( )A.少校求婚B.初获勋章的人C.贵族的早餐D.最后一家酒店正确答案:D20. 请评述儒家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请评述儒家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正确答案: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一直产生着深远影响。儒家教育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rn (1)儒家教育思想的产生时期rn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为

7、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和礼记为代表。rn 教育作用:儒家教育思想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孔子。孟子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得民心”和“求放心”。荀子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并强调教育有富国强兵的作用。rn 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方面儒家强调培养维护统治的各种治术人才。如孔子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孟子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实质就是要培养各级官吏和各类治术人才。rn 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方面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以“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内容。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一般文

8、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的需要。rn (2)儒家教育思的确立时期rn 汉代的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统治地位。rn 董仲舒根据当时政治的需要把原始儒学改造成夹杂大量迷信成分的神学化的人学。他利用春秋经文字简单隐晦、便于穿凿的特点对其中的“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自此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rn 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儒经受到了极大的尊崇并有了广泛的传播。经学的昌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学目的、内容及教材空前地统一起来学

9、校教育基本上成了经学的教育。这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发生了深远影响。rn (3)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完善时期rn 宋明时期儒家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不同的儒学家依据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分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程朱主张格万物、知天理;陆王主张格吾心知心性。由此产生教育上的两大派别一派强调读经书、道问学;一派强调静省思尊德性。两派主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极大成为研究宋明以后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问题。rn 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程朱理学以“理”一元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其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朱熹指出教育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他针对不同人禀受“天理

10、”和蒙受“人欲”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朱熹指出“圣人”是不需要教育的;“贤人”仅次于“圣人”必须通过教育才能达到“亦无异于圣人”的地步;而“中人”介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育在中人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rn 陆王心学教育思想。陆王心学是以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其哲学思想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其强调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的万事万物不存在于心外而在内心之中。rn 陆王心学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其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就是明心、存心、求得其心即是去人欲、去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他也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但却是以“致良知”为基础的。rn 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

11、陆王学派强调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如读经、写字、弹琴、习射都可以学习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rn (4)儒家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时期rn 17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动荡时代这一时期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思潮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对官方传统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新的教育主张。rn 批判理学教育理论。清末进步思想家强烈批判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主客观唯心主义。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他们指出要顺应和满足自然人的本能要求。rn 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

12、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rn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为了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他们积极提倡“实学”反对理学家的空疏义理之学。他们借托“六艺”之学为理想的学习内容又赋予新的内涵。rn 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进步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原则从而和理学家“主敬”、“主静”“读书穷理”的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根本对立。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一直产生着深远影响。儒家教育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儒家教育思想的产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

13、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和礼记为代表。教育作用:儒家教育思想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孔子。孟子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得民心”和“求放心”。荀子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并强调教育有富国强兵的作用。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方面,儒家强调培养维护统治的各种治术人才。如孔子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孟子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实质就是要培养各级官吏和各类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在教育内

14、容方面,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以“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内容。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的需要。(2)儒家教育思的确立时期汉代的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统治地位。董仲舒根据当时政治的需要,把原始儒学改造成夹杂大量迷信成分的神学化的人学。他利用春秋经文字简单隐晦、便于穿凿的特点,对其中的“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自此,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儒经受到了极大的尊崇,并有了广泛的传播。经学的昌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学目的、内容及教材空前地统一起来,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了经学的教育。这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发生了深远影响。(3)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完善时期宋明时期,儒家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不同的儒学家依据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分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程朱主张格万物、知天理;陆王主张格吾心,知心性。由此产生教育上的两大派别,一派强调读经书、道问学;一派强调静省思,尊德性。两派主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极大,成为研究宋明以后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问题。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程朱理学以“理”一元论客观唯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