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45101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4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知识巩固1照相术最早诞生于 ( ) A19世纪30年代末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2照相术传人中国的时间是 ( ) A19世纪40年代后 B19世纪70年代后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3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 A1896年、北京 B1896年、上海 C1905年、北京 D1905年、上海4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英雄儿女 D火烧圆明园5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的题材是( ) A战争 B市民生活C戏剧 D科普6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史实是 ( ) A慈禧太后倡导并主持拍摄“西洋影戏

2、” B拍摄定军山 C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D法国人在上海拍摄关于中山装的电影7电影从无声默片发展成为有声电影的时间是( )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81912年3月,颁布剪辫令的是 ( ) A康有为B光绪帝 C袁世凯D孙中山9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鞍黼的称呼是( )A先生 B同志 C老爷 D师傅10“中山装”的服饰名称来源于 ( ) A中山服装厂出品 B孙中山创制的服装 C生产于广东中山的服装 D注册商标为“中山”的服装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清朝“老爷”“大人”之类的官场称呼,主要是因为它( ) A不符

3、合民主共和制度下人人平等的要求 B不能真实地反映官员的职务 C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D“先生”“君”是我国固有的称呼12你认为剪辫的原因有 ( ) 外国人讥笑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 长长的辫子如清洗不及时,会成为繁殖细菌、传播疾病的温床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排满运动、反清革命的兴起,剪辫子成为向清王朝和封建主义传统的挑战 A B C D13清末民初,人们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服的引进 B中山装的出现 C女士高领服装的盛行 D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14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4、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代表的合影15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要想丰富生活,你可以 ( ) A看有声电影 B看电视 C听MP3 D上网16辫子也能反映出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来。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剪掉辫子的 ( ) A清朝末年 B辛亥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新中国成立后17今天,“先生”是一个极其常用的称呼,那么,这种称呼广泛使用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辛亥革命以后 D抗日战争期间探究题18收集资料,归纳民国建立后,人们服饰不断变化的原因。19谈一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称呼为什么要改变?A BC D综合应用拔高20下列关于照相术

5、传人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照相术在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 B慈禧太后对照相情有独钟 C它保留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 D将生活情景和故事生动地展现在银幕上21下列哪种情况在民国建立后不会发生 ( A人们已经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 B一些妇女开始穿高领服装 C青年们在照相馆拍照留念 D社会抵制政府的剪辫令,男子依然普遍保留长辫22为了除旧布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这些法令不包括 ( ) A颁布剪辫令,要求留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 B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政府职员间互称职务 C规定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D下令民间男子改穿中山装23中国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表现在 (

6、) 开通有线电报照相术的传人电影的传入电脑的使用中考同步挑战24(2005年,辽宁)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称呼“先生”或“君”开始于(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25(2005年,浙江)现代中式旗袍的渊源是( )A古代裙子 B女式高领服装C满族旗袍 D中山装26(2006年,黑龙江模拟)中山装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27(2006年宁夏模拟)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记者用有线电报向北京发回最新战况 B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技术传人中国 C1894年11月20日的傍晚,上海的王先生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大事 D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普遍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受到很大影响答案:- 1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