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44247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含答案解析作业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衡水万卷作业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姓名:_班级:_考号:_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年新课标1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山脉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以下2题。3.该区域A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C景观呈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4.关于该区域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东西坡自然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B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C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3题。5.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800米 B8001 000米C1 0001 200

3、米 D1 2001 600米6.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7.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 D气温与纬度位置 图6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8.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9.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4、D人类活动 读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图和该地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012题。10.气候资料所示城市最可能是A卡拉齐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D孟买11.该城市所在自然带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导致该城市各月份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昼夜长短B海拔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D天气状况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3.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

5、关系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14.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5.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二 、非选择题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析阿德莱德6-8月日照时数较短和堪培拉6-8月降水较少的原因。(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阴影区过度灌溉对河流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7.读下图,回答问题。(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为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2)冬季若有一

6、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群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3)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0.衡水万卷作业七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D 命题透析 本题通过“黄河三角洲的变化”考查流水作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环境的变迁,考查考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路点拨 若该区域外力作刚以淤积或沉积作用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大,反之海水的侵蚀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 读图可知,图中两者距离在l 975年到1978年间不断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不断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的变化趋势先是以淤积或沉积作用为主,后以侵蚀作用为主。2.B命题透析 本

7、题通过“黄河三角洲的变化”考查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对海岸变化的影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在17年间两者距离不断缩小,说明该海域泥沙沉积作用不断减弱,黄河携带的泥沙量不断减少。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则河流输沙量增多,河口地带泥沙淤积或沉积强烈;若此段时间黄河人海年径流量减少,则会导致人海泥沙量减少;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泥沙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导致黄河水量增加。考点:流水作用3.A【解析】山地的基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自东北到西南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分异的基础是水分,东部流水作用为主

8、,西部风力作用显著,呈现经度分异规律,地势东北低,西南高,所以A正确。4.C【解析】山东坡是迎风坡,降水多,西坡是背风坡,降水少,分异的基础是水分,A错误。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坡是阴坡,B错误。山地位于我国季风区,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C正确。纬度越高自然带的位置越低,该区域缺少冰雪带的原因是因为海拔低。5.D【解析】从图中的等值线中可以看出:E地的林线介于3000-3200米,F地的林线介于4400-4600米,所以二地林线海拔相差1200-1600米。6.C【解析】林线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说明F地有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树木生长。

9、主要是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7.C【解析】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折成南北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处是横断山区,山川南北纵列,山脉的走向发生变化,同时这里也是第一、二级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地势落差也大。8.C解析: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常绿阔叶林与灌木林、针叶林带之间应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带,故判断缺失的是落叶阔叶林。9.D解析:图中缺失的植被处变为次生草丛、灌木,故判断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破坏植被。考点: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因素。10.B【解析】气候资料中该城市降水总量相对较大,季节差异较大应为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20以下,说明该地区海拔较高,应该为班加

10、罗尔。11.C【解析】班加罗尔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12.D【解析】班加罗尔在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月昼长较长时,因云雨天气较多,日照时数较少,相反在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的月昼长较短时时,因云雨天气较少,日照时数较多。13.【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天山甲坡云杉林带缺失主要是由于降水稀少造成的,A错误;乙坡自然带海拔低主要是由于降水多的结果,B错误;喜马拉雅山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是因为地势高,降雪少的原因;丁坡自然带数目多因为不但纬度低,而且高差大,因而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14.【解析】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

11、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纵坐标由O到F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带性;横坐标由O到E体现的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综合分析即可可知答案解答:解:由图可知,纵坐标由O到F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由山麓R地区向上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高山草原带;横坐标由O到E体现的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R自然带位于温带荒漠带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之间综合分析可知,R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故选:B点评:在理解记忆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之上掌握根据示意图判断自然带的方法,掌握一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15.【解析】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基本的自然带

12、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该题中沿OF方向的自然带为:高山荒漠带,山地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从“高山-山地-温带”可看出是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而造成热量的差异,因为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故根据特征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自然带沿OF方向的自然带为:高山荒漠带,山地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从“高山-山地-温带”可看出是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而造成热量的差异,自然带所处温度逐渐增高,故影响因素主要就是热量故选:A点评:掌握影响基本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难度较小二 、非选择题16.(1)盆地(或“平原)理由: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东、北、西三面高(3分);再

13、从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3分)。(或答:从等高线数值200米以内判断,地势较低(3分);从等高线稀疏判断,地形开阔平坦(3分)。(2)阿德莱德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或答:“南纬3040大陆西岸”)(2分),月为冬季,昼长较短(2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或答:且位于西风带的迎风海岸,容易形成地形雨)(2分),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故日照时间较少(2分)。堪培拉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大陆东岸,月为冬季,陆地为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2分);地处山地(或大分水岭)背风坡,气流干燥,降水较少(2分)。(3)地理环境是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整体。过度灌溉导致

14、下游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量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物质减少,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每点3分,任答3小点即可)【目的】本题旨在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气候特征的描述与成因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读图依据等高线分布特征或河流流向(水系特征)判断即可。(2)日照时数与气候、昼长和天气状况等相关,昼长越短,雨天越多,日照时数越短,按照此思路结合阿德莱德月昼长特点和天气特征展开分析即可。降水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相关,结合堪培拉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具体分析即可。(3)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联系。阴影区过度灌溉对河流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需紧紧抓住过度灌溉会引起哪些因素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从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