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43913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大酒店18m大跨度梁专项施工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秭归县金城大酒店扩建工程 18m大跨度梁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人: 职务(职称):工程师 审核人: 职务(职称):工程师 批准人: 职务(职称):高级工程师 编制单位: 秭归县腾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时间: 2012年5月30日 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基本建设情况11.2、18m大跨度梁概况11.3、主要技术参数取值2二、编制依据2三、设计计算33.1梁侧模板布置及计算书33.2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布置及计算书10四、构造要求204.1架体总体要求204.2架体支撑204.3架体水平杆214.4剪刀撑214.5周边拉接22五、施工准备225.1材料管理225.2验收管理235.3使用管理2

2、3六、混凝土浇筑及施工顺序安排246.1浇筑总体部署246.2混凝土的浇捣技术措施256.3混凝土浇捣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措施266.4混凝土养护27七、拆除管理27八、安全管理288.1高支模安全技术措施288.2安全交底制度308.3安全检查制度31九、应急预案329.1应急领导机构329.2应急计划339.4保障措施349.5防止高空坠落及坠物安全施工措施35十、施工图42一、工程概况1.1、基本建设情况工程名称:秭归县金城大酒店扩建工程地址:秭归县长宁大道25号结构类型:框架结构计划工期:2012.04-2012.09施工面积:3160.8m2总高度:22.6m层数:6层,地下一层,地上五

3、层。标准层高:3.6m1.2、18m大跨度梁概况本工程三楼屋面-/-轴设计了4道截面400mm*1500mm的钢筋混凝土梁,跨度为18000mm,端柱截面600*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先浇筑四周立柱,待其强度达到70%以上(即C25以上),时间约5天,使其形成外部支撑体系,然后浇筑梁板混凝土。该大梁施工特点是结构自重大,梁及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难度大,主梁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控制、养护保温措施要求高,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在施工前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在此根据已有的资料简述我单位对该大梁施工的构思。该大梁的支撑落在120mm的混凝土一层楼

4、板上,高度为两个标准层即7.2m高。且一层板的支撑体系未拆除,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上部大梁的自重及施工产生的一切其他荷载,故在脚手架支撑体系受力验算时候只须对架体本身的杆件强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无须复核架体支撑面的强度。1.3、主要技术参数取值梁宽400mm,梁高1500mm,跨度18000mm;梁两侧楼板厚度120mm,主梁间距8400mm;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内龙骨布置5道,内龙骨采用方木50mm100mm ,外龙骨间距300mm,外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对拉螺栓布置3道,16,竖向间距300,400,400(mm),断面跨度方向的间距300mm。承重架采用2根承重立杆,木方垂直

5、梁截面支设方式,梁底2根承重立杆,承重杆间距533,133,533;沿梁跨度方向间距500mm。梁底采用3根50mm100mm的木方,顶托内托梁材料选择木方: 100100mm。梁底支撑小横杆间距500mm。沿梁跨度方向起拱高度40mm。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m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200mm。板底采用木方支撑形式,木方间距300mm,木方尺寸:50mm100mm。脚手架搭设高度7.2m,步距1.50m,排距1.00m,纵向间距1.20m。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建筑施工

6、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4、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6、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甲焊接钢管(GB/T3092)、碳素结构钢(GB/T700)7、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1、工程

7、施工图纸,图审文件,现场地质情况三、设计计算3.1梁侧模板布置及计算书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400mm,高度15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主梁间楼板最大跨度8400mm。模板面板采用18mm普通九夹板。内龙骨布置5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外龙骨间距3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3mm3.6mm。对拉螺栓布置3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400+4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300mm,直径16mm。面板为18mm厚九夹板,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

8、弹性模量9500.0N/mm2。 模板组装示意图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F1=0.22ct012 F2=cH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0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取4.4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3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9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9、取1.15。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22*24*4.4*1*1.15*=80.15 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80.15=72.000kN/m2根据公式计算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24*1.2=28.8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28.8=25.90kN/m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按照简支梁计算。面板的计算跨度取0.333m。荷载计算值 q = 1.272.0000.333+1.4025.9000.33

10、3=40.846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3.251.801.80/6 = 17.96cm3; I = 33.251.801.801.80/12 = 16.16cm4; 40.85kN/m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2.674kN N2=7.778kN N3=6.320kN N4=7.778kN N5=2.674kN最大弯矩 M = 0.242kN.m最大变形 V

11、= 1.197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24210001000/17955=13.478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132.0/(2332.50018.000)=1.036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1.197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32.5/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

12、算。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3345.00+1.40.335.40=20.469kN/m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3345.00=14.985kN/m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6.141/0.300=20.469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20.4690.300.30=0.184kN.m最大剪力 Q=0.60.30020.469=3.684kN最大支座力 N=1.10.30020.469=6.755kN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1)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184106/83333.3=2.21N/mm2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684/(250100)=1.105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