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43687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艺(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市昌平区南邵镇屯村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程技术方案昊海天际科技二一一年九月 / 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概况11.3编制依据11.4项目实施单位21.5工程建设容和规模21.6建设周期2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1.8工程管理21.9综合评价22.项目区概况32.1自然地理32.1.1地理位置32.1.2地形地貌32.1.3气象水文32.2经济概况33.污水处理工艺设计53.1项目设计水质水量53.1.1项目设计水量53.1.2设计进水水质53.1.3设计出水水质53.2农村污水处理现状53.3几种较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比较63.3.1生物接触氧化工艺6

2、3.3.2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工艺73.3.3人工湿地工艺83.3.4 A/O土地渗滤工艺93.3.5各种工艺综合比较93.3.6国外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经验借鉴93.3.7昌平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适宜选择103.4本项目工艺选择113.4.1芽孢杆菌处理工艺113.4.2芽孢杆菌处理工艺特点与应用133.4.3芽孢杆菌处理工艺流程163.4.4工艺说明174.主要构建筑物和设备184.1主要构建筑物184.1.1格栅井184.1.2缺氧池184.1.3好氧池184.1.4沉淀池184.1.5污泥池184.2主要设备184.2.1生物转盘184.2.2格栅机194.2.3进水提升泵204.2.

3、4搅拌器204.2.5污泥提升泵204.2.6曝气系统204.2.7风机204.3主要构建筑物汇总214.4主要设备汇总215.辅助专业设计225.1土建设计225.1.1主要设计规、设计依据225.1.2土建设计225.1.3主要建筑材料225.2电气设计235.2.1主要设计规、设计依据235.2.2设计围236.环境保护247.劳动保护与安全258.经济分析268.1 建设项目总投资268.1 运行成本分析279.工程效益289.1 经济效益分析289.2 社会效益分析289.3 生态效益分析2810.质量服务与承诺29附录一 MBR法处理该项目污水的说明30附录二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该项

4、目污水的说明33附录三三种污水处理方法投资与运行成本的比较361. 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市昌平区南邵镇屯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2项目概况市昌平区南邵镇总面积三十五点二平方公里,全镇有十六个自然村,其中三个自然村地处镇北山脚,三个自然村坐落九里山环。全镇绝大部分是汉族,有小部分回族、满族散落村中。南邵镇管辖16个村委会:南邵村、屯村、各庄村、景文屯村、纪窑村、金家坟村、辛庄村、四合庄村、东营村、营村、何营村、小北哨村、北邵洼村、官高村、三合庄村、营坊村。本项目建设地位于南邵镇屯村,本村常住人口为200户左右,在上外来流动人口,目前总人口数为:1000人左右。1.3编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

5、标准规: 建设方童工的基本资料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与附属设施(二)(S(二);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材(GB/T 18477-2001);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

6、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GBJ1189)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GBJ6984) 建筑设计防水规(GBJ1687,2001年版)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3342002)等。1.4项目实施单位昊海天际科技1.5工程建设容和规模本项目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土建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结合本村人口数量和本村实际用水量,设计本村处理规模为50t/d。1.6建设周期计划于2011年10月底开工,2012年5月完成工程验收。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43.50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为3.43万元,设备投资为34.35万元。本项目工程投资由镇村自筹。1.8工程管理工程建设以

7、南邵镇屯村村委会作为工程建设业主。项目建成后实行分级管理。建成区、镇、村三级管理组织,昌平区水务局负责宏观管理。由村委会负责本村污水治理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业务归昌平水务所管理。村民有权力和义务对本村工程管理运行进行监督。1.9综合评价项目建成后将会极大的改善新农村的水务环境和加强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实施后对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项目区概况2.1自然地理2.1.1地理位置南邵镇属于昌平区辖镇,位于区域东部,距区中心5公里,镇域面积35.2平方公里。京密引水渠贯穿南邵全境,地势平坦,地区水资源

8、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森林面积达666公顷,林木覆盖率22%。(北)京通(辽)铁路横穿全镇,昌(平)怀(柔)公路横贯东西,境区镇级7条公路干线纵横相交,交通便利。2.1.2地形地貌整个昌平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北部、西部主要为燕山运动隆起的山区,中部、南部为倾斜的冲积平原。山峰高程一般在8001000m。2.1.3气象水文屯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小时,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为176天,年平均降水量550.3毫米。2.2经济概况南邵镇共有耕地面积一万四千七百零二亩,其中粮田面积一万三千零六十七亩,一

9、九九九年实现粮食总产七百五十三万公斤。二零零零年,南邵镇农业生产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专业小区为方向,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促进了大农业的再次发展。六月底,南邵镇已完成农业生产总值二千一百五十五万元,同比增加一百二十九万元,增长百分之六点八。 为不断适应农业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发展,南邵镇共打机井一百八十二眼,其中深井二十四眼。装机容量二万七千九百一十五千瓦。在节水示工程运行中,共铺设喷滴灌管道五十五公里,实现喷滴灌面积一万一千亩。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南邵镇共有农机械配套九百九台,总动力一万四千一百三十七千瓦。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南邵镇已有规模猪场六个,鸡场、牛场各一个,新发展养

10、殖小区三个,预计年终只畜牧业一项可实现养殖收入二千五百万元。 在农村经济运行中,镇村企业通过转制经营,也呈健康发展趋势。一九九九年全镇实现总收入三点一七亿元,其中镇村企业完成一点四八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七。今年一至六月份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一点七九亿元,其中企业完成零点八五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七点五。今年完成指标与去年同期对比,分别增加一千六百八十四点九万元和一千一百四十点五万元,增长百分之一十点四与百分之一十五点五。 南邵镇各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农村居民存款余额的不断增加。一九九九年该镇信用社存款已实现八千八百一十七万元,其中农村居民存款七千零六十九万元

11、,占百分之八十点二。今年一至六月份居民存款实现七千三百一十九万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四百二十六万元,增长百分之六点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促进了全镇企业和个人缴纳国家税金数额的不断增加。一九九九年全镇完成国家税金一千零八十三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今年一至六月份,又已完成五百九十二万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七十三万元,增长百分之一十四。 改革开发,南邵镇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方面也实现了全面发展。但南邵镇党委、政府依然信心十足,力争在三、五年,将南邵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市场繁荣、特色突出的城市化、现代化、园林化

12、的新型都市中的乡村而不懈努力。3.污水处理工艺设计3.1项目设计水质水量3.1.1项目设计水量本项目设计每日处理量为50t/d。3.1.2设计进水水质 设计进水水质如下表3-1表3-1设计进水水质水质参数CODCrBOD5SS氨氮总磷pH进水水质400mg/L300mg/L200mg/L60mg/L10mg/L693.1.3设计出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为: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的二级标准,如表3-2所示。表3-2设计出水水质水质参数CODCrBOD5SS氨氮总磷pH出水水质60mg/L20mg/L50mg/L10mg/L0.5mg/L693.2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京郊农村生

13、活污水治理的技术和名称都比较多,从工艺原理上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和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序批式(SBR)、膜生物反应器法(MBR)等。随着污水处理工艺水平的发展,村镇地区污水处理技术革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原有技术类型的改造、改进与进行适宜的工艺组合两方面。2010年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污水处理工程共涉与13个区县,78个行政村,34496户,126010人,生活污水量13650立方米/天,人均收入8

14、730元;这部分村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接入市政管网三种模式,其中分散处理共20个村,主要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地区;集中处理共55个村,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高碑店、延庆岔道与房山坟庄等3个村接入市政管网。上述78个新农村共建设污水处理站130座,其中已运行78座,占60。污水处理采用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滤池、湿地、MBR等8种工艺与组合。污水处理采用工艺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滤池、湿地、MBR、E-CASS、A/O+土地处理等7种工艺与组合。其中接触氧化、E-CASS、MBR等工艺运行费用较高。如房山、怀柔、门头沟、密云等区县采用的MBR工艺,

15、该工艺经调试能保证出水满足排放标准,但后期进行换、洗膜等维护费用较高,给新农村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从目前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看,大部分处理站污水处理工程缺少运行记录和水量计量设备,有些村庄仅用水泵或电表来计量运行的情况,既不利于工程管理,也不利于工程监管。目前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和人员费,来源都没有正式渠道,基本都是由村委会垫付,这也是制约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3.3几种较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比较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组成主要包括洗涤、沐浴和部分卫生洁具排水,水量因地区性经济程度的差异而不同。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分布围为:COD:108552mg/L,BOD5:49306mg/L,氨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