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斜捺及其例字》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43662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斜捺及其例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课《斜捺及其例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课《斜捺及其例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课《斜捺及其例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斜捺及其例字》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申报人姓 名 公春江 性别男年龄29所 在学 校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作 品名 称欧体楷书捺及其例字任教年级学科小学三、四年级书法课电 子邮 箱联 系电 话13631190889通 讯地 址广东省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微视频介绍(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微视频设计思路,作业设计思路,以及微视频特色所在)1、 教学目标:A、结合自然物分析“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B、教师讲解“捺例字的写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概括字形特点;C、教师毛笔示范例字的写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书法的用笔美、结构美和节奏美,提升书法审美能力。2、设计思路:A、由一个滑梯的小谜语导入,让学生通过“

2、滑梯”联想到“捺”,在欧体楷书中,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平捺、斜捺、反捺。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捺”的外形特点,并会通过外形认识、归纳不同的捺,接下来学生思考怎样用毛笔写出这些特点。老师于是引导学生归纳出了捺的共同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一条主线和两个粗细变化”,这是写好捺的核心方法,老师通过亲笔示范和讲解将这句话的内涵用毛笔演绎出来,学生对写法一目了然。B、接下来老师逐个示范斜捺的例字、平捺的例字和反捺的例字。在示范前用图示或设问的方法讲解他们的主要特点。比如说写“人”字。很简单的一个“人”字,小学生能快速抓住特点用毛笔表达出来可是不容易,但老师用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和快明白写好“人”字要注意的

3、关键地方在哪里,找准了关键部位,人字就很容易写了。再如“道”字,老师在讲解结构时很形象的用“龙舟装货物”来比喻走之底和首字的关系,他们搭配好了,道字也很容易写好了。如道字犹如舟中的货物,装在船头船尾都不平衡会翻船,装在中间太大了也会压沉船,只有装在中间而且大小合适的位置,重心又美观又恰当。2、 微视频特色:我的微视频最大的亮点有两方面:一是给学生现场毛笔示范。由于我在书法方面从理论到真、草、隶、篆的技法多年来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学生示范的范字写的很到位,无论现场书写还是拍摄视频,都能看到示范时的笔画美、结构美和节奏美。在平时上课时我每次示范完例字学生都会惊讶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且下课后争相过来

4、索要老师的范字。二是对笔画和例字特点生动的分析。“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难的笔画,因为它既要掌握好用笔的提按和节奏,还要掌握好笔锋行走的方向。学生书写时很长一段时间会不知所措,但我让他们先发散思维:结合自然物找特点、找相似的事物;接下来再抓住特点高度概括:一个中心两个粗细变化,并加以讲解示范。学生马上明白了捺怎么写。再如:走之底的字用龙舟装货物来比喻。学生脑子里就会有个很形象的水上的船,自然就会跟着船里的货物权衡怎样装会又稳定又好看。例如:道、远、迢等,一大类走之底的字结构搭配问题解决了。个人简介公春江 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书法教

5、育网编辑、制作人;中国书法年鉴(2005)编辑;台湾省书画教育学会顾问;中山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曾在北京、甘肃、广东等地举办书法联展、个展。作品被北京、台湾、英国、日本、韩国等地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收藏书法专攻楷书、篆书,兼习行草书;篆刻以明清流派印为主,兼攻战国玺、秦汉印。2013年5月应全国政协之邀,赴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参加“海峡两岸书法进课堂座谈会”,全面阐释书法教育思想、展现书法教育成果。2013年7月应台湾省书画教育协会邀,与师生一起赴台湾进行为期8天的书法文化交流,并举办“海峡两岸师生书法交流展览”。所在学校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木棉书社被评为“中山市优秀社团” 签 名:公春江 填表日期:2014年1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