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43562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建设论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摘要:本文从分析现阶段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据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图书馆建设论文,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当今时代,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作为文献信息资源重要提供者的图书馆正在由传统的图书馆效劳模式向现代化体系和效劳模式过渡,进人了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因此,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新方向。数字化图书馆是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于图书馆,以方便、高效、准确地为广阔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将知识资源转化为先进的现实生产力,是能够存储大量信息,用户可以通

2、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建设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既是传统图书馆自身开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数字图书馆目前仍然是一种新概念和新技术,技术上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还需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需要图书馆界的不断努力。作为21 世纪图书馆开展方向的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将具有以下特点:(1) 馆藏数字化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演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要将文字、图像等转化为数字,存贮于一定的载体上。(2) 操作及管理自动化在数字图书

3、馆时期,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检索、管理、传递等都以计算机硬、软件为根底,因此,计算机是数字图书馆最根本的手段和工具以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和管理。(3) 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数字化图书馆是以网络为平台,信息资源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读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查阅网络上任何一个馆藏单位的文献信息,使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中的借阅模式,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 4) 信息资源共享化。依托互联网络的数字图书馆既能借助网络交换各自的馆藏,又能方便用户检索分散在不同贮藏处的文献信息,表达出数字图书馆高度的信息资源共享性。然而,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4、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根底薄弱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其作为一个数字资料库,应把包括历史资料、网上资料、媒体资料、声像、录像在内的所有资料数字化后放进去,即原有资料的录入和整理入库。数字图书馆是高技术的产物,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许多高校并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的数据库,对于本校图书馆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以及高校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展缓慢,进而导致数字化资源缺乏而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由于缺乏统一

5、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不一,为了追求数字化资源的储量,盲目引进数据库,但目前各馆之间的沟通和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这给今后的资源整合造成了隐患。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在著录、检索、文献传递方式及方法、软件硬件设备等方面也未能很好地实现标准化,大多缺乏必要的联合目录和健全的检索工具,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缺乏统一的建库标准,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信息和系统不能很好地相互兼容、相互识别和相互传递,使得图书馆自动化有名无实,数据难以共享,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2.人员素质不高,高素质人员缺乏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了信息媒体的转变以及信息获取方

6、式的多样化,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多样性,要求图书馆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组织和检索文献的能力,自己要熟悉网络资源,计算机技术,还要有能力为读者和用户效劳,指导其获取信息及利用数字资源。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整表达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开展的要求,能胜任网络化文献建设的人才严重匮乏,精通计算机技术、自动化设计,图书情报及掌握外语等综合性专业知识的人才极为有限,即使一些图书馆员,掌握了计算机知识和图书馆自动化原理,但对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联机检索技术了解甚少,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差。同时,图书馆缺乏完备、系统的馆员培训机制,不能及时组织有针对性、有方案的在职学习和培训,馆员

7、的业务水平难以得到根本性提高,知识储藏难以适应数字化资源信息效劳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现代化、数字化建设和开展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效劳中, 都存在着心有余而人力缺乏的现象。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高校信息资源及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如果没有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和标准化,再多再好的信息资源不但难于上网开发,难于发挥出利用价值,而且还会造成物质资源与知识资源的严重浪费。我们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应围绕建立系统化的数字图书馆的方针进行。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时要根据各高校学科特点、研究方向和开展规模,建立个性化

8、、系统化的数据库;建设各种专题数据库,根据各种专题类型分门别类,制作全文数据库,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效劳;建设一批高质量、大规模、易用的中文数字资源库;建立假设干个超大规模的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内容要按照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要求加工和标引,统一标准;积极研制并引进国外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和标准,使我国高校的网络信息资源走上标准化的轨道;建立健全的检索工具,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对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广阔用户使用。(二)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引进复合型人才人才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

9、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全面提高图书馆人员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推行图书馆员的人才培养和鼓励机制。有针对性的做好人才培养和开展的规划,对相关管理人员除进行专业系统培训外,还应激发人员的自主学习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交流渠道和形式进行自我培训,与相关专家,国内外同行进行交互学习,学术探讨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接收新挑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应数字化图书馆的需求。努力培养和提高现有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存储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和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有较高外语能力

10、,并且不断拓宽知识面,以便全方位地为读者效劳。积极引进精通计算机技术、自动化设计,图书情报及掌握外语等综合复合性专业知识的人才,提高图书馆整体人员素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大势所趋,是21 世纪图书馆开展的方向,图书馆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挑战,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效劳质量, 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而不懈努力。1何琍芳。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J.图书馆,2022,(4)。2盛小平,卢共平。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2)。3南英子。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对策J.情报科学,2022,(12)。4黄巍巍。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J.南华大学学宝(社会科学版),2022,(6)。5蒋红坚。建立21世纪的数字图书馆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6毛学群。中小型图书馆数字化对策J.图书与情报,2022,(1)。7卢共平。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开展J.图书馆建设,2000,(4)。8冯瑞琴。浅谈图书馆信息网络的建设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8( 2)。推荐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创刊于195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