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43312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结成果(小初高、职业)(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结合培训和工作实际,完成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作为研修终结成果提交至平台。要求: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作者:朱自清科目: 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 2课时提供者:张远琼单位: 四川省万源市第三中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背影是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单元是在第一单元(以战争为话题的单元)的基础上发出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所以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对普通人的的关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

2、,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人们总是说,母爱温情如水,父爱厚实如山,同学们都是沐浴在爱的雨露下幸福成长的,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爱是征服人类最有力的武器,也难怪铮铮铁汉朱自清先生,却在世界上最平常最朴实是父爱面前潸然泪下。作者将别人不曾在意的父子之爱,浓缩在方寸之间,就是父亲的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行文的思路.3)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2、过程与方法:理解关键语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净化自己的心灵。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3、较好,在学校同年级8个班处于中偏上的水平,听说读写思查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学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因学校多次开展与“感恩”有关的活动,大多数同学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现和较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过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梁月辉、田姗姗、吴欢洋等同学能通过自己的诗文朗诵或动情讲述,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文章有的在征文大赛中获奖,有的在报刊上发表。尽管如此,但很多学生的家庭并没有经历过“祸不单行”的日子(如:文中作者的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很难站在作者和作者父亲的角度来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将成为本节课学生认知形成最主

4、要的障碍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针对教学目标 ,每一课时重点完成其中的一项。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将力争充分体现如下几个原则: 1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把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作为重头戏,给予时间和教学流程上的保证。充分阅读,充分感悟,充分思考;感、思以充分的阅读为基础,充分的阅读是为了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和领悟。 2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除必要的方法和程序的交待性引导外,不越俎代庖。当然,学生的分析理解应该是他个体独立思考所得,也可以是他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所得,就此,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也可作些微调,比如,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带着一种观点参与讨论,和学

5、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又如,在同学的分析研究遭遇阻隔时,做必要的提示点拨。 3以写促读。 第一课时重在文本内容、情感的体味理解,揣摩作者内心深处思想情感的细腻、复杂;第二课时,以作者描写的艺术为主体进行研究,在领会其写法高超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深对文章情感的准确体会。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激发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教师动情地述说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文集的表情、神态和父子当时的心情 。一、有的学生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为之欣喜,为之感动,想一睹为快。 一、由朱自清父子的神情激发学生急于认真学习课文的积极

6、性(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二、教师指导学生介绍作者,并做适当的补充。教师用普通话正音,并指名学生说出几个重要词语的意思。二、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二、了解作者、初步理解生字词,有助于很好地学习课文。三、研读是让学生真切地熟悉内容和体验感情。三、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不时点拨,鼓励。四、教师要求学生在“背影”、“流泪”“父亲的语言”三项中,任选一项,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三、学生通过合作探究,(1)明确:安慰儿子,为儿子送行,照看行李,给小费,讲价钱,再三嘱托儿子路上小心。(2)完成儿子对“父亲”感情的转变。四、各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五、教师要求13学

7、习小组做第四题第1题,第46小组做第四题第2题教师总结作业情况.四、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发言踊跃。五、各组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分组交流,看谁的作业有特色,最后在全班交流五、通过完成书面作业和班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七、教学评价设计自 评 表自评人: _月_日自评内容情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好较好一般差联系阅读,主动提问好较好一般差能否积极参与合作好较好一般差你的观点的价值高较高组发言次数课堂发言次数学会的方法有最大的收获最大的遗憾感触最深的知识语文教师的评价 努力的方向 八、板书设计背影(朱自清)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现代著

8、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二、题目分析: 父爱VS母爱 高大形象VS背影 -引出课文 “背影”是“文眼” -课文中四次提及“背影” “背影”命题的好处 -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三、结构分析: (1)开篇点题难忘背影(惦念之情)渲染悲凉气氛四次 (2)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特写镜头)肖像/动作描写,感人至深背 (3)父子分别惜别背影(惜别之情)加深读者对背影的印影 (4)引述书信再现背影 (百感交集)父亲老境颓唐,对子的惦念如故四(1)“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悲哀伤心、难过的眼泪次(2)“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感动之泪眼(3)“我的眼泪又

9、来了”惜别、难舍、惆怅的眼泪泪(4)“晶莹的泪光”眷恋、思念、辛酸的眼泪四次背影+四次眼泪父子之爱四、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等事情的描述,着力刻画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深情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分享: 喜欢赠金笔九教学反思朱自清和他的父亲分别用“眼泪”和“背影”演绎了人间亲情,这不是演戏,但更感染人。本课聚集“背影”、“眼泪”“父亲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理解和反思,基本上做到了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经验和体验的真实碰撞,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浅,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经历过大喜

10、大悲,课文所呈现的情形离学生很遥远,因而学生不易进入角色。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学生的心灵情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产生自己的体验并进行评价?这一节课,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的感情投入不很到位。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紧抓“情感”主线,环节设计精巧。在简练而深情的导入环节,用“研读”来体验课文“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和“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情感基调,然后以“怎样的背影”和“几次写眼泪”为抓手,深度体验和理解作者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中间适当地点一下背景,一步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高潮,直到最后让学生完成“讨论、写作、交流”的课后作业第四题,让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水到渠成。难怪县教研室主任汤继光评价说:“唐老师这堂语文课做到了步步铺设,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专家组梁晓华先生说“整个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有教师的独特理解和创意;环节新颖,内容厚实。” 但是,我自己认为:对重点语段的表情朗读太少了;思考、答问的时间过多了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