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音响效果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43244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音响效果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音响效果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音响效果设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音响效果设计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音响影像等多种媒介信息集成和综合,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音响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掉。何为音响,音响即声音所产生的效果。在这,我就自己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谈谈对音响的运用。一音响的适时性原则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课件都会有一个“封面”。绝大多数的“封面”是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并且是在课间准备时展示在大家的面前的。如果这时活泼的动画配上轻松的音乐,同时从电脑中传递给学生,必能缓和学生紧张的心情,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探知欲。但是如使动画与音响相互独立,则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如:在制作英语课件

2、Numbers的过程中,动画是从电脑中传递,而与之配套的一首英语歌则从录音机中传递给学生,这时我发现有的学生看着大屏幕,有的则盯着录音机,这样就分散的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产生一种别扭的感觉。如果将歌曲录在电脑里,并嵌在课件中,使之与动画同步播部门,必能减少学生注意力的流失,在课的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心。又如:在教学低年级的课文小雪花时,我设计了小雪花从天上慢慢飘落的动画场景。第一次,我是让学生边看动画边听我读课文;第二次我将范读的声音录入课件中,使动画与声音从一个地方同步传递,这次减少了学生注意力的流失,他们比第一次专心多了,也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二音响的强度原则有人对小学生在日常

3、学习中注意稳定性作研究,发现710岁学生可维持20分钟,1012岁学生可维持25分钟,12岁以上的学生可维持30分钟,而小学的一堂课是40分钟,如何使学生生能够保持注意的稳定而不出现疲倦现象呢,这时就可以借助一些较强的声音的帮助。如:在制作Numbers时,在“one、two、threeten”这些单词移动出示时,可与之同步发出较强的一个叮咚声。由于学生还不善于主动转移注意,因此可以用这个清脆的声音又将学生引导到本课的学习中去。又如在做巩固练习的时,一般来说,巩固是处于一节课的尾声部分,这时低年级儿童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严重的不集中,如果突然有一个较强的声音冒出来,是否能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

4、?所以,我做了以下的尝试:在进行“青、清”的分辨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河水真()啊。”当我把“青”拖进括号里时,就出现一个“你错了,你错了”的声音;当把“清”拖进括号里时,就出现一阵掌声和“你真棒,你真棒”的声音。学生对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感到吃惊,或被吓了一跳,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又被重新拉回了课堂中,而且掌声和表扬声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儿童来说,有一定强度的音响,能够恰当地引起他们的注意,调节好课堂的学习气氛。三音响的熏陶性原则“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播放一段与课文情感相符的音乐,可以使学生为理解课文定下一个感情基调,如:在教学一去二三里时,我一边出示课文动画,一边放上一段优美的古筝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郊外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中,远处小山上有几座亭子,小河边开满了美丽的桃花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使学生精神上受到美的熏陶,陶冶了情操,还能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综上所述,音响的效果还真的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声音如:掌声、清脆的玲声、古曲音乐等,巧妙地将这些音响资源利用到我们的课件中来,使课件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个性化特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