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43242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章 检 测 装 置我们这里讲的检测装置是指用在数控机床上的位置检测装置。它们通常安装在机床的工作台或丝杠上,相当于普通机床的刻度盘和人的眼睛,不断地将工作台的位移量检测出来并反馈给控制系统。大量事实证明,对于设计完善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它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将主要取决于检测装置。因此,精密检测装置是高精度数控机床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数控机床上使用的检测装置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 工作可靠,抗干扰性强。(2) 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3) 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的工作环境。(4) 成本低。通常,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为,分辨率为能满足机床工作台以的速度移动。表4-1

2、是目前在数控机床上经常使用的检测装置。本章就其中常用的几种作以介绍。表4-1 位置检测装置分类数 字 式模拟式增量式绝对式增量式绝对式回转行圆光栅编码盘旋转变压器,圆感应同步器,圆形磁栅多极旋转变压器直线行长光栅激光干涉仪编码尺直线感应同步器,磁栅,容栅绝对值式磁尺21 感应同步器感应同步器是一种电磁式位置检测元件,按其结构特点一般分为直线式和旋转式两种。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组成;旋转式感应同步器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前者用于直线位移测量,后者用于角位移测量。它们的工作原理都与旋转变压器相似。感应同步器具有检测精度比较高、抗干扰性强、寿命长、维护方便、成本低、工艺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

3、机床及各类机床数显改造。本节仅以直线式感应同步器为例,对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叙述。一、结构特点感应同步器的构造见图4-5,其定尺和滑尺基板是由与机床热臌胀系数相近的钢板做成,钢板上用绝缘粘结剂贴以钢箔,并利用照像腐蚀的办法做成图示的印刷绕组。感应同步器定尺和滑尺绕组的节距相等,均为,这是衡量感应同步器精度的主要参数,工艺上要保证其节距的精度。一块标准型感应同步器定尺长度为250mm,节距为2mm,其绝对精度可达2.5,分辨率可达0.25。从图4-5可以看出,如果把定尺绕组和滑尺绕组B对准,那么滑尺绕组正好和定尺绕组相差1/4节距。也就是说,A绕组和B绕组在空间上相差1/4节距。感应同步器的

4、定尺和滑尺尺座分别安装在机床上两个相对移动的部件上(如工作台和床身),当工作台移动时,滑尺在定尺移动。滑尺和定尺要用防护罩罩住,以防止铁屑、油污和切割液等东西落到器件上,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由于感应同步器的检测精度比较高,故对安装有一定的要求,如在安装时要保证定尺安装面与机床导轨面的平行度要求,如这两个面不平行,将引起定、滑尺之间的间隙变化,从而影响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图 4-5 同步感应器构造图二、 工作原理及应用1、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从图4-5可以看出,滑尺的两个绕组中的任一绕组通以交变激磁电压时,由于电磁效应,定尺绕组上必然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势。感应电势的大小取决于滑尺相对于定尺的位置。

5、图4-6给出了滑尺绕组(滑尺)相对于定尺绕组(定尺)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定尺绕组中感应电势的变化情况。图中A点表示滑尺绕组与定尺绕组重合,这时定尺绕组中的感应电势最大;如果滑尺相对于定尺从A点逐渐向左(或右)平行移动,感应电势就随之逐渐减小,在两绕组刚好错开14节距的位置B点,感应电势减为零;若再继续移动,移到12节距的C点,感应电势相应地变为与A位置相同,但极性相反,到达34节距的D点时,感应电势再一次变为零;其后,移动了一个节距到达E点,情况就又与A点相同了,相当于又回到了A点。这样,滑尺在移动一个节距的过程中,感应同步器定尺绕组的感应电势近似于余弦函数变化了一个周期。若用数学公式描述,设是

6、加在滑尺任一绕组上的激磁交变电压 图 4-6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412)由上述及电磁学原理,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势为 (413)式中K耦合系数;反映的是定尺和滑尺的相对移动的距离x,可用下式表示: =(22)x=()x (414)由式(4-14)和式(4-15)可知,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与两极式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一样,只要测量出的值,便可求出角,进而求得滑尺相对于定尺移动的距离x。当分别向滑尺上的两绕组施加不同的激磁电压时,如式(4-3)、(4-4)及式(4-6)、(4-7)所示的和,根据施加的激磁交变电压信号的不同,感应同步器也分为鉴相式和鉴幅式两种工作方式,其原理与四极式旋转变压器完

7、全相同,请参看4-1。2感应同步器的应用在感应同步器的应用过程中,除同样会遇到旋转变压器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角须限定在-,内的问题或要求之外,直线式感应同步器还常常会遇到有关接长的问题。例如,当感应同步器用于检测机床工作台的位移时,一般地,由于行程较长,一块感应同步器常常难以满足检测长度的要求,需要将两块或多块感应同步器的定尺拼接起来,即感应同步器接长。接长的原理是:滑尺沿着定尺由一块向另一块移动经过接缝时,由感应同步器定尺绕组输出的感应电势信号,它所表示的位移应与用更高精度的位移检测器(如激光干涉仪)所检测出的位移相互之间要满足一定的误差要求,否则,应重新调整接缝,直到满足这种误差要求时止。

8、43 光栅在高精度的数控机床上,目前大量使用光栅作为反馈检测元件。光栅与前面讲的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不同,它不是依靠电磁学原理进行工作的,不需要激磁电压,而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工作,因而不需要复杂的电子系统。常见的光栅从形状上可分为圆光栅和长光栅。圆光栅用于角位移的检测,长光栅用于直线位移的检测。光栅的检测精度较高,可达以上。一、 光栅的构造光栅是利用光的透射、衍射现象制成的光电检测元件,它主要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通常,标尺光栅固定在机床的活动部件上(如工作台或丝杠),光栅读数头安装在机床的固定部件上(如机床底座),二者随着工作台的移动而相对移动。在光栅读数头中,安装着一个指示光

9、栅,当光栅读数头相对于标尺光栅移动时,指示光栅便在标尺光栅上移动。当安装光栅时,要严格保证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的平行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隙(一般取0.05mm或0.1mm)要求。1光栅尺的构造和种类光栅尺包括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它是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光刻上均匀密集线纹的透明玻璃片或长条形金属镜面。对于长光栅,这些线纹相互平行,各线纹之间距离相等,我们称此距离为栅距。对于圆光栅,这些线纹是等栅距角的向心条纹。栅距和栅距角是决定光栅光学性质的基本参数。常见的长光栅的线纹密度为25,50,100,125,250条mm。对于圆光栅,若直径为70mm,一周内刻线100-768条;若直径为110mm,一周内刻线

10、达600-1024条,甚至更高。同一个光栅元件,其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的线纹密度必须相同。2光栅读数头图4-7是光栅读数头的构成图,它由光源、透镜、指示光栅、光敏元件和驱动线路组成。读数头的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泡。白炽灯泡发出的辐射光线,经过透镜后变成平行光束,照射在光栅尺上。光敏元件是一种将光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它接收透过光栅尺的光强信号,并将其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压信号。由于光敏元件产生的电压信号一般比较微弱,在长距离传递时很容易被各种干扰信号所淹没、覆盖,造成传送失真。为了保证光敏元件输出的信号在传送中不失真,应首先将该电压信号进行功率和电压放大,然后再进行传送。驱动线路就是实

11、现对光敏元件输出信号进行功率和电压放大的线路。图 4-7 光栅读镜头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数头内常安装2个或4个光敏元件。光栅读数头的结构形式,除图4-7的垂直入射式之外,按光路分,常见的还有分光读数头、反射读数头和镜像读数头等。图4-8(a)、(b)、(c)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结构原理图,图中Q表示光源,L表示透镜,G表示光栅尺,P表示光敏元件,表示棱镜。图4-8 光栅读镜头结构原理图(a)分光读数头 (b)反射读数头(c) 镜像读数头二、工作原理常见光栅的工作原理都是根据物理上莫尔条纹的形成原理进行工作的。图4-9是其工作原理图。当使指示光栅上的线纹与标尺光栅上的线纹成一角度来放置两光栅尺时,必然

12、会造成两光栅尺上的线纹互相交叉。在光源的照射下,交叉点近旁的小区域内由于黑色线纹重叠,因而遮光面积最小,挡光效应最弱,光的累积作用使得这个区域出现亮带。相反,距交叉点较远的区域,因两光栅尺不透明的黑色线纹的重叠部分变得越来越少,不透明区域面积逐渐变大,即遮光面积逐渐变大,使得挡光效应变强,只有较少的光线能通过这个区域透过光栅,使这个区域出现暗带。这些与光栅线纹几乎垂直,相间出现的亮、暗带就是莫尔条纹。莫尔条纹具有以下性质:(1) 当用平行光束照射光栅时,透过莫尔条纹的光强度分布近似于余弦函数。(2) 若用W表示莫尔条纹的宽度,d表示光栅的栅距,表示两光栅尺线纹的夹角,则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为W=

13、dsin (415)当角很小时,取sin,上式可近似写成W=d (416)若取d=0.01mm,=0.01rad,则由上式可得W=1mm。这说明,无需复杂的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就能把光栅的栅距转换成放大100倍的莫尔条纹的宽度。这种放大作用是光栅的一个重要特点。(3) 由于莫尔条纹是由若干条光栅线纹共同干涉形成的,所以莫尔条纹对光栅个别线纹之间的栅距误差具有平均效应,能消除光栅栅距不均匀所造成的影响。(4) 莫尔条纹的移动与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相对应。两光栅尺相对移动一个栅距d,莫尔条纹便相应移动一个莫尔条纹宽度W,其方向与两光栅尺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且当两光栅尺相对移动的

14、方向改变时,莫尔条纹移动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图4-9 光栅工作原理根据上述莫尔条纹的特性,假如我们在莫尔条纹移动的方向上开4个观察窗口A,B,C,D,且使这4个窗口两两相距14莫尔条纹宽度,即W4。由上述讨论可知,当两光栅尺相对移动时,莫尔条纹随之移动,从4个观察窗口A,B,C,D可以得到4个在相位上依次超前或滞后(取决于两光栅尺相对移动的方向)14周期(即2)的近似于余弦函数的光强度变化过程,用表示,见图4-9(c)。若采用光敏元件来检测,光敏元件把透过观察窗口的光强度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设为。根据这4个电压信号,可以检测出光栅尺的相对移动。1位移大小的检测由于莫尔条纹的移动与两光栅尺之

15、间的相对移动是相对应的,故通过检测这4个电压信号的变化情况,便可相应地检测出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每变化一个周期,即莫尔条纹每变化一个周期,表明两光栅尺相对移动了一个栅距的距离;若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不到一个栅距,因是余弦函数,故根据之值也可以计算出其相对移动的距离。2位移方向的检测在图4-9(a)中,若标尺光栅固定不动,指示光栅沿正方向移动,这时,莫尔条纹相应地沿向下的方向移动,透过观察窗口A和B,光敏元件检测到的光强度变化过程和及输出的相应的电压信号和如图4-10(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滞后的相位为2;反之,若标尺光栅固定不动,指示光栅沿负方向移动,这时,莫尔条纹则相应地沿向上的方向移动,透过观察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