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43207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理综生物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理综生物题1.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分别用-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探针细胞总RNA-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红

2、细胞+-+输卵管细胞-+胰岛细胞-+A.在成红细胞中,-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3(9分)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

3、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 。如果用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 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 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雌果蝇,且X染色体间未发生 ,T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如

4、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 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答案】(9分)(1)3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 雄性 交换, 正常眼雌性 X3.2.2通过激素的调节 12-1414、(1)蛋白质(或糖蛋白) (2)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3)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写出任意两项即可) (4)胰岛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受体发生改变)15、(1)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高(腺)垂体(2)神经内分泌细胞相互拮抗细胞内受体16、(1)核糖体 GnRh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5、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4)神经体液17、 (1)细胞内自由扩散(2)侵入人体后破坏激素平衡,引起发育及生殖功能的异常;抑制制性腺的活动,严重者会导致性腺的萎缩3.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5-1711、(1)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减少 通透性 负反馈(2)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肝糖原 胰岛素12、(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 大于(4)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

6、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5)胰岛素;胰高血糖素13、I(1)神经和体液作用时间较长(2)产热和散热渗透压(3)大脑皮层II(1)样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乔木(2)碳元素(CO2)3.2.4免疫调节 19-2111、吞噬细胞抗原决定簇淋巴因子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很快会被记忆细胞所识别,并发生二次免疫,很快将病毒清除掉,所以不易患病。1种,动物细胞融合12、(1)药物C 糖精 (2)抑制 抑制 (3)313、答案(1)常 若IA在X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A型血,若IA在Y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O型血

7、(2)胎儿红细胞表面A抗原 不一定 记忆细胞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 (3)IAi14、(1)c1和c2 神经递质 感觉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2)98.8% 差异:再次免疫阳性率为100%,绝大多数儿童血清抗体浓度远高于初次免疫。原因:初次免疫时产生的记忆细胞再次接触脊灰病毒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4-2611、(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 mgL-1、100200 mgL-1、200300 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4)各组

8、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实验结果预测:如配制的浓度为0、50、150、250 mgL-1,折线图为 (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2)配制的浓度。)12、(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值(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13、(1)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2)不是 (3)IAA氧化(降解)酶 有利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8-3012、I 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

9、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II(1)改进方法: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理论依据: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一定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促进生根。(2)插条蒸腾失水湿度13、(1)B或DF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处(侧芽),抑制生长去除(顶芽)106(2)G或KC向右(向光)弯曲(3)EA向重力弯曲G或KC向上(背重力)弯曲(4)101010210101083.3其他植物激素3

10、1-3411、(1)信息 (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 (3)促进 (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5)3.6(3) 18(60) 协作 (6)内源IAA12、(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 (3)抑制 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13、(1)分裂间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生长旺盛降低 (3)抑制B点赤霉素降低了细胞壁上Ca2的浓度4.1种群的 36-3811、(1)竞争(2)ca(3)降低(或快速降低)(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低(5)40012、(1)生产者(2)出生率死亡率(3)随机取样 (4)垂直结构水平结构4.2种群数量变化40-44

11、11、(1) 样方法S0 (2) 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物种 (3) C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4) 20012、I(1)随机取样16(2)B (3)农药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无机物II(1)出生率和死亡率30只/mL(2)D和E水平B4.3群落结构 46-4811、(1)福寿螺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消费者 捕食(3) 大于 S (4)次生 狐尾草 (5)抵抗力12、(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只要合理均给分)样方法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S0(2)光垂直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

12、密度等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4.4群落演替50-5311、(1)次生土壤(2)草丛常绿阔叶林(3)复杂针叶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更复杂12、(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2)藻类挺水植物消费者(3)种间关系的主要变化: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4)挺水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3、(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

13、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 未发生改变 5.1生态系统的结构 56-5812、(1)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精确性) (2)浮游动物 (3)竞争 (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 (5)13、(1)浮游植物 B 食物 氧气(或溶解氧) (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氧气(或溶解氧) 分解者14、(1)第三、第四、第五 (2)条件 (3)行为 (4)次生 (5) 6或7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61-6311、(1)A/(2)升高降低/ (3)生产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4)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12、(1)8;4;25;105(100000)(2)蛇、猫头鹰;或蜘蛛、蟾蜍;或蜘蛛、食虫鸟(3);(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3、(1)呼吸作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1.1105(3)15.6%(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66-6812、(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a和b(4)微生物的分解13、(1)B (2)3 C和D (3)A、D、F (4)种间关系 (5)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14、(1)(2)捕食 消费者(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