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管线综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43139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管线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维管线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维管线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维管线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管线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管线综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维管线综合应用中鲁班BIM与Revit的对比BIM 技术席卷建筑业,国内也掀起了 BIM 技术运用的热潮。这股热潮下,业 内涌现了大量的 BIM 软件及厂商,有走国际流行范的 BIM 软件厂商,也有平民 化的国内本土化的厂商。目前的 BIM 技术应用中,机电专业的管线综合因其效 果直观、解决问题实际,应用效果最为明显,也是目前最广泛的 BIM 应用点。 本文就三维管线综合过程中,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两款 BIM 软件(鲁班 BIM 系统 和Revit)进行对比。1、软件厂商对比首先说一下两款软件的开发商。Revit是全球三维设计、工程和娱乐软件领导者Autodesk于2002年收购的 三维设计软

2、件,收购后Autodesk提出了 BIM的概念,可以说BIM 词的诞生与 Revit紧密相关,这也造成行业“BIM就是Revit,Revit就是BIM ”的误解。Revit 与Autodesk的其他工程软件产品一样,主要定位于设计阶段,而且Autodesk作 为国际厂商考虑是全球化战略,因此Revit的优势在于三维设计能力、以及通用 化能力。Revit作为国际化的软件,核心研发团队在海外,接收反馈信息要层层 上报,研发内容更要考虑全球化,不可能会为某个企业的需求做定制,在需求响 应与研发支持方面会较差。这也为让国内大量的二次开发商提供了生存空间,不 过这些厂商的商业模式也是另外一个难题。鲁班软

3、件是家本生本长的国产软件商,创业时即是开发三维建模算量软件, 虽然当时还没有BIM 一词,但已经属于BIM的思维与理念。所以目前鲁班关于 BIM 的文章、报告都很多,在行业上也有一定影响。鲁班创业至今,一直定位于 施工阶段,并且专注于本土市场,对于本土化、特色化的东西在软件中有较好的 整合。另外,本土化的软件更了解本地市场,也会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进行私人定 制,对于核心业务就是基于 BIM 的软件销售与服务,鲁班软件十分重视 BIM 全 过程实施的客户的需求。2、软件配置要求对比说完开发商,再提一下具体的软件和软件配置要求吧。用于管线综合,Revit系列需要用到Revit MEP和Naviswo

4、rks。国外三维设计 软件显示效果很好,但相应对硬件的要求也很高,这点让很多行业人士头疼不已, 电脑配置顶级不说,大点的工程还必须配备工作站才能跑起来。Revit系列软件 学习难度较高,对操作者的要求也较高,大量的培训班费用不匪。利用鲁班软件进行三维管线综合,需要用到鲁班安装(Luba n MEP)和鲁 班BIM多专业模型集成应用平台(Luban BIM Works)。鲁班的显示效果相对 Revit要差一点,但这也使得鲁班软件建模客户端只需普通的电脑配置即可,几 年前的笔记本主流配置都可以轻松运行,用模客户端更是轻量化,对硬件要求 很低。但Luban BIM Works的碰撞检查计算应用的是云

5、计算的方式,速度很快 但必须联网才行,而且鲁班安装也有云检查的功能,也需要联网。不过网络目 前属于基础配置需求,一般都能满足。因为鲁班软件主要针对施工企业,施工 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要低于设计院,所以软件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这些特点, 开发出来的软件对人员要求不高,更容易上手。3、三维管线综合对比1)创建模型BIM 工作的基础都是创建 BIM 模型。就建模效率而言,国内施工基本上是边 设计边施工, Revit 建模效率不是低,是要建模精细投入的时间多,产出比不划 算。建模精度低了又体现不出优势,这样的矛盾很难满足国内三边工程的现状。鲁班软件的建模过程就是将二维CAD图纸的识别过程,批量转化,效率高

6、, 毕竟CAD识别转化开发10几年了,创建三维模型的效率自然不是Revit可以比 拟的,可达Revit建模的4-5倍。鲁班软件现在也可以直接转化三维BIM模型, 如Revit、Xsteel、MagiCAD、Bentley等创建的模型,直接转化效率应该更高, 但转化的模型要匹配中国的算量规则出量,对于前期的设计BIM模型的建模标 准就有一定的要求了。2)模型整合做管线综合前,要将全部的机电专业和其他专业整合,如建筑结构、钢结构、 玻璃幕墙等涉及到整个项目的三维模型。鲁班建模端可以接收IFC格式的全部 数据,如钢结构的犀牛、幕墙的Tekla等做出的三维模型可以直接整合,相对于 数据开放的鲁班建模端

7、,Revit在这点的整合力度就稍微有点弱,它只能用自身 的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3)碰撞检查模型整合后需要通过软件进行碰撞检查。Revit可以解决实体和实体的交叉和碰撞,但是对于一些允许的软碰撞不好 解决,它的碰撞是图纸碰撞,偏理论碰撞较多,碰撞用得多的是 Navisworks,NW 的碰撞结果非常直观和详细,包括碰撞位置、发生碰撞的构件、碰撞数目等,可 以出具相应的碰撞报告和净空报告,但是Revit是属于单机软件,因为对电脑性 能要求高,一般采用台式机因此交付时灵活性不够好,出具的报告也是需要手动 截图,工作量相对较大。鲁班 BIM 碰撞检查是基于建造阶段,它的特点是会通过现场驻场人员对主 体

8、结构进行实测,充分考虑施工后的结构偏差,结合施工方案,整合结构、机电、 钢筋、钢结构等全专业进行碰撞,出具碰撞报告和机电预留洞口报告。鲁班是通 过一款BIM Works (多专业集成平台)软件实现碰撞,它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 较 Revit 的单机软件交付时更灵活,软件可自动出具的报告,较人工参与的工作 量更小,更快速;通过现场人员的测量来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施工模型的 碰撞更好的解决了软碰撞的问题,更贴合实际施工。4)管线综合针对碰撞点需要重新调整方案进行管线综合, Revit 作为一款设计软件,具 有很强的灵活性,不足点在于建模精细的话,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因为,对于 碰撞点需要进行人

9、工干预,一个 10 万平的机电项目至少有2000 左右的碰撞点, 所以纯粹依靠人工调整模型,面对巨大的修改工作确实会令人崩溃,这也是为何 国内没有普遍运用 Revit 进行管综的原因,相比Revit,鲁班的管综能力更强,它拥有自动避让功能,针对碰撞点可以 自由避让,虽然不能百分百的碰撞点,的确可以完成百分之九十的避让工作,运 用软件中的自动绕功能,管线综合的效率很高,可以达到一个人日1天2000平 米。鲁班调整管综时都是驻场顾问在现场和总工及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这样完 成的管综方案更贴近施工实际,将保温、支架、工作面等软碰撞全部考虑在内, 定稿后的模型可以自由出具平剖面图,运用动态剖切功能随时

10、随地查看方案,为 现场方案的三维施工交底,提供有力保障。不足点在于它出具的管综只能指导施 工不具有设计资格,需要设计院的人员配合方案确定才可。5)实施方法论Autodesk是软件商,无法提供实施方法论的指导。基于Revit的BIM咨询 服务团队普遍出身于设计,施工现场经验相对缺乏,与施工实际存在脱节,而对 于管线综合这项与施工现场紧密相联的业务,要满足实际需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 差距。Revit的交付对象一方是业主单位一方是施工单位,他们提供的资料,给 业主的是完成后的图纸和模型,给施工单位的是模型,需要施工单位配备相应的 软件和硬件。鲁班服务交付的是BIM在施工阶段的技术,而侧重于施工,使得鲁

11、班的BIM 工程顾问团队基本来自于施工一线,拥有丰富的施工现场经验,在碰撞检查前也 会增加现场实测的环节,在管线综合时也更会注重项目总工及技术人员的紧密沟 通,使得最终的施工效果更佳。鲁班软件毕竟是家软件厂商,目的还是为了更广 地销售软件和系统。即使目前做得风声水起的 BIM 咨询服务,也主要是为了积 累实施方法论、树立标杆示范项目,通过提供项目级服务,能在咨询过程中辅以 培训与知识转移,为服务方培养企业的 BIM 团队,建立自己的 BIM 流程与制度 提供服务。结语这是行业里两款非常优秀的软件,有着各自的优点与特色。若应用到施工现场的管线综合,考虑到与施工人员及方案的交底有密切联系,鲁班 BIM 优势更 明显。随着BIM技术的发展,相信行业内还会不断有新的软件出现,选择软件的 关键应该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相信通过使用BIM技术一定会给建筑业带来更 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