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43048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开发区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区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工作目标,根据市卫生局2012年湖北省消除麻疹行动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当前麻疹疫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 通过麻疹疫苗的常规疫苗、查漏补种,最大限度的消除麻疹疫苗免疫空白,全面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加快消除麻疹工作进程,确保2012年全省实现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麻疹疫苗常规免疫。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适龄儿童常规免疫率达95%以上。 (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在全处范围开展8月龄14岁(1997年4月30日2011年5月31日出生儿童

2、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其中未接种过或未全程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儿童免费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8月龄14岁需麻疹疫苗补种人群接种率达95%以上。 1550岁(1961年4月1日1997年4月30日出生)人群中,未患过麻疹并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给予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 在查漏补种活动期间,目标人群属于常规免疫的,按常规免疫接种相应的含麻疹成分疫苗,但同时记入查漏补种和常规免疫接种记录。 三、接种时间与疫苗安排 全区统一时间为:2012年2月2029日。疫苗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各地的需求计划,拟定全区疫苗分发计划,分发至各地。 四、工作进度安排 全市

3、统一接种时间为:2012年2月2029日 1、准备阶段:制定工作方案、完成疫苗分发、宣传材料分发。 2、培训和宣传动员阶段:2月13日前下发工作方案、召开工作会议、完成培训;20日前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1317日利用报纸、广播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 3、摸底登记和通知阶段:开展摸底登记,发放接种通知单。2月19日将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应种与实际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的应种部分填写后报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4、接种实施阶段:实施接种。 5、督导评估阶段:对各阶段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6、总结阶段:接种单位汇总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免规科。 五、工作要求 1、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2、

4、强化人员培训,广泛社会动员和宣传。 3、做好摸底调查,掌握目标人群。 4、合理设置接种点,确保接种安全。 5、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事件。6、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资料收集、总结和报告。各种结束后,将本次活动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及时形成文字各种总结上报市疾控中心免规科。经济开发区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熊衍东 副组长:雷险峰 成 员:郭永红 方智立 刘艾红 李 思 郭 娟 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培训资料麻疹防治知识一、 麻疹是怎么回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

5、冬末春初为多见,以前患者多为小儿,目前成人麻疹也多见,而且感染后表现症状更为严重。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易感者感染麻疹病毒后约有90%左右发病。若无肺炎、喉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良好。患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多数人可终身免疫。46年前没有麻疹疫苗时,几乎全部儿童都受感染而发病,平均全球每年发病3亿,死亡700万-800万人。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二、麻疹是怎样传染的?麻疹是由麻疹患者在传染期内通过空气飞沫播散,传染给易感者的。经多年研究,目前认为麻疹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1-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

6、尤其是潜伏期末期和出疹早期的传染性最强。退疹期已基本无传染性。传染期内,患者的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痰尿、血液内特别是白细胞内均有病毒。当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哭闹时,病毒即随同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或小滴而被喷出,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颗粒,以后随着空气的流动迅速播散开来。如果易感者吸入了这种带有麻疹病毒的空气,即可被传染。三、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未接种过麻疹或第一次接种麻疹疫苗未成功的人患麻疹时,几乎全部表现为典型的临床经过。麻疹潜伏期约10日(6-21日)。本病过程常表现为3个时期。1、前驱期(出疹前期):一般3-5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发热多在38-39度,同时伴结膜充血、畏光

7、、流泪、打喷嚏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精神差、食欲减退、少数有呕吐或腹泻。发热后2-3天,两侧颊黏膜上可见0.5-1毫米的小白点,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红晕,称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2、出疹期:发热3-4日后,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耳后发际,继之面颈部也有,再向躯干及四肢扩张,最后达手足心。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直径约2毫米5毫米,大小不等,开始散在皮疹多,融合者少,逐渐互相融合不规则的片状,颜色也越来越深。此期体温可达40度以上,持续数日,全身中毒症状更重,精神萎靡,终日昏睡,不思饮食,眼面水肿,干咳声嘶。3、恢复期:皮疹出齐出透后,体温开始下降,1-2日即降至正常,全身情况也随之改

8、善。皮疹在退热后2-3日消退,初留浅褐色斑痕或同时伴有少量糠麸样脱屑,经1-2周开始完全消失。褪疹时的顺序同出疹,自上而下,自中心向末梢。四、得了麻疹怎么办?麻疹是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未发现有直接杀死麻疹病毒的特效药。患麻疹时,需要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并加强支持疗法,帮助患者度过极期。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疹后10日。2、前驱期及出疹期高热时,不宜采用冷敷或较强烈的退热剂,以防疹子出不透。发热过高可冷敷头部或必要时用少量退热剂,切忌大量发汗与急速降温。3、患者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清洁、温暖、空气新鲜,切勿关闭窗户,光线不宜过强。保持口、鼻、眼的清洁

9、,可用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宜多喂水,给易消化饮食,但勿长期忌油忌蛋白等。4、合并肺炎细菌感染时,无需常规应用抗生素。五、怎样预防麻疹?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并做到对麻疹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治疗。1、管理好传染源:麻疹患者是本病唯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设立隔离病室,对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宜暂停接送,并不接受易感儿入托,检疫期每日进行晨间检查,便能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如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半小时,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分钟后再接触易感者。3、保护易感人群:(1)自动免疫:我国1965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制造成功,即在全国大面积接种,接种对象为未患过麻疹满8个月的小儿,0.2毫升皮下注射,1次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0%。易感人群接触麻疹2日内及时接种疫苗可预防麻疹。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约515%接种者接种后出现低热或个别出现较高热,1-2日即退。(2)被动免疫:年幼、体弱患病的易感人群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使不发生麻疹或减轻症状。常用人血免疫球蛋白3毫升、胎盘丙种球蛋白3-6毫升肌肉注射。接触麻疹患者后5日内注射,可预防发病,接触后5-9日注射可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