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429001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石地理所反应的越南汉化势力11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Observing Sino-Conversion of Vietnam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stone rubbings计 画 编 号:CYUT91-G-003执行期限:91年1月1日至91年11月30日主持人:耿慧玲Keng, Hui-Ling 执行机构及单位名称:通识教育中心中文摘要金石是人文环境的一种表现,本文由北属时期至李陈二朝的金石拓片分布的地理位置分析,发现北属时期至李朝,其金石主要分布在红河周边地区、及清化地区,清化与宁平所占比例最高,但是清化的金石分布的时间跨度很大;显示出清化地区金石时

2、间分布的均匀,也反映出清化(九真)在北属至李朝时期持续性的历史地位。宁平、河西、兴化的金石数量比例,显示出这几个地区在越南历史发展上有重要的地位。河南、太平、富寿、南定、永福、北宁、河内金石的分布位置,都在红河及相连流域一带。宣光虽然地处越南极北,却是古述滇越道的必经之地。比较陈朝与前朝金石的分布,发现陈朝在与云南地区的交通有相当的延续性;而丁黎时期发展的核心区域清化地区(九真),在李朝以后,其重要性逐渐为河内所取代。乂安、河静地区金石在陈朝的出现,反映出越南在陈朝领土的南向扩张趋势,也反映出越南在陈朝时势力的成长。以越南金石拓片所展现的人文的分布,恰与文献与考古资料中越南国家的发展是一致的,

3、主要以各皇族及地方势力为中心,而各地方势力及皇族势力的起源,则以与中国的地缘关系有关,自拓片金石的地理分布,可以发现李陈二朝金石大多在红河流域、九真地区及中越交通在线,可知越南国家之发展和中国与越南间长期的密切地理关系有关。关键词:越南、汉文金石、历史地理、北属时期、中越交通线、中国、文化传布Keyword: Vietnam, Chinese epigraph, historic-geography, period under Chinese sovereignty, Sino-Vietnam communication route, China, cultural dissemination

4、由于种族、文化、地理上的关联性,越南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与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越南与中国,由上古时期自然的交互涵化的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力的支配现象,则是自秦始皇征岭南,设置象、南海、桂林三郡始, 秦始皇设置的三郡中,象郡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统治到越南,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焦点,其间鄂鲁索与马思伯乐两人不同的见解引发了严重的争执,之后,许多的学者依据新数据、新解释对于秦始皇征岭南的时间、将领、疆域重新检讨,但仍没有定论,其间论文甚多,请参考余天炽等着古南越国史,(广西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虽说象郡是否包含今越南北方,学界尚有争议,但如果秦始皇已于广东、广西地区设郡,越南北

5、方欲不受到秦朝政治力之影响,恐非易事,严耕望师主张,秦之疆域在始皇二十六年时是以内史及三十六郡为疆界,北起长城,南抵五岭,东至于海,西抵洮水、岷、峨、沅、湘,大抵以自然地形为区划。统一后,继续开拓疆土,在三十三年左右,建置南方四郡及河套之九原郡:今略测其边界如下:由长城西端向东南,沿嘉陵江上游南,又折而西南,约经今平武、茂县境,又西南略走岷江、大渡河间,至峨边、马边等地,又向东略循今川、黔省界,有黔省东北隅,又折而南,略循今湘黔省界,经广西中部,又南至中南半岛,有今越南之北中部。 严耕望,中国历史地理讲纲第四编,秦汉时代讲稿,未刊。秦始皇开拓疆土,设置郡县既以自然地形为区划,始皇三十三年设象郡

6、所代表的意义,便是秦朝的政治势力已过岭南。自此以后,在中国主流汉文化的政治影响下,越南汉文化的特征逐渐明显,成为汉型文化圈中的重要份子。但越南本土的文化特色,在属于汉文化的边陲地带的地理环境中仍能保持相当的自主性;同时,因为处于大陆汉型文化与次大陆印度型文化的走廊地带,使得越南所呈现出的文化十分特殊,不仅具有中国文化圈中的一些典型色彩,也孕育出融合汉文化与地方性传统文化的独特个性。自西汉以后,越南的交趾、九真等地一直都正式设立郡县,成为中国地方行政治度中的一环,但观察中国中央政府对于越南地区的统治,尚可分为正州与羁縻州两种状态,整个北属时期,都延续这样的统治方式。这也使得越南在国家的发展上,受

7、到中国政治制度相当大的影响。然而本文所希望讨论的是由金石铭文探讨汉文化对于越南发展的影响。金石是人文环境的一种表现,不管是依山而制的摩崖,还是人为修制的钟鼎碑志,每一件金石都需要集体的力量方能制成,因此,有金石的地方,大都能反映出人文历史的发展状况。越南金石的制作与中国极为相似,完全可以以理解中国金石的方式来理解越南金石的一些内涵。目前本人所执行的越南汉文碑铭计划 本计划全名为中法越国际合作共同研究越南汉喃研究院藏汉文拓片国际合作计划,由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补助,计划第一期自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第二期继续进行中,本计划拟将越南金石铭文资料予以整理出版,现在已经出版第一集,第二集

8、已于2002年5月出版。越南金石铭文资料,迄今已统计出的约有一万多件,约二万五千张拓片,为法国殖民政府以地毯式的乡里搜集方式所搨拓者,质与量皆精,可以代表越南在历史时期金石的大致面貌,今越南正以国家的力量继续努力搜集中本文拓片资料,凡为无编号者,皆为越南新征集之金石资料。本计划在越南国家的鼓励下,将持续进行整理的工作。,将越南现存的二万五千件金石拓片资料,逐件整理研究,在这些拓片所反映出的金石位置中,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历史时期,金石分布的地理状况与人文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亦可藉金石分布所彰示的人文现象找出历史发展的一些脉络,兹以越南北属及李陈时期的汉文金石作一初步的分析。一、北属至李朝金石铭文之地

9、理分布越南汉喃铭文第一集拓片目录及分布地序号碑 名源地年代编号1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之碑文清化东山618209452青梅社钟河西青威798302703天威径新凿海派碑广西防城870安南志略4日早古钟河内慈廉948无编号5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宁平花闾973VB16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宁平花闾979VB27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宁平花闾979VB38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宁平花闾979VB89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宁平十世纪VHT210阿弥陀佛象颂河西国威1097VB911安获山报恩寺碑记清化110017539175402095012保宁崇福寺碑宣光沾化11072094613天福寺洪钟铭文河西国

10、威1109金文类聚A.1059214崇严延圣寺碑铭清化厚禄11182095315大越国李朝第四帝崇善延龄塔碑河南维先1121327243272516干尼山香严寺碑铭清化绍化11252095717仰山灵称寺碑文清化河中1126209542095518古越村延福寺碑铭兴安美文1157302973028119巨越国太尉李公石碑铭序兴安美文1159钞本20皇越太傅刘君墓志太平兴河1161钞本A.120721大朱摩山盎大光圣岩碑宁平花闾11742947722奉圣夫人黎氏墓志富寿三青119910755、1076123宝掌太婆墓志清化广昌1207无编号24圆光寺碑铭(阿弥陀佛)南定海厚1176-121028

11、94325报恩禅寺碑记永福瞇灵不详4102410326古寥乡祝圣报恩寺碑并序兴安美文1214302853028727臻津祠迹北宁顺城1175-122563666367根据上述金石的地理分布,我们可以绘图如后(见图一)。由图中金石的分布,可以发现北属时期至李朝,其金石主要分布在红河周边地区、及清化地区,分析二十七件拓片分布的地区的比例如下:清化Thanh Hoa六件,占所有金石的22.2;宁平Ninh Binh六件,占22.2;河西Ha Tay三件,占11.1;兴安Hung Yan三件,11.1;宣光Tuyen Quang一件,3.7;河南Ha Nam一件,3.7;太平一件Thai Binh,3

12、.7;富寿Phu Tho一件,占3.7;南定Nam Dinh一件,3.7;永福Vinh Phuc一件,3.7;北宁Bac Ninh一件,3.7;河内Ha Noi一件,占3.7;尚有一件出于中国广西省合浦地方。据以上数据分析,清化与宁平所占比例最高,但是清化的六件(东山Dong Son、绍化Thieu Hoa、厚禄Hau Loc、河中Ha Trung、广昌Quang Xuang),分布在618年一件,1100年一件,1118年一件,1125、1126年各一件,1207年一件,分布的时间跨度很大;显示出清化地区金石时间分布的均匀,也反映出清化(九真)在北属至李朝时期持续性的历史地位,甚或可以推断这

13、一段时间的越南在九真地区形成了一股核心势力。宁平的六件金石均出于花闾县Hoa Lu,有五件在同一年代(979),另一件在1174年;其年代重迭性甚高,取样较不具时间的代表性,但花闾是丁先皇的家乡与都城,黎大行皇帝也建都于此,其在丁、黎的历史地位不会低。同时,自丁、黎以下,李、陈、胡、后陈等朝,其政权都以禅让或篡取的方式取得,这是最为平和的政权转移方式,整体社会的变动最小,其所造成的文化或物质的摧毁性损害也最小,宁平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其发展并不应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宁平的历史性地位应该至少持续到后陈朝的1415年,至于为什么分布时间与数量会如此,与保存状况应有相当的关联,越南汉文金石的保存状况相

14、当不理想,就目前已存之资料来看,金石的保存在李陈之前(含李陈时期)大约只有七十七篇, 据越南学者黄文楼之统计,越南汉文铭刻可以分为铭刻初期、发展时期,广泛时期;第一时期的资料计北属时期3篇,丁黎共计16篇,李陈58篇;第二时期有5877篇;第三时期约有8000余篇,见氏着越南汉文铭刻概况,1998年演讲稿。可见这一时期(北属、李、陈)金石存在的比例甚少,若不是散佚的情况十分严重,则应该反应出当时的铭刻应当有相当程度的限制,不是如后世一般可以自由的刊刻,至于真确的状况如何,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河西有三件,一件在青威Thanh Oai(798年);两件在国威Quoc Oai,一件在1097年,

15、一件在1109年;河西位置在河内市的西边,与河内的地理关系密切,青威与国威古属山西,旧称峰州,传为雄王建国之地,在越南历史发展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兴安三件都在美文县My Van,一件在1157年,一件在1159年,一件在1214年;兴安古称藤州,旧属山南上镇,是历代所谓冲要之地,今位置夹于河内、河西、河南、太平、海阳、北宁六省之间,可以说是越南历史的中心地区。河南维先(Duy Tien)、太平兴河Hung Ha、富寿三青Tam Thanh、南定海厚Hai Hau、永福瞇灵Ma Linh、北宁顺城Thuan Thanh、河内慈廉Tu Liem、宣光沾化Chiem Hoa均有一件;这八件金石所分布的位置,除宣光位处西北部外,其它都在红河及相连流域一带。宣光省西接云南,沾化所在泸江流域即中国古文献所称叶榆水,是中国云南地区与越南古代交通要道,云南地区的铜鼓就是藉由这个孔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