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428874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期初备课4周(全册教材分析教材简析:本册重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也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任何多位数加、减法,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都要分解成100以内数的加法或相应的减法。多位数加、减法能不能计算的正确、迅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00以内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否算得正确、迅速,因此,100以内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好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编入了常见图形的直观认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从一年级学生的“现

2、实”出发,在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这些素材既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便于他们主动探索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介入活动,开展数学思考,促进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钟表、认识图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二)、人民币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统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00各数。2.使学生初

3、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数学思考:1.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4.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三、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具有简单的推理能力。四、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2.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对数学学习有兴趣。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 1.20以内退位

4、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及解决实际问题。2、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教学用具:电脑、教学挂图、计数器、数字卡片、口算卡片学生准备学具盒学生基础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特性,引导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入学前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但对于数的概念未必都很清楚。而20以内的数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它是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课时安排:第一单元:课时 第二单元:3课时 第三单元:5课时第四单元:课时 第五单元:课时 第六单元:8课时第七单元:课时 第八单元:

5、课时 第九单元:5课时 第十单元:5课时教 学 进 度 安 排周次 时 间预计进度 备注12.26-3.1(一)逛公园23.4-3.8(一)逛公园33.11-3.15(二)下雨了43.18-3.22(三)丰收了53.25-3.29(四)牧童64.1-4.7(四)牧童4.4-4.6休息 4.7上课74.8-4.12(五)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84.15-4.19(五)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94.22-4.28(六)小小存钱罐4.295.1休息4.274.28上班105.25.3(六)小小存钱罐115.6-5.10(七) 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25.13-5.1

6、7(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135.20-5.24(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145.27-5.31(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156.3-6.9(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6.106.12休息6.86.9上班166.13-6.14(八) 阿福的新衣176.17-6.21(九)我换牙了186.24-6.28(十)儿童乐园197.1-7.5 总复习期末测查第一单元 逛公园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

7、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

8、几减几的算理。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课时数:7课时。课 题逛公园信息窗1教材分析学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口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悟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一二种不同的算法。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分析和解答相关的实际事例。2方法与过程:通过看看、想想、摆摆、画画、圈圈、算算

9、等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视图能力、初步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用摆实物或图片的方法解释算理和算法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实际应用等活动,体验20以内退位减法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生活美。通过对不同算法的理解、比较,感悟数学计算的多样性和异曲同工之妙。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如何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借助游戏的形式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素材,克服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差、兴趣的维持程度弱等缺陷。在合作中迸发出新知慧,建立十几减9的多种算法,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各自的

10、学习方案和计算策略,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具、查阅资料)课件课 时第一课时(1)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感知十几减9的生活原型1根据课本演示图中的情节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可根据学校的条件设计成实践活动和课件开式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境进行编排,演示其中的数学应用。2分组活动,交流思路给学生创设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活动出实效,在活动中,交换死要观察每个组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指导工作。根据上面的要求分组活动,组内讨论该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和解题策略。卖气球,通过一个小朋友与卖气球阿姨的对话呈现,帮助学生自觉联想到生活事例,通过想像

11、探索算法、体验算理。课本提供了两种算法,一是点数结果;二是想加算减。可能在讨论中还会出现用10减,即算129想109+2=3;连减129想1227;减10加补,即129=1210+1=3。这些都是允许的,重点是鼓励学生说清思路。套圈游戏,是用一个小朋友套圈后算结果的情节,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参与149的口算学习。卖气球图和猜字谜图只提供了背景资料,启发学生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相互交流,感知算法多样性。要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一方面感知算法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创设情境,根据课本演示图中的情节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十

12、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用摆实物或图片的方法解释算理和算法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体会交流的重要性(二) 建立表象,逐步概括1摆一摆,算一算。可以采用故事导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数学问题,完成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抽象。然后摆17个气球,卖了9个。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不同摆法,为交流活动作准备。2小组交流,讲解算法。教材倾向于“想加算减”,因为已经有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同时“想加算减”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三) 初步运用,逐步内化1摆摆算算,直观回放。“做一做”的第1题可以用多种学具摆,可以多出几道题摆摆。也可以同桌互相命题摆摆算算。讲

13、清算法,尽可能地演练多种算法。2圈圈算算,剖析算法与算理“做一做”的第2题,圈实物图要让学生独立进行,然后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完成从实物图抽象出十几减9的第一次抽象。3抽象运算,内化知识。“做一做”的第3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算出得数。脱离实物和图形利用先前建立的表象来支持思维,考察学生对知识塑造的程度。完成十几减9的二次抽象。互相交流算法。作业设计自主练习题教学札记学生对于用减法解决问题的意义理解的比较到位,在探究十几减9的算理时,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强,算理探究有价值,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合作交流时,有些还是有个别学生比较被动,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课 时第二课时(2)教学过程一、

14、计算练习1课本第3题,小小信差,要求:(1)本题是小鸟送信,把这信制成卡片,然后在桌上放7个信箱,让7个学生上台分别当信差,看谁能把信送得又快又对。(2)卡片制多一点,最好加一点加法的。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九,并具有初步的用数学的能力。2第4题,抢答游戏,游戏规则:一生报题,两生抢答。谁答对的多,下一轮就由谁报题,另两位学生继续抢答。如:报的学生高举-9,口报:10,另生答:1,通过看看、想想、摆摆、画画、圈圈、算算等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视图能力、初步的抽象能力。3课本第5题:转盘游戏,把本题制成转盘,抽生轮流上来转一下,对准几,就答哪一题。4 第7题,独立完成。二、应用游戏,1第6题,两个小朋友在分本子,共16本,分给其中一个9本,另一个说:你剩下的太少了,问:这个小朋友还剩几本?先演示,说题意。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在这之前,先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道理。?独立完成。2第8题 先说说图意,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哪些问题?独立完成。三、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进步?作业设计同步探究相应练习教学札记通过练习,多数学生能够熟练的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