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428564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普集镇中心小学杨小鸽一、教材与目标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8至29页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是生活中图形的主要运动现象。本节内容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旋转现象。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从“绕那个点”“向哪个方向”“旋转多少度”三个要素来观察和描述图形的旋转现要象,初步认识旋转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两个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等旋转的基本要素。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

2、段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后的线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线段的旋转变化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把一条线段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教学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把一条线段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2.能判断钟面上时针从整时到整时旋转的角度。第二部分:学情、学法与教法。1学情分析本节学习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和平移,并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四年级时结

3、合活动体验了旋转与角的关系,对旋转已有了初步的认识。2学法指导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3教法分析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动手操作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第三部分,教学程序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从钟面等旋转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再通过学生举例,接近本课与

4、学生的距离,直入主题。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本环节通过实物演示、学生上台用肢体语言表示,然后通过直观的课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知道旋转有中心点、有方向,并理解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2.再探新知本环节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横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90度的情形,使学生知道旋转还要说明角度。3.掌握作图本环节分为二部分,一是通过旋转钟面上指针,训练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图形的旋转,并让学生明白时针转过一大格就是转过了30度;二是在方格纸上旋转线段,它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很好的让学生掌握旋转作图,我事先准备了方格纸,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加深印象,再配合课件演示和小组讨论

5、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有不同的收获。 三、 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完成课本第29页的练习1至练习3,这些题目的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递进,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技能。待学生完成后我组织全班同学展示交流,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四、 反思交流,归纳小结这一环节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就是让同学们谈谈他们在本节课的收获,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作一个小结,而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习惯。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老师和学生的配合还不够默契。2.没有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激情,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3.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最后练习时间过短。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