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任丽 语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42797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任丽 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0任丽 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0任丽 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0任丽 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任丽 语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任丽校内序号60工作坊名 小教部工作坊单位辉南镇中心校作业题目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作业要求作业应包含下列内容1、在教学视频中你认为哪几个环节恰当地运用了信息技术?(至少选择三处进行说明。)2、感知课例,谈谈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有哪些支持作用?(不少于500字)。3、选择即将开始的新课,针对其中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环节的深度融合。 1、作业提交给本校主管师训领导,截止时间:10月21日 2、学员要独立完成作业,抄袭他人作业判为零分1、在教学视频中你认为哪几个环节恰当地运用了信息技术?(至少选择三处进行说明。)观看了这节视频,感觉运用的现代技术很多,很

2、实用。比如:课前出示古诗;课上出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学习;介绍石灰;介绍作者于谦及其作品等方面。2、感知课例,谈谈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有哪些支持作用?(不少于500字)。当今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如今已发展到电脑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电化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这种

3、教学手段至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掀起了课堂教学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

4、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但往往只是建立在老师语言讲解基础上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的教育必须是行为的动机,而不是行为本身。也就是说,必须建立起学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利用动机的教育达到对行为的教育。而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深深的吸引着学生。新课改中的教材不再是单一、固定、陈旧的文字材料。、2借助信息技术,突出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

5、 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因此,重点段的词句往往牵动全篇。课文的重点一般表现为:集中表现主题思想、主要内容、主要事件的段落;最能表现中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今天的儿童面临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量成倍地增长,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应该说,准确地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

6、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契克岑特米哈依在研究人们幸福感时发现,乐观体现经常发生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事件的时刻,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之后。多媒体引领学生在得到某中程度的进程后,会获得一种个人控制感,并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和乐趣! 3、选择即将开始的新课,针对其中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环节的深度融合。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片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陶”字入手,导入新课1.师板书“陶罐”(缶字用彩粉笔写)。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有缶)知道“缶”是一种口小肚子大的器具。2

7、.大家看到过陶罐吗?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3.(屏幕出示陶罐图片)手指屏幕,这些是?生:铁罐!师:有一天,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先自由读读这个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屏幕出示朗读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初读课文 1.过渡:课文中有许多新朋友,见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能干,都急着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来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全部词语,生先自读,师再指名朗读)2检查字词:奚落 懦弱 轻蔑 羞耻争辩 恼怒 流逝 宫殿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 相提并论(重点指

8、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自读-指读-小老师领读或开火车读-齐读4按提示,说课文主要内容师:同学们,你们把字词过关了,但不知大家对课文内容把握的如何,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来。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叫几个学生回答,师最后总结归纳。三、精读课文,感受铁罐和陶罐形象1.师:古时候,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奚落铁罐,到底怎么在奚落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陶罐和铁罐间发生的几处对话,并标上序号(、)(屏幕出示朗读要求)。2师:陶罐和铁罐有几次对话?(4次)预设一:生:8、10师:你

9、先读一读你找到的第一处对话。师:恩,这是铁罐说的一句话,但对话呢是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叫做一次对话,那你再找找他们的第一次对话时什么?(生找)师:同学们,你们也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有几次对话?预设二:生答对了第一次对话,但答错了其他对话。 师:你先读一读你找到的第一处对话。 师:嗯,你读对了他们的第一次对话,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就是一次对话,你再找找他们还有几次对话?预设三:大部分学生找对了。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了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就是一次?(对话)。好了,我们就来听听它们的第一次对话。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语读好第一次对话,积累语言。(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师:我请同学先自己读读这个对话,读完之后,请你们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铁罐和陶罐(傲慢、谦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