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427917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足疗的特点和手法一、足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一)足疗的适应症 1急性疼痛性疾病:轻者一次即可治愈,重者经数次足疗治疗,也可显效,而后痊愈。 如:胃痉挛、肠痉挛、胆绞痛、心绞痛、偏头痛、急性咽喉痛、声音嘶哑、上呼吸道感染、三叉神经痛、急性扁桃腺炎、痛经、落枕、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急性乳腺炎、急性胃肠炎、牙痛、急性软组织损伤、晕车、晕船、便血、肛裂等。 2单一慢性病:只要坚持一个以上的疗程,完全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以至疾病的痊愈。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小儿消化不良、脑外伤综合症、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眩晕、植物神经功

2、能紊乱、坐骨神经痛、过敏、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闭经、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综合症、颈椎病、颈肩综合症、遗尿、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前列腺肥大症、网球肘、下肢浮肿、下肢静脉曲张、无名热等。 3疑难病症:需要2个以上疗程的足疗按摩,就会收到可喜的疗效。关键是:“三心(恒心、信心、耐心)”,贵在坚持。 如: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后遗症)、脑性麻痹、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心律不齐、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冠心病)、慢性肾炎、牛皮癣、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子宫肌瘤、胆囊炎并胆结石、肿瘤放化疗的恢复、泌尿系结石等。 (二) 禁忌症1各种严重的出血患者。 2肺结核活动期。 3

3、急性心肌梗塞病情不稳者。 4严重肾衰竭、心力衰竭、肝坏死等危重病人。 二、足疗的注意事项 1饭后一小时内,不能进行足疗按摩,否则会造成胃肠不适。 2足疗按摩前,应检查心脏反射区,以确定对病人用力的标准。 3足疗按摩后30分钟内,要饮用温开水300-500毫升。 4足部有外伤、疮疖时,应避开或另选相似或相关对称的同名反射区代替。初次足疗按摩造成部位淤血或红肿,可搽红花酒精。 5如遇严重烧伤、外伤、骨折、胃肠穿孔、大出血、寄生虫、毒蛇、肺结核活动期、心肌梗塞急性期等患者,不接受其,待病情稳定后可配合医师作辅助治疗。 6女性妊娠期慎用本法,月经期间禁止按摩刺激生殖腺反射区。 7足疗按摩后,要注意双足

4、保温,(尤其冬天)夏天勿直对按摩的双足开风扇,不可在按摩后立即接触 凉水。 8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做到两配合:一是要穿宽松的衣服,系宽松的腰带,穿宽松的鞋子,不要穿高跟鞋,穿透气的袜子,使脚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中;二应多吃含维生素类的食物。 9对一些棘手的疑难病症的按摩,特别要重视对患者头部反射区的按摩 。实践证明,凡是这样实施了的效果都较良好。 10有些疑难病症,在治疗中会出现“马鞍形”或“驼峰形”疗效,应坚持治疗,就会达到预计目的。 11对病人态度要和蔼可亲、热情、耐心、体贴,让患者处在一个心情愉快的治疗环境中。 12实施足疗治病,患者要有信心、恒心、耐心,这是治疗任何疾病的前提。 13治

5、疗期间要停止服用消炎药、镇静药,但治疗心血管的药仍需服用。 14避免在皮下组织少的部位,施以重按,以免造成肿胀;小孩、老人,只用拇指、食指、,采用捏、按手法,禁止强刺激。 15慢性病、疑难病症患者接受足疗按摩,应告诉患者有时因体质差异,要经过10次以上治疗才能出现疗效。 16对炎症病人,不可忽视对其淋巴腺、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的按摩,因为这样可以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 17长期服药的患者,接受足疗效果较慢,需持之以恒。 三、足疗的常用手法 (一)单食指扣拳法 单食指扣拳法是指施术者一手扶持受术者的足,另一手半握拳,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间关节屈曲,以食指中节近第1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

6、)背侧为施力点,作定点顶压。此法适用于肾上腺、肾、小脑和脑干、大脑、心、脾、胃、胰、小肠、大肠、生殖腺等足底反射区。 (二)双指钳法 要领:操作者的无名指、小指第1、2指关节各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中指微屈后插入到被按摩足趾与另一足趾之间作为衬托,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第2指关节的尺侧面(靠小指侧) 放在要准备按摩的反射区上,拇指指腹紧按在食指第2指关节的桡侧面上,借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按压食指第2指关节刺激反射区。 发力点:靠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带动食指对反射区发力。中指不发力只辅助衬托作用。适用范围:颈推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 (三)拇指腹按压法 拇指按压法是指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进行

7、按压。此法适用于内肋骨、外肋骨、气管、腹股沟等反射区。 (四)单食指钩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第2指关节屈曲45度,食指末节指腹指向掌心,拇指指关节微屈,虎口开大,形成与食指对持的架式,形似一镰刀状。 发力点: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后顶点的桡侧(靠拇指侧) 或食指末节指腹的桡侧或食指第2指关节屈曲45度后的顶点。 适用范围: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 (五)拇指推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微屈,拇指指腹与其它4指对掌,虎口开大。 发力点:拇指指腹的桡侧。 适用范围:足内侧反

8、射区、足外侧反射区、足背反射区。 四、足疗的特点 (一)安全有效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是足部按摩疗法的最大优点。这一疗法不用打针吃药,无创伤性,无任何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可以强身,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足部按摩疗法可以预防和治疗上百种疾病,如头痛、牙痛、急性腰扭伤、岔气、腹泻等,往往只需按摩一次,就可手到病除。至于许多慢性疑难杂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失眠、前列腺增生等,只要有恒心坚持按摩,也多有奇效。 (二)作用迅速 足部按摩疗法能迅速将郁积在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使患者早日康复。所以,作用迅速也是足部按摩疗法的一大特点之一。在患者足部的反射区上,经

9、常可以找到相应脏腑病变所产生的毒素沉积的硬块。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沉积物是由尿酸晶体和其他毒素长期沉积而形成的,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影响了相应脏器的功能和人体的健康。足部按摩相应反射区能把这种沉积的毒素通过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排出到体外,也可以通过皮肤出汗排出。毒素排除后,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功能迅速恢复正常,病变的器官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迅速恢复正常,从而迅速恢复人体健康。 (三)经济实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还不很发达,许多地区的医疗条件尚不完善,尤其是边远地区和农村,甚至缺医少药。患者到医院看病,不但手续繁琐,耗时更多;而且检查费、药费、手术费等也都很昂贵。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10、国家,医疗费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足部按摩疗法既不必服用药物,也不必备有医疗器械,只要一支按摩棒或一双手就可以防病治病了。因此,学会足部按摩疗法,可以极大地节约医疗开支,节省许多宝贵时间,真是省时省钱又实用。 (四)简便直观 足疗法不需任何药物和医疗器械,也不讲究诊治场所,只凭视觉、触觉和痛觉,就可直接从足部穴位或反射区得知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时作出诊断。进行治疗时用双手或简单的按摩工具,甚至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器具,如钢笔、筷子、硬币、钥匙等都可以施术治疗。每日利用空余时间,按照书上所提供的处方,自我按摩或相互按摩30分钟,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按摩的同

11、时,还可以看书、看电视、谈话、做手工活。相对于我们现行的某些常规诊疗方法来说,足部按摩应该说是更简单、更直观、更易行。 (五)易于推广 足部按摩疗法是一种无针、无药、无创伤、无副作用的物理疗法,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全身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和痛症的治疗,能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不但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且具有易学、易掌握、易操作、方便灵活、见效快的优点。足部反射区及穴位立体感明显、接受刺激面大、产生的生物功能多、向体内传导的信息量大。因此,足部按摩疗法适应社会各阶层人士学习、掌握和应用,非常容易推广和普及。 (六)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出人体的疾病,对保持身体健康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12、环节。生活在天地间的人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影响,因而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不断变化着的。目前多数的医疗检查手段和方法,只有当人体不适有明显症状或反应时才能作出诊断。即使这样,有时也有误差。如冠心病在不发作时,其心电图往往也无异常变化。有很多疾病一旦被现代手段检查出来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也就很大了。因此,寻求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使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目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足部按摩疗法正符合这个大趋势。当人们感觉机体稍有不适或精神不振时,足部反射区或穴位就会有反应。我们通过对足部进行观察、触摸、按压等诊断方法,就能发现足的形态与皮肤颜色有变化,触摸到皮下的沙粒状、包块状或条索状硬结,按压时就会有疼痛的感觉,这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一些现代医学手段目前尚望尘莫及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