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感觉统合特色教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42655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感觉统合特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感觉统合特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感觉统合特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感觉统合特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感觉统合特色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感觉统合-特色教育- 如何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 一些家长以为,抑郁症只是现代社会中大人们易患的疾病,自己的孩子还是个学生,怎么也得了这种病呢?其实抑郁症不分年常年幼,这些年更趋向低龄化,在大、中、小学生中都较为多见,而且又各有特征,与非病理情绪行为具有相似性,往往令人难以分辨。家长、老师及非专业人员,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情况,并持续了一定时间3个月以上,脑子里就该多一个问号:他们是否患了抑郁症?一、儿童抑郁症主要见于小学生,年龄范围在712岁之间。诱发因素有:在学校受到某些小挫折和委屈,听见父母吵架,有的女生发病在月经初潮阶段。特殊表现:1情绪悲伤。变得经常哭泣,产

2、生一些奇怪的念头,如“妈妈不要我了,“老师不喜欢我了,“没选上班干部,“没得到小红花,“我以前做过某某错事等,有时会忽然说出“活着有什么意思,死了算了这种不着边际、令人费解的话来。2行为退缩。较长时间不去上学,对学校有种说不清理由的回避。无论家长怎样做工作,孩子就是举步维艰。有的孩子也为耽搁了课程着急,容许明天一定去上学,但到时还是不能去。3抑郁躯体化。孩子变得体弱多病,经常诉说头痛、胸闷、腹痛,不愿进食等,做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按躯体疾病治疗或吃些补养品也不论用。二、少年抑郁症见于初中学生,年龄范围在1216岁之间。诱发因素有:自尊心受挫,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父母离异,痴迷上网等。特殊表现:1

3、过分自责。当一两次考试成绩下降,别人超过自己时,就持续郁郁寡欢,脑子钻进“自己很差,以后周围的人会瞧不起我的牛角尖中,任凭家人怎样劝说,始终不能从痛苦中摆脱出来。2情绪偏激。经常发脾气,见什么都烦。吃喝拉撒睡等生活节奏变得迟缓和杂乱无章,无论家长指出的对否,总是以反抗的姿态加以反驳。3心理闭锁。变得孤僻,无言无语,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与家人谈话交流,其内心想些什么,为何这样,说也说不分明。4节食减肥。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原本体重正常却偏要减肥,每日三餐小心谨慎,斤斤计较,当减得面黄肌瘦、无法学习时也不思悔改,抑郁与厌食形成恶性循环。三、青年抑郁症高中生和大学生中来诊较多,年龄范围在1

4、723岁之间,高中生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有:高度紧张的学习氛围,睡眠缺乏,单调干燥的生活方式等。特殊表现:1学习障碍。记忆力下降,反馈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脑子老走神,有时一片空白。平时会的知识,有时觉得什么都不会了,大考成绩比平时测验差得多,随着情绪越来越悲观,学习成绩滑落越大。2过分猜疑。脑子里经常想着同学在模仿自己,背地在议论或谩骂自己,他们的举动是在向自己挑衅等。认为自己的眼神不正常,不敢抬头见人,说话低声下气,甚至认为自己或家人被监控。3躯体感觉异常。把正常的生理状态当成病态,每天大局部精力用在想“病的严重性上。如反复说自己鼻子呼吸有声音,嗓子里有东西,肚子老是跳,脚脖子凸出一块。到医院反

5、复检查,无论医生怎样解释,他们坚持己见,含泪不停诉说这些痛苦。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大学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矛盾,家庭贫困,失恋等。特殊表现:1精神萎靡。到大学后感到与想象的不一致,认为所学的东西将来也没什么用。一个人整天沉默不语,独来独往,集体活动不沾边,经常回宿舍躺在床上似睡非睡。胆怯考试不过关,出现一门或几门课程不及格。2休学退学。休退学理由反常,说不分明为什么,反正不想念了。3自杀行为。大学生抑郁症自杀率较高,事先不易被发现。自杀方式以跳楼居多,其次是服安眠药、割腕。自杀不成功者经救助后仍有反复自杀意念或行为。此外,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还有这样的特点:其一,有的学生发病有原因,有的学生并没有,当打消了诱发因素,他们的病情并不能随之好转。其二,学生抑郁症易与强迫、焦虑、厌食症共病,也可有精神病性病症,但主要临床病症是抑郁,抗抑郁治疗会同时治愈其他并发症。其三,学生抑郁症大都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思想品德问题,长期反复做思想工作不见效,病情反而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