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426551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乐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班级 姓名 计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8分)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 )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至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从古到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偏章,f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袅娜( ) f( )予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2分) 娇嫩雅至: 改为 偏章: 改为 文中“ ”填入应

2、填的正确标点是 (2分)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更正。(2分)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2、选出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B爱莲说周敦颐 清代 C核舟记魏学洢明代 D石壕吏杜 甫唐代3、班级准备开展“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4分)【活动说莲】请你列举两种与莲有关的著名饮食: , 。(2分)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请写出一个中国古代民间关于莲花的传统。(2分)4走近名著。(12分)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6分)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

3、英勇牺牲。 ( )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亚 E达雅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

4、生活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上面选文出自名著_ ,作者是 ;文中的“他”指的是_ 。(2分)通过这个文段,结合你阅读的本书内容,说说“他”具有哪些品质?(4分)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忽逢桃花林,_,_,_,_。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 ;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石壕吏中_ 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形成鲜明对比。二、阅 读 (32分)(一) 阅读芦花荡选段,完成文后题目。(12分)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

5、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

6、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

7、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8选文第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9选文第段属于哪一种记叙方式?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10从选文内容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012题。12分)【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

8、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轴:画卷。物色:观察。逮:等到。【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水涨,淹;遍;无边无际;随便。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佛印绝类弥勒( )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一士人善画( )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12、请用自己的话说

9、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3-16题。(8分)最好的圣诞礼物庞启帆我们是餐厅里唯一带着小孩吃饭的家庭。我让埃里克坐在一张高椅上。我注意到餐厅里的每一个人都安静地吃着,偶尔交谈,也是发出很轻的声音。突然,埃里克大声地尖叫起来:“看,那边!”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激动地拍打着椅子的扶手,眼睛瞪得大大的。我环视四周,发现了埃里克兴奋的来源。那是一个老人,穿着一件沾满油污并且已经破烂不堪的外套,裤子又宽又大,只剩下了半截,脚上的鞋也破了,脚趾露出了鞋外。由于离他太远而没有闻到他身上的臭味,但我敢肯定他自己一定能闻到。他正在招手,然后又拍起了巴掌:“嘿,过来,宝

10、贝,到这边来。我看到你了,伙计。”老人对埃里克喊道。我和丈夫交换了一下眼神:那个古怪而且令人讨厌的老家伙正在骚扰我们可爱的儿子。我们点的东西端上来了,那个老人又在对面开始大喊:“你会玩躲躲猫吗?哈,瞧,这小家伙会玩躲躲猫了。”没有谁会认为那个老人是在故作姿态,但我和丈夫尴尬极了。我们默默地吃着,埃里克却不肯安静,他在那个老人的怂恿下玩起了躲躲猫游戏。他在餐桌之间跑来跑去,当他躲得很好,老人看不到他表示认输时,他就咯略笑着跑出来。我和丈夫觉得,埃里克从来没玩得这么开心过。(8)我们用完了餐,支夫去停车场取车,我与埃里克留下来结账。结完帐往外走时,我发现那个老人正泰然自若地坐在餐厅门口旁边。(9)

11、“上帝,在他对埃里克说话之前,让我们离开这里吧。”当我们走近那个老人时,我背过脸,因为我不想闻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此时,我紧紧抓着埃里克的小手,生怕谁会把他抢走一样。(10)可是,埃里克挣脱了我的手,向那老人的怀里投去。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一个浑身臭味的老人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之间的关系就达到了升华,仿佛深爱着的祖孙俩(11)埃里克温顺地靠在老人那着破烂的衣服的肩膀上,他把他对人的完全信任以及他的爱付诸了行动。老人闭起了眼睛,泪水沾满了他的睫毛,然后滑下脸颊。他那苍老的手布满了污垢、伤痕以及老茧,他轻轻地抱着孩子,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背。(12)没有哪两个人会像他们那样,

12、在这么短的时间就产生这样深厚的感情。我站在那里,呆住了。(13)老人怜爱地看着怀里的埃里克。我知道,埃里克离开他的怀抱,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埃里克最终还是回到了我的身边。老人激动地说:“上帝保佑你,夫人,你给了我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14)我没有说一个字,因为我知道我无法承受这一句真诚的感谢。(15)我抱起埃里克,向我们的汽车跑去。在车上,我紧紧抱着埃里克,终于忍不住哭了,边哭边说:“上帝,请宽恕我吧!”(16)我明白了:那一刻,孩子看到的只是一个喜欢他的老人,而母亲看到的却只是一件衣服。13、阅读全文,说说“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14、第(3)段中对老人进行外貌描写有何作用?(2分)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段中划线的含义。(2分)16、请结合文章情节或人物,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2分)四,作文,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请以“感谢”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做在作文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