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42649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现代测试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荧光辐射, 俄歇效应。3. 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7. 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8. 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9. 人眼的分辨率本领大约是:)10. 扫描电镜用于成像的信号: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原理:光 栅扫描,逐点成像。的功能是:物相分析和组织分析(物相分析利用电子和晶体物质 作用可发生衍射的特点;组织分析;利用电子波遵循阿贝成像原理

2、):定性分析(或半定量分析),测温范围大。dsc :定量分析, 测温范围常在800以下。13.放大倍数(扫描电镜) : M=b/B ( b :显像管电子束在荧光屏 上的扫描幅度,通常固定不变;B :入射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幅度, 通常以改变B来改变M )射线衍射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是衍射仪法。 15.透射电镜室应用透射电子来成像。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多数以多相、多组分的非导电材料,直到60年 代初产生了离子轰击减薄法后,才使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薄膜制备成为 可能。17. 适合透射电镜观察的试样厚度小于 200nm 的对电子束“透明 的试样。18. 扫描电镜是用不同信号成像时分辨率不同,分辨

3、率最高的是二 次电子成像。19. 在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中,从试样表面射出的电子有背散 射电子,二次电子,俄歇电子。20. 影响红外光谱图中谱带位置的因素有诱导效应,键应力,氢键, 物质状态。1. 电离能: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发生电离, 电离所必须的能量称为电离能。2.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原子在气体状态下发射或吸收特种 辐射所产生的光谱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3. X射线光电效应:当X射线的波长足够短时,其光子的能量就很 大,以至能把原子中处于某一能级上的电子打出来,而它本身则被吸收,它的能 量就传递给电子了,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光电子,并使原子处于

4、高能的激发态。这种过程称为光电吸收或光电效应。4. 衍射角:入射线与衍射线的夹角。5. 背散射电子:电子射入试样后,受到原子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 有一部分电子的总散射角大于90弋,重新从试样表面逸出,成为背散射电子。6.,7. 磁透镜:产生旋转对称磁场的线圈装置称为磁透镜。8. 俄歇电子:当外层电子跃入内层空位时,其多余的能量也可以 不以 X 射线的形式放出,而是传递给其他外层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样的电子称 为俄歇电子。9. 热重法:把试样置于程序控制的加热或冷却环境中,测定试样 的质量变化对温度活时间作图的方法。10相干散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内的紧束缚电子相碰撞时,光子 的能量可以认为不

5、受损失,而只改变方向。因此这种散射的波长与入射线相同,并 且有一定的位相关系,它们可以相互干涉,形成衍射图样,称为相干 散射。11. 质厚衬度:对于无定形或非晶体试样,电子图像的衬度是由于 试样各部分的密度P(或原子序数Z)和厚度t不同形成的,这种衬度称为质量厚度 (Pt)衬度,简称质厚衬度。12. 景深:指透镜高低不平的样品各部位能同时聚焦成像的一个能 力范围,这个范围用一段距离来表示。13. 复型法:用对电子束透明的薄膜把材料表面或断口的形貌复制 下来的方法叫复型法,次薄膜即为复型。14. 差热分析: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 随时间或温度变化的一种分析技术。15. 16

6、. 质谱分析:是通过对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度的测定来进行成分 和结构分析的一种方法。17. 分辨率:两个埃利斑中心间距等于埃利斑半径 Ro 时,平面上 相应的两物点的间距ro 为透镜能分辨最小间距。1. X 射线衍射仪法中对粉末多晶样品的要求 要求粉末粒度要大小适中,在 1um-5um 之间,粉末不能有应力和织构,样品有一个最佳厚度。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应用 组成部分: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源与控制系统。功能:观察材料内部组织形貌和进行电子衍射以了解选区的晶体结构。应用: 可以进行材料组织形貌观察,研究材料的相变的规律,探索晶体缺陷 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材料失效原因,

7、剖析材料成分,组成及经过 的加工工艺等。3. TEM与SEM的原理,结构,用途不同TEM 透射电镜:原理:阿贝成像原理,平行入射波受到有周期性特 征物体的散射作用在物镜的后焦面上形成衍射谱,各级衍射波通过干 涉重新在像平面上形成反映物的特征像。结构:由电子光学系统,真 空系统及电源与控制系统组成。用途:微区物相分析。!OSEM 扫描电镜:原理:即光栅扫描,逐点成像,电子束受到扫描 系统的控制在样品表面上做逐行扫描。结构:由电子光学系统,扫描 系统,信号检测盒放大系统,图像显示与记录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源 系统组成。用途:物体表面形貌分析。6. TEM式样的制备方法1块体材料制备薄膜试样(离子减薄

8、,电解双喷减薄)利用超薄砂 轮片,金属丝锯等方法从试样切取左右的薄片,利用机械研磨,化学 抛光等方法将薄片试样减薄至100-150um,离子减薄仪或双喷装置对薄片试样进行最后减薄直至试样穿孔。2粉末试样,通常将粉末颗粒放入蒸馏水或其他合适的溶液中,形 成悬浮液,最好将悬浮液放在超声波搅拌器中搅拌,使得颗粒尽可能 的分散,然后用滴管将悬浮液滴在支持膜上,待其干燥后再蒸上一局 碳膜,成为观察用的粉末样品。3复型法4超薄切片法7. DSC与DTA测量原理不同点DSC 是在控制温度变化情况下,以温度或时间为横坐标,以样品 与参比物温差为零所需供给的热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扫描曲线,为差示 扫描量热曲线或DS

9、C曲线,DAT是测量E-T的关系,而DSC是保持 T=0,测定M-T的关系。两者最大的差别是DTA只能定性或半定量, 而DSC的结果可用于定量分析。8. $9. 原子发射与原子吸收原理原子发射:元素受到热或电击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在返 回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原子吸收: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 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9. 差热分析DTA的基本原理将样品和参比物同时升温,由于样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 热变化而导致样品盒参比物间产生温度差,这个温度差通过差热电偶 测出,温差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样品本身的热特性,通过信号放大系统 和记录仪记下的差热曲线,便能如实的反映

10、出样品本身的特性,通过 对差热曲线的分析,可以实现物相鉴定的目的。10. 扫描电镜图像的忖度1 形貌忖度由于样品表面形貌差别而形成的忖度(二次电 子)。2 成分忖度由于样品表面化学成分差别而形成的忖度(背散 射电子像)。|3 电压忖度样品表面电位差别而形成的忖度。11. 影响差热曲线的因素1样品方面:热容量和热导率变化,样品的用量,样品的颗粒度和 装填情况,样品的结晶度和纯度,参照物。 2 仪器方面 3 实验条件: 升温速率,气氛,压力。12. 光源:1X射线衍射仪一X射线。2 光学显微镜电子束。3 透射电子显微镜高速电子束。4 扫描电子显微镜高速电子束。13. 14. 综合热分析的优点利用多

11、种热分析方法联用形成的综合热分析,可以获取更多的热 分析信息,同时,多种热分析技术集中在一个仪器上,实验条件相同, 使用方便,实验误差小,可对物理或化学进行简单的判断。14.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单色器,检测器等部分 组成(重点:光源的原理,雾化器的作用及原理)光源的原理: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共振辐射,对光源的 要求:锐线光源,辐射强度大,稳定性高,背景小等。雾化器的作用及原理:使气溶胶的雾粒更小,更均匀并与燃烧和 助燃气混合均匀后进入燃烧器。15. 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得到的结论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 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2不同浓

12、度的同种物质,吸收曲线形状相似,而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则不同。3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 之一。4 不同浓度的同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 A 有差异,在最 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 A 的差异最大,此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 据。5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所以测定灵敏 度最高,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16.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1 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跃迁时所需的能量。2 辐射与物质之 间有相互作用。17. 关于对峰位,峰数与峰强的理解 峰位:化学键的力常数 K 越

13、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键的振动频率 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频率区 (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频率区 (高波长区)。峰数:峰数与分子自由度有关,无瞬间偶极矩变化时,无红外吸收。 峰强:瞬间偶极矩变化大,吸收峰强,键两端原子电负性相差越 大,吸收峰越强,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一个强的吸收峰位 基频峰,由基态直接跃迁到第二激发态,产生一个弱的吸收峰称为倍 频峰。18. 色谱分析技术 一类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间物化性质的差 别,通过两相不断的相对运动,是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率移动,从而 达到将各组分分离检测的目的的技术。19. 差热分析中,参比物的要求常用什么物质作为参比物 要求

14、:1在整个测温范围内无热效应2比热和导热性能与试样接近 3粒度与试样相近(50-150um )物质:a-AI2O3 ( 1720K煅烧过的高纯AI2O3粉)。20. 二次电子是怎样产生的主要特点 产生: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的试样原子核外电子,二次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特点:1二次电子的能量小 于50ev,主要反映试样表面10nm层内的状态,成像分辨率高。2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与入射束的能量有关,在入射束能量大于一定 值后,随入射束能量的增加,二次电子的发射系数减小。3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和试样表面倾角q有关。4 二次电子在试样上方的角分布,在电子束垂直试样表面入射时, 服从余弦定律。21. 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的方法 选择更短的波长,采用折射率 n 较高的介质,增大显微镜的孔径角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