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425016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794 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复 习资料37、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进行的选择。38、家系内选择:从每个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40、上位作用:一个位点上的某一对基因抑制另一位点上另一对基因的作用。41、回交:n代与亲本个体的交配。42、基因交换,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交换的现象。43、伴性基因:位于x或2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屠宰刖羊:另要去皮)占过程。(2n-2, (abc, abc)32、基因突变,染色体上一定位点的化学变化。 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33、遗传相关:两34、选择反应:由于选择而在下一代产生的遗传反应。35、一股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

2、获得的平均效果。69、同胞选择:根据同胞的成绩来评定个体的种用价值的方法。70、近交系:采用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建立的品系。71、亲缘选配:考虑交配双方亲缘关系远近的一种选配。36、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股配合力的杂种优 势。72、近交衰退:由于近交使后代的许多性状性能较前有所减弱。1、联会: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2、纯合子:成对基因相同者。3、限性性状:某个性别才表现的性状。4、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7、后裔测定:以后代的表现为基础的选种方法。8、异质选配:以表型不同为基础的选配。9、专门化品系:按照选育性状可分的原则而建立的各具一组优良性状的品系。

3、10、选择强度:标准化的选择差。11、复等位基因: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12、杂合子:成对基因不相同者。13、从性性状:在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或雌性为隐性,雄性 为显性的一 类性状。14、 倒位: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了1 80 颠倒。15、遗传力:群体中某一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值方差的比例。16、生长中心:生长速度最后达到高峰的部位。17、系谱测定: 根据祖先的记录来评定种畜种用价值的方法。18、轮回杂交:两种或畜交以上神群杂育种襁杂种因畜轮流与亲本建立商品杂系。种的方法。21、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2方群系一根据群体物代选育法而22、等位基因

4、,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位置,但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 的两个基因。23、测交:n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24、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控制的遗传。25、重复率(力):同一性状不同次生产周期所能重复的程度。26、性染色体,因性别不同而有差别的染色体。27、性能测定:根据个体表型值的高低予以选留的选种方法。28、同质选配:以表型相似为基础的选配29、单系:以一头优秀系祖为基础建立的品系。30、纯种繁育,在本种群范围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 施,以提高种群性能的一种方法。5、单体-2n-I,(abcd)(abc)。6、发育: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39、翻译:似信

5、使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44、料肉比:肥育期饲料消耗量与肥育期的总增重之比。45、屠宰率:胴体重(猪:去头,蹄,内脏;牛、空复重的比率。46、累积生长:一定时期肉的累积增重。47、生长:以细胞增大和细胞分裂为基础的量变48、易位:两对非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49、缺体,有一种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缺失的生物50、绝对生长:一定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51、致死基因,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有害基因。52、基因型频率型一个群体中某千性状的各种摹因型的比率。53、遗传漂变: 在小群体中,由于机误而造成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54、同型交配: 同基因型的交配55、数量性状:遗传上由微效

6、多基因控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56、质量性状: 表现为不连续变异的性状。57、多因一效: 多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58、选择差:留种畜某一性状均值与群体均值之差。59、杂种优势:杂种在生产性能,生长势,繁殖力,饲料报酬等方面优于其60、近交:血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61、基因型:一个性状或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3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 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62、杂交:完全或不完全的异型交配。63、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64、互补作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显性基因相互作用而决定为另一性状的作用。65、引种: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引进当地直接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的 一项工

7、作。66、风土驯化:家畜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67:经济早熟性:在一定饲养管理条件下家畜早期达到某一体重的能力。68、世代间隔: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时间间隔。73、顶交: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19-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称()。74、三元杂交:先两个种群杂交,产生的杂种母畜再与第三种群公畜杂交, 以生产经济用畜群。75、双杂交:先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两杂种间进行杂交,产生 经济用畜群。76、退化:品种的特性发生了不利的遗传变化。77、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二、选择题: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子二代基因型种类有()2种3种4种2- 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构型为()。X

8、Y型X0型ZW型3- 遗传物质内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称为()。漂变 突变一定变异4. 能转录 DNA上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的核酸,称为()。 tRNA rRNA mRNA5. 同型交配时能改变()。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6. 遗传力低的性状在杂交时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大中等小7. 约克夏猪的原产地是()。美国英国丹麦8. 杜洛克猪的原产地是()。美国英国丹麦9. 两个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是()。环境相关表型相关遗传相关10. 在保种过程中,对加大群体有效含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公畜头数母畜头数后代头数11. 群体有效含量与近交速率()。成正比成反比无比例关系12.

9、从国外引入品种后,对引入品种选育的重点是()。增加数量提高适应性无比例关系13. 相关性状的亲本交配所生子一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为)。互交自交测交14. 决定短角牛红毛与白毛的基因,其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等显性15. 人类ABO血型系统中,基因I人与1 R的显隐性关系是()。A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等显性16. 若你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0型,则其子女血型应为()A型0型A型或0型17. 携带有致死基因的杂合子与杂合子之间交配,为()。F2代的表型比例 3:1 1:2:1 2:118. 隐性上位作用,F2代典型的表型分离比例为:()。组内相关系数通径系数相关系数20. 育种值方差

10、占表型方差的比率称()。狭义遗传力重复力广义遗传力21. 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值一般为:()。较低中等较高22. 胴体性状的遗传力值一般为:()。较低中等较高23. 来源于同一头优秀母畜,并在后代中保持了该母畜的优良特性的一群家 畜,称为:()。品系家系品族24. 背膘厚、眼肌面积等酮体性状的选择,一般采用:()。性能测定系谱测定后裔测定25. 长白猪的原产地是:()。美国英国丹麦26. 为了改变家畜的生产方向,一般应采用:()。级进杂交引入杂交轮回杂交27.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F2代基因型比率为:()。 3:1 1:2:1 2:128. 鸟类的性染色体构型为:().XY型瓣型Z0型29. 在减

11、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称:易位基因交换转座30. 常羽鸡后代中出现了卷羽鸡,这是由于:()。)。显性突变隐性突变染色体畸变31.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mRNA tRNA32. 以DNA为模板,合成翻译复制转录33. 在饲养试验中计算的平均日增量,就是()绝对生长相对生长34. 培育新品种的杂交创新阶段,同质选配异质选配35. 培育新品种的自繁定型阶段,适度近交异质选配36. 背膘厚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是正相关负相关37. 根据家均值高低所进行的选择, rRNAmRNA的过程称为:()。38. 根据个体表现型值与家系均值之差进行的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累积生长采用的选配方式是:

12、)。随机交配采用的选配方式是:)。 随机交配:()不相关称为:()。 合并选择称为:()。 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 9:3:4 12:3:1 9:6:139.育种值即指基因的()。显性效应值上位效应值加性效应值40. 表示两个体间遗传相关程度的系数,称为()。近交系数通径系数亲缘系数41. 为了改良畜群中某种缺陷所进行的杂交,称为:)。改良杂交引入杂交级进杂交42. 一个种群与其它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称:()。简单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不定59.决定选择反应的两个因素是()。留种率和选择差留种率和选择强度选择差和遗传力6.上位效应是()。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位基因之间的(互作。等位基因之

13、间的互作复等三、是非题:L回交是指七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X2.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率愈高,则相距愈远。V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平均配合力43.特殊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混合效应44.特殊配合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纯种选育杂交组合的选择杂交方式的确定45.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称为:()。底交回交顶交46.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对等分裂47. 两个不同位点的显性基因发生重叠作用时,()。 9:9:4 15:1 9:6:148.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 1 % 5 % 200 %49.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相距愈远,则互换率:愈低愈高不变5.伴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非同源部分51 .若配子异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全部正常全为伴性性状52.配子异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Fj代性状分离比为:若1%的性 则互换率为:)。X或Z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F1代表现为:()。交叉遗传则F1代表现为:()。全部正常交叉遗传全为伴性性状53.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导致:位置效应剂量效应假显性54.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位置效应剂量效应假显性55.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导致()。位置效应剂量效应假显性56. 二倍体染色体组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