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42400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一、总 则“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和量化,是指导全市“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减排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总量控制规划,是落实全市环境保护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落实总量控制规划,全面实施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一)编制依据1国家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2湖南省“十二五”主要

2、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3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42007年全市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52009年全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技术报告(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减排,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质量要求、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为立足点,全面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管理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三)基本原则1统筹衔接规划编制要服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和全市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要求,从源头预防、过

3、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系统控制角度,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2分类指导根据各行业的技术、政策、标准等差异化要求,合理测算减排潜力。总量控制目标与任务应结合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资源能源消费需求,综合考虑区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环境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3分解落实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行业治理水平,科学测算总量控制基数、新增量,上下统筹衔接,将减排任务

4、分解落实到区县(市)、行业、项目,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规划编制,切实推动“十二五”减排工作。4合理可行总量控制目标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达性、政策措施可行性、经济可承受的思路,做好存量、新增量、减排潜力、削减任务之间的系统分析,合理把握工作节奏步伐,做到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匹配。(四)技术路线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步骤:1对“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执行情况以及“十二五”减排形势进行分析,确定总量控制规划的范围(时间、控制指标以及控制对象等),掌握基础数据;2根据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分析2009年排放量,确定基准年排放基数;3测算“十二五”期间国

5、控主要污染物与省控特征污染因子新增量;4测算减排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总量减排措施方案,落实到重点工程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项目;5根据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总量控制目标。(五)基准年与排放基数1基准年与规划时限规划编制基准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15年,规划时限20112015年。2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数1)排放基数确定原则排放基数的确定,以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后的2009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基础,采用20072009年的污染源普查口径数据变化趋势递推,推算2010年排放量,作为“十二五”总量控制方案和“十二五”减排考核的基数。2)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OD与氨氮表1-1 2

6、010年全市COD与氨氮排放量 单位:吨污染物名称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合 计COD300004500043665118665氨氮340480018406980 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表1-2 2010年全市SO2与NOX排放量 单位:万吨污染物名称电力行业非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水泥其他行业合计二氧化硫2.55.0/7.5氮氧化物1.5/0.90.30.63.3 地方特征污染物 地方特征污染物铅与镉,2010年全市排放量分别为1872kg与213kg。(六)污染控制因子、范围与目标1污染总量控制因子国控污染因子: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的基础上增加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

7、(NOX),共4项,由国家总量控制,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省控污染因子:根据我省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本省增设地方特征污染物控制因子铅(Pb)和镉(Cd)2项,由省政府实施考核。2控制范围水污染物COD与氨氮,总量控制范围为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工业源、生活源与农业源。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总量控制范围为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工业源与交通运输行业。重金属污染物铅与镉,总量控制范围为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工业源。3总量控制目标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降低资水与洞庭湖水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环境浓度和区域中酸沉降强度为重点,综合考虑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

8、力等因素,在分析减排潜力和测算新增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减排目标。减排目标采取相对量表达形式,即到2015年全市污染物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相对于2010年排放基数各削减10%,铅与镉各削减20%。(七)规划实施市环保局作为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规划指标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市人民政府与各区县(市)、大通湖管委会及市直相关部门,签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市直相关部门要将全市的总量控制目标任务,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量化和具体化,分别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其中,市经信委负责工业污染源、市建设局负责城镇生活污染源、市农业局负责农业污染源、市交通

9、局负责机动车尾气污染源减排指标的分解落实与年度计划。各区县(市)则根据各自的实际,再将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到具体单位。对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市环保局受市政府委派,每季度进一行一次督查,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并将实施情况报告政府,通报全市。二、减排工作进展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进展1 目标完成情况表2-1 全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控制因子2005年排放量“十一五”规划指标2010年预计2010年总量控制指标总量削减排放总量减排比例%合计其 中存量新增量COD10.218.604.641.613.038.5915.8SO27.817.021.7

10、30.790.947.0010.332010年全市COD排放总量预期8.59万吨,比2005年减排15.8%,减排比例比国家要求高出5.8个百分点。SO2排放总量预期7.00万吨,比2005年减排10.33%,减排比例比国家要求高出0.33个百分点。2主要工作1)签定减排责任状,层层抓落实市政府成立由市长胡衡华同志任组长的“全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各区县(市)政府、大通湖区管委会、市直各相关责任单位、重点排污企业签定污染减排责任状,并列入新型工业化考核目标,每季度考核一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争取国家“以奖代补”资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十一五”期间,全市制定

11、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国家“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银行贷款,加上自筹资金共4.34亿元,先后建成沅江市、桃江县、南县、安化县和城北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加上已建的赫山团洲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我市县城污水处理厂(大通湖区除外)的全覆盖,使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2万吨/日。3)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十一五”期间,省、市先后下达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9个,向国家与省两级争取环保项目29个,资金4659万元;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与自筹资金3.98亿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60个,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4)严格新建项目管理,控制污染新增

12、量对新上项目,坚持“四个一律不批”、“八个不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完善“六个优先审批”的工作程序,重大项目由市项目环评审查委员会审查的原则,严把项目入口关。“十一五”期间共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登记表、报告表和报告书1150个,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108个,否决率为9.4%;“十一五”期间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88%,较好地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新增量。5)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确保环境安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开展10次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环保专项行动,先后检查相关企业600余家,集中对涉铅、涉镉、涉砷、涉钒、涉锑等重金属污染企业进

13、行排查,查出有环境安全隐患和环保违法行为的企业94家,通过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和打击环保违法行为,有效地保障了环境安全。3主要成绩和问题1)主要成绩一是洞庭湖水质明显好转“十五”末,洞庭湖有10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为类,洞庭湖的污染已不堪重负。为此20062007年,益阳与岳阳、常德3市联手对辖区内的238家(其中益阳129家)造纸企业的环境污染进行集中整治。随后又对环洞庭湖区的污染企业持续进行污染减排,到2009年,40个水质监测断面,优于类水质的达到85%,水质明显好转,范仲淹描述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洞庭盛景又呈现在人们的眼

14、前。二是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09年与2005年相比,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年均值下降2.4%,2009年仅2天为轻度空气污染,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率达99.7%。沅江市城区、东坪镇、桃花江镇和南洲镇4个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由2005年的25%提高到75%。三是区域酸沉降强度明显好转2009年与2005年相比,中心城区酸雨频率下降45.6个%点,即由2005年的92.0%降至2009年的46.4%;沅江市城区酸雨频率降低17.0个%点,即由2005年的98.0%降至2009年的81%。2)主要问题一是区县(市)减排进度不平衡至2009年底,个别县二氧化硫减排比2005年不降反

15、增;部分区县尚未完成进度计划。二是少数排污单位难以确保连续稳定达标排放少数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验收时可以达标排放,环保部门检查时可以达标排放,其余时间则很难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更有甚者,个别企业还采用暗管偷排或直排。三是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处理绩效低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部分管网未实行雨污分流,且覆盖面不大,进水浓度不高,处理负荷不足,致使处理绩效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一是强化当地政府和经济部门的污染减排责任;二是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对恶意超标排污行为要依法顶格处罚;三是要建立一支装备精良,反应快速的环境稽查队伍;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尽快配套已建污水处理厂的管网。(二)“十二五”面临的污染减排形势“十二五”是通过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时期,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