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42228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辆设备事故处理办法 赵志强 一、设备事故的预防 (一)预防车辆事故的意义 预防车辆事故,是关系到矿山汽车设备完好和使用率、加强对矿山的建设、保障矿山企业财产和驾驶员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二)发生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 1、表现为违章操作、思想麻痹、工作态度松懈、行驶速度选择不当、违反正常行驶操作规程、盲目开车。常常是前车快,后车追;行车精神不集中、思想麻痹、出现突发情况惊慌失措;对待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忽视采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专业技术水平低。由于平时对工作不够认真专研、技术水平低,在行车中对情况判断不准确,处理不及时,以至束手无策。 3、车辆技术性能差。平时对车辆缺乏认真

2、的检查保养,故障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造成机件功能失效。 (三)预防车辆事故的基本措施 预防车辆事故,保证安全行驶,是我矿设备部门的中心工作,也是采矿场、运输工段两级单位的重点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驾驶员必须做到: 、增强岗位责任感 要认清安全行车的重要意义,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自觉遵守采区道路安全管理规定、遵守铰卡汽车操作规程和相关的管理规定。 2、认真学习专业技术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深造,不断摸索安全行车的规律,提高在复杂条件下完成运输任务的能力。 3、精心爱护车辆 加强预防性的检查和部分润滑情况,特别是出车前、途中,回场后要对

3、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点连接部位、易燃部位,做过细地检查,及时消除设备和技术上的隐患。 (四)怎样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采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排土场管理标准,铰卡汽车进出维修库、轮胎库、油库和洗车台等管理规定,铰卡汽车安全操作规程。 2、行车时驾驶员应按规定的路线,速度、操作规程办事,切忌我行我素;谨慎驾驶、行车时要密切注意来往车辆、行人和道路变化情况,不能强行超车,经常检查车辆,服从管理。 二、设备事故的处理一提起设备事故,人们除了会自然地联想到设备事故的惨状之外,还会想到汽车驾驶员,辅助车辆,及道路情况。从各种事故案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设备事故大部分是因

4、驾驶员的操作失误、思想麻痹和违章行为造成的。 可见人是设备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车辆是由人驾驶的,道路是由人使用的。车辆、道路是无意识的客观存在的物体,而人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在采区道路安全中,车辆和道路只是一种条件。 因此,道路安全的关键在于“人”,“人”是采区道路安全的核心。一旦在设备上发生事故将严惩不贷。 (一)事故处理的工作程序 1、无论发生何种设备事故,现场单位必须立刻组织力量,迅速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如有人员伤亡,应先抢救人员并保护现场,并逐级上报。 2、一般事故由事故单位组织分析,由场,工段负责,及所有驾驶员参加。按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由事

5、故发生单位填写事故报告单,须在事故发生2天内上报,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对事故责任者根据事故情节轻重处理意见,经场矿领导批准执行。 4、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场领导和设备管理部门。 5、设备管理部门汇同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召开现场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并作出处理意见。经场矿领导批准后执行。 、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须在第一时间报场领导,设备管理部门。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处理。 (二)事故处理原则 1、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自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

6、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 2、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和小事故。 3、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部门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管理责任。 4、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整改受损设备,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减少停机损失。 (三)考核标准 1、一般事故:(1)根据责任大小,损失的严重程度对直接责任人考核50至100元(2)对负领导责任的各级人员考核100至100元2、重大事故: ()根据责任大小,损失严重程度对直接责任人考核0至000元()对负领导责任的各级人员考核100至10000元(3)造成最大事故责任人更换工种 (四)

7、事故分类标准: 一般事故:500元1万元 重大事故:修复费用一般设备达万元以上特大事故:修复费用达1万元以上 总之,要从设备和操作的源头点滴抓起,做好相关预防的设备工作,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避免了事故的处理,为矿山创照出更大的效益。 第二篇: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 为了规范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部门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

8、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和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一、事故处理的工作程序 1、无论发生何种设备事故,现场单位必须立刻组织力量,迅速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如有人员伤亡,应先抢救人员并保护现场,并逐级上报。 2、一般设备事故由运营管理部组织水厂及有关人员参加。按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报分管经理。 、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报告运营管理部、分管总经理、总经理。 5、运营管理部汇同事业部及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召开现场事故分析

9、会,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并作出处理意见。报分管总经理。 6、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须在第一时间报公司总经理、分管总经理、运营管理部。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处理,公司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二、事故处理原则 1、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自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 2、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和小事故。 3、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部门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4、事故

10、发生后,要尽快整改受损设备,争取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保障供水。 第三篇:车辆事故处理规定及管理办法车辆事故处理规定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应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与公司各种车辆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车辆事故的分类,事故损失的计算方法,事故分析处理及应用于本公司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管理。第二条:管理职能 对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违章,肇事进行处理。第三条。事故分类 1.轻微事故。生产运输过程中,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到人,或若财产,经济损失,机动车事故600元以上30元以下,非机动车事故不是1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生产运输过程中,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到人,或者轻伤人以上,或者财产,经济损失000元以上000元以下的事故。

11、 .重大事故。生产运输过程中,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到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事故。 .特大事故。生产运输过程中,是指一次造成死亡人以上,或者重伤人以下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人以上,或者财产,经济损失600元以上的事故。 .行车事故的分类标准:以公安部事故为准。有下连情况之一者,虽未达到重大事故标准,亦按重大事故对待: .翻车事故。车辆侧翻或者车顶着地。 酒后驾车,开赌气车,“英雄车”或者严重违反操作规定发生事故者。 3.碰撞高压电线杆,警察岗亭,执行任务的消防车,警务车,救护车和工程抢险车。 4涉外事故。因违反交通法规

12、和操作规定与外宾车辆发生事故。 第四条:行车事故车辆规定 一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必须做到:(1).立即停车;().抢救伤者;(3)保护现场;(4)查找证明人.两人以上(5).保护好车里物品;(6)立即向安全员和主管领导报告.第五条: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规定 1安全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30分钟里赶到现场,配合公安交通事故处理人员勘测,清理事故现场,并做好记录.2重大或者死亡事故发生后,安全员必须在2小时里书面报告公司生产部.可预见后果较为严重的事故应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电话报告公司总调度 3.重大伤亡事故经公安机关认定后,必须在48小时以里书面形式报告公司总调度.4.发生影响较大的行车责任

13、事故,必须立即向总调度报告,公司安全员还必须亲赴现场了解情况,安排善后处理事宜5.凡发生事故后逃逸,破坏或者伪造现场,弄弄虚作假和包皮袒护,隐瞒不报告者应予从严处理.6.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肇事者和职员未经教育和处理不放过;(3)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肇事人,责任人未进行责任追究的放过.7.安全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定和规章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对企业和职员负责的精神,依据交通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实事求是,分清责任,依责论处第六条:责任划分,事故分析与上报.行车事故依照公安机关的责任认定为标准特殊情况除外;2.

14、站里碰车事故依照公司的责任认定为准.一般事故有本部门负责人,主管负责人与事故责任人分析,记录,将结果报告公司,同时拿出对事故责任的处罚建议.事故责任人需写出事故经过及深刻检查,今后安全行车的防范措施4.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需由总调度主持及集会议,部门负责任人和有关人员、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分析结果由事故发生单位书面报告公司人事部.5.无论发生任何大小事故,车队应对事故作详细记录,并在五日内将事故经过及处理意见报公司.第七条:责任事故的经济赔偿与处罚 11000元以下的事故,不经交警队和保险公司处理,经济损失由事故负责人承担50%;2.违章,违规,或责任心不强造成撒料,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等,本人负责主要责任造成的罚款,由负责人负担;3违章作业造成的人身,车辆或其它事故,经济损失由负责人承担;4.驾驶室内超员或私自搭载乘客造成事故后,而造成乘客受伤或其它经济损失由事故责任人承担.5.因人为因素,责任心不强,造成电器,机械事故,赔偿经济损失.交通事故的处罚标准:不论事故大小,事故责任人不发当日安全奖.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经济赔偿.【1】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为“人为”事故,其事故费用全部由肇事人承担:(1)开赌汽车;()酒后驾车;()未按规定线路行驶;()开门行车;(5)逆向行驶;(6)坐人闲谈,超速行驶;(7)未经验收的驾驶人单独行车;(8)随意调头,强行超车,挣道抢行;(9)驾车办私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