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42115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5(教育精品)(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案例 :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自己心中最美的东西吧!(指名自由交流) 是呀,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有一位季羡林老爷爷他也深有同感,让我们一起随着

2、他认识一个爱花的民族吧!(板书: 花) (课件)这里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有众多的城堡(新天鹅堡)总之,它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板书:奇丽)打开书本,读一读,你就明白了。 二、以学定教,品读课文 这个民族指谁?你从哪里知道的?齐读第一自然段。?(把画面停在街道画面上)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原来德国人种花都是种给(补充板书课题18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题) 1.导语:爱花的民族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国人种

3、花有何独到之处?请快速浏览全文,用“”画出相关的答案。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请生个别读。正音:“脊梁”读作j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2)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板书:家家户户、花朵都朝外开) (3)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

4、,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 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 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从第三段中找到相关答案时,教师相机展示重点句: 走

5、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自由朗读。 (2)谈谈读后的感受。(花多,花美,爱花之真切。) (3)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说说你刚才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似乎闻到了什么。 (4)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 (5)引读这段话,理解“山阴道”“应接不暇”并引导学生用“应接不暇”说话。 (6)有感情朗读(指名读,小组读,分男女读)并练背诵。师小

6、结背诵方法。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当你来到德国,漫步在这花的海洋,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走在街上的时候,_, 这真是_的境界呀! (8)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语言: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心想_。 (9)理解“颇耐人寻味”。 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种的鲜花被别人欣赏,不由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我们可以称它为“耐人寻味”。(板书:耐人寻味)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德国人爱花,还有哪些地方与众不同? 完成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的语言: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

7、多东西变了:_,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是的,_始终没有变。 (2)理解句子:“我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 四五十年后,作者漫步异乡,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板书:花的梦)猜一猜,是什么? (答案是多元的:可以是,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各国人民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是,希望祖国人民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是,希望祖国人民也能像德国人民那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花,使

8、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举例谈谈。 (人永远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一个人总是经常为别人做事,为他人服务,别人也在经常为这个人做事,为这个人服务。在一个家庭里,爸爸工作挣钱,养活全家;妈妈为爸爸洗衣做饭;我们有时也为爸爸妈妈端茶捶背。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你总是在某一方面,为别人服务,而在许多方面,你都在接受别人为你服务。) 四、总结全文,深化提高 同学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能够多为他人着想,有句

9、俗语说得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无私地给予他人快乐的同时,你们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2、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文字里住着的“感动” 本组教材是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金色的鱼钩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讴歌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精神世界。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

10、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梦想的力量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文中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赞扬了瑞恩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美好的童心。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而同步阅读安排的几篇文章也都从不同角度讲诉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善良、执着、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感动,树

11、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的风尚。【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质,体会善良、执着、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整合,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单元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同步阅读教材:十里长街送总理、哑巴渡、最后一片藤叶、为我唱首歌吧。【教学重点】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达情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真情实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

12、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群文略读记录表【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亲爱的同学们,本组课文带着我们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结束了。其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感动无处不在,它跨过大海、翻过山川,播撒在世界各个角落,托着天与地,牵挂着山与河,无时不刻饱含在我们的胸怀里。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再次走进温暖我们心灵的感动中。(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感动”几个字)相信你们会用精彩的阅读交流,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二、主题回顾:孩子们,本单元中有四个感天动地的故事,一直留在你心中的是哪一个?是什么让你挥之不去?再见了,亲人:深情厚谊;金

13、色的鱼钩:忠于职守;桥:无私无畏;梦想的力量:坚定执着。三、阅读概览:(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六篇以感动为主题的文章。前几天,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出示文章的题目:十里长街送总理哑巴渡最后一片藤叶为我唱首歌吧)。老师还请同学们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现在,请把你的阅读体会和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 刚才老师听了小组的交流,也看了同学们的阅读表填写得都很认真,那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篇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2由学生汇报引出主题并概括主要内容:十里长街送总理衷心爱戴课文记叙了人们自发地冒着严寒在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和沉痛悼念。哑巴渡默默奉献哑巴渡老

14、人一生默默摆渡无人问津,直到其病重再不能摆渡,人们才记起他的好,待到他去世人们方知其是位负伤的老红军,为弥补当年打仗自己亲手炸毁的桥,老人死后用其一生摆渡的钱重修了一座桥。最后一片藤叶舍已助人患肺炎的女孩珍妮看着窗外对面墙上的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她说,最后一片叶子代表她,它的飘落,代表自己的死亡。贝尔曼得知后在最后一片叶子飘落,下着暴雨的夜里,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长春藤叶,编造了一个善良且真实的谎言,而自己却因淋雨感染肺炎去世了。最后那片常春藤叶依然留在古老的墙面,珍妮也绽放出了往日的笑容,伟大的画家贝尔曼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为我唱首歌吧真挚友情七个濒临死亡的孩子,没有为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生命哀叹,却用顽强的意志挑战病魔,用自己的生命热爱他人。“为我唱首歌吧”是不幸的伊丽莎白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求,更是七个可爱的孩子用“爱”谱写出的生命交响曲。3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得认真,体会得也很深刻!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棵知识树,这八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讴歌了人间真情中朝两国军民比山高比海深的伟大友谊,老班长忠于革命、为了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金子般的光辉,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汉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朽的桥梁,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